摘 要:我國現行的土地產權制度中存在多種問題,比如產權主體的界定比較模糊、關系不明朗、責權不分明等等問題。這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我國農村土地的合理使用與正常利用,不利于農村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與進步。為此,必須要進行深度改革,促進我國農村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與進步,使得土地產權制度推動我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改革的時候需要結合我國農村現有的發(fā)展情況與一般規(guī)律,建立健全土地產權制度。
關鍵詞:土地產權;產權制度;改革
對土地產權制度進行深化改革,有助于推動農業(yè)經營方式的轉變,推進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進程,進一步緩解我國農村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有助于更好的人保障我國廣大農民的權益與利益。文章主要是分析與研究我國當前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與存在的問題,根據現有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更好的對我國土地產權制度進行改革。
一、當前我國土地產權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農村土地產權主體比較模糊。從我國現有的農地產權制度分析,農村土地產權存在多個主體、而且主體地位的界定也是比較模糊的問題。比如,在我國的《憲法》中曾經做出規(guī)定:農村與城市郊外的土地,除了在法律上規(guī)定的國家所有之外,其余都是屬于集體所有。在《民法通則》中規(guī)定了:集體所有的土地,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應當是屬于農村農民集體所共同擁有,由農村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等組織所擁有。從這兩個不同的法律中可以得知,農村土地產權主體包括了國家、組織等,但是并沒有包括我國的農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農村土地產權的主體已經產生了混亂的現象與問題,到底誰有權代表規(guī)定并不明確,這是需要進一步明確的。
(二)農村土地產權界定并不明晰。關于農村土地產權不明晰的主要表現有:第一,所有權的界定并不明晰。農村土地所有權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是到底是屬于哪一種層級、哪一種性質的集體經濟組織并不清楚。第二,土地使用權的界定并不清晰。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里面,絕大部分的農村土地是經過不同程度調整的,所謂的調整就是對土地使用權的常規(guī)性調整,這與農民土地使用權的期望值相差甚遠。第三,處理權的界定并不明晰。該項界定一旦出現混亂,就會容易導致土地處置權的混亂,主要表現在:擁有土地使用權的農民,或者是擁有部分使用權的農民,都是不能夠對土地進行管理與處理,必須要經得上一級管理的同意;容易侵害集體經濟組織的利益等等。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之下,權益受到侵害屬于一種不公平的現象,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我國的廣大農民。
(三)農村土地產權關系并不明晰。第一,農民與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農村土地產權關系并不清楚。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承包的形式將土地的使用權賦予農民,使得所有權與使用權之間產生了混亂與分離。第二,農民與國家之間存在產權關系認識的誤區(qū)。農民需要繳納農業(yè)稅,容易讓人民理解成含有地租的成分。但是其本質與土地產權是沒有任何關系的,是指經營農業(yè)的農民的一種義務。如果這些問題都產生了模糊,就很容易導致我國的制度與實際發(fā)展情況產生偏差,極大的損害國家或者是農民的根本利益。
(四)農村土地產權責權出現混亂。我國現行的農村產權制度責權混亂現象十分嚴重:一方面,集體作為土地所有者對土地使用的監(jiān)督管理,并沒有制定一套統(tǒng)一的、標準的程序與形式;另一方面,土地承包者的權利與義務缺乏具體的、客觀的規(guī)定。農民在耕地上的權利是不明確的,或者是被收回之后重新進行分配。
二、改革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幾個對策
(一)改革我國現行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要考慮路徑依賴。在對該制度進行改革的時候,必須要充分的考慮路徑依賴,我國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條件之下,對農民的土地使用權進一步強化,并且通過法律途徑進行流轉使用。保障我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開發(fā)與利用。
(二)做好土地確權以及等級頒證工作。對產權進行明晰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做好確權工作,首先是要根據政府的發(fā)展思路,其次是對上層進行設計,然后是建立上下溝通的信息機制,順應民意,最后是保證農民充分的參與決策過程與工作。
(三)建立科學的權威的農村土地資源價格評定體系。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定價,有助于保護我國農民的合法權益。使農村土地得到良好的流轉。在政策方面,應該出臺相應的農業(yè)用地規(guī)范與標準,從法律上解決農村用地不明的問題;在人員的配置方面,需要成立相應的農村土地資源價格評估機構,保證價格評定的公平性,避免任何損害農民的行為發(fā)生。
(四)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相關配套政策。該項工作本身就涉及到多項工作內容與多方的利益,需要對土地產權制度進行修訂。首先,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股份制企業(yè)的登記政策,明確農村土地相關企業(yè)的地位與特殊性,解決其存在的登記問題。其次,是對現在已經實行的資本化改制的土地進行相應的政策補貼,新增農地應該得到相應的增加補貼,對符合當地經濟發(fā)展與進步的項目進行大力的扶持,充分發(fā)揮與體現出我國財政的經濟作用與組織作用。
三、結語
總的來說,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需要進行適當的改革與調整,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國的政府、農民等應該齊心協力,積極主動的存進改革工作的落實與進行。建立健全我國該項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農村土地產權的作用與使用效率,推動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度、標準的完善與發(fā)展,這是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陳明.農地產權制度與農民土地財產權利保護[J].江漢論壇,2014(10).
[2] 許恒周,郭忠興,劉芳.從制度創(chuàng)新理論分析集體土地流轉問題[J].資源產業(yè),2015(01).
作者簡介:杜平(1991- ),男,四川眉山人,學士,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