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洶 劉喜穎
摘 要:受經(jīng)濟與文化全球化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不良表現(xiàn):政治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等。這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極大挑戰(zhàn)。因此,概括和梳理中國夢的相關理論知識,探尋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體系,充分發(fā)揮中國夢對大學生精神動力的“整合”功能,引導大學生將個人價值實現(xiàn)與社會價值訴求相結合,成為當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中國夢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在經(jīng)濟與文化全球化影響下,各種文化泛濫,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巨大挑戰(zhàn),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當前重要且緊迫的任務。自十八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以來,如何將中國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就成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跟緊時代發(fā)展需要,適時調(diào)整教育方法和內(nèi)容,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進行中國化,積極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中國夢的科學內(nèi)涵和本質
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連接是中國夢一路成長的見證。中國夢承載歷史,連接未來,更直面現(xiàn)實。中國夢蘊含古代輝煌、百年屈辱及屈辱背后社會客觀上的淪陷與人民主觀上的奮進?!皩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保@是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落腳點,也是民族復興背后的具體呈現(xiàn)與展開,是中國夢的本質。中國夢的內(nèi)涵可以從主體與內(nèi)容兩個角度來把握。從主體角度而言,中國夢涵蓋“整體與個體”兩個層面。中國夢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產(chǎn)生巨大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兼顧國家與個人兩個層面,在強調(diào)中國夢的民族意義的同時,又重視每個人福祉的實現(xiàn)?!皣覊簟迸c“個人夢”是中國夢的兩個層面,這二者統(tǒng)一和諧。這種統(tǒng)一是內(nèi)在的“良性的融合”,而不是簡單的“順從”或趨同行為。因此,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人生出彩之夢。就中國夢的內(nèi)容而言,中國夢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承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任務,囊括“經(jīng)濟富強、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tài)文明”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立體結構。
二、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據(jù)
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以促進大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理論的邏輯看,“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品質的內(nèi)在要求及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的必然訴求;從現(xiàn)實的邏輯看,“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把握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及其規(guī)律,促進其健康成長的需求。
1.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依據(jù)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們不僅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要,同時還要不斷滿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理論需要、情感需要、意志需要”。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重點,它體現(xiàn)了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人們對事物的熱愛是做好此事的精神條件,同樣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則是激勵人們自強不息、奮勇直前的精神動力。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承擔著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歷史重任,他們必須以一種完整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全面品質,即實現(xiàn)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辯證統(tǒng)一。而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在于發(fā)展和滿足大學生高尚的精神需要,培養(yǎng)其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情感,進而轉化為投身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偉目標的強大精神動力。
2.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依據(jù) ?!爸袊鴫簟弊鳛橥苿由鐣髁x現(xiàn)代化的重要精神力量,其作用的發(fā)揮最終要轉化為一種“實在的東西”,轉化為一種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物質力量。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所要解決的是“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重大問題。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是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過渡時期,其心理狀況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教育可塑性的特點,我國大學生精神家園從整體上而言是良好的,他們中的大部分在理想信念、人生態(tài)度、精神信仰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了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與我國的社會發(fā)展趨勢相符。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深入、網(wǎng)絡化的普及、思想觀念的多元交鋒,部分的學生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了價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迷失、道德責任遺失等問題。 大學生精神家園缺失的現(xiàn)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中國夢”教育的邏輯內(nèi)涵與大學生精神家園建構內(nèi)容上的融合趨勢,這是“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依據(jù)。
三、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高校統(tǒng)攬全局,把握中國夢理論要素,聯(lián)系實際,努力探尋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為大學生提供學習踐行中國夢的平臺。
1.編制中國夢相關課程讀本,提高理論認識。大學生是青少年中的佼佼者,有著對知識的渴望與青春擔當。大學校園是獲取知識的搖籃,大學生應當在教育教材之外獲取更多的知識以加深、擴展對教育教材的了解,并掌握教育教材之外的知識以充實人生、拓展人生。大學生教育教材之外的課外讀物,是大學生獲取課外知識、進一步認識中國夢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徑。 讀本應以中國夢為題材。將中國夢的歷史背景、時代特征、理論意義、未來展望等豐富內(nèi)涵描繪出來,從歷史縱向與時代橫向把握中國夢底蘊,使大學生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與掌握。理論的價值最終需要實踐的檢驗,教材的有效性必須通過大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的驗證來確定此讀本編制的有效性,通過實際行動的檢驗再回到理論探討中,跟上不同時期中國夢的發(fā)展特點以重新確定此讀本的時效性。
2.開展中國夢教育活動實現(xiàn)大學生中國夢教育大眾化。教育活動是教育目的的過程,開展教育活動是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教育目的。實現(xiàn)大學生中國夢教育大眾化指的是針對全體在校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的全面性。毛澤東說過,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要做到三方面要求:第一,要求調(diào)查研究周圍環(huán)境,第二,要求懂得歷史,第三,要求要有目的地研究理論。開展中國夢主題實踐活動,目的就是要讓中國夢理論回歸于實踐。高??赏ㄟ^校內(nèi)教育活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使每一位大學生都能有機會參與到中國夢的實踐活動中,將理論化為實踐體驗。一方面是開展校內(nèi)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另一方面是開展校外中國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將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校內(nèi)外結合起來,使大學生進一步從社會實踐中感悟中國夢偉大意義。
3.發(fā)揮媒體優(yōu)勢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作用傳播中國夢,借助校報宣傳中國夢。把校報辦成宣傳中國夢的主要紙媒,并定期由輔導員及大學生思想政治課老師進行課堂學習、交流與互動等,這樣可以推動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通過校園廣播傳播中國夢。高校校園廣播是以正面宣傳為特征,它的傳播單向性強,是堅定高校政治立場與樹立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上傳下達的重要媒介。因此,高校廣播工作人員必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加強自身素養(yǎng),保持清醒頭腦,堅定黨的政治立場,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大學生,以優(yōu)秀的新聞鼓舞大學生。最后是開拓新媒體渠道互動中國夢,新媒體的超時空性與虛擬性使其互動性越加自主活躍,虛擬網(wǎng)絡空間自然成了大學生的第二個生活區(qū)。生活是互動的、必然的、自然的生活,利用生活教育大學生,可以使大學生于無形中受教育。因此,開拓新媒體渠道互動中國夢,也就是利用新媒體的生活化,將中國夢融入到新媒體中。
四、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及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各種社會思潮趁機涌入,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不斷受到多元文化沖擊,文化入侵及文化陰謀也影響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中國夢實現(xiàn)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對激發(fā)大學生學習動力、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提升大學生人生境界具有重要意義。
1.激發(fā)大學生學習動力。大學生學習動力是高校需要關注的問題,大部分大學生都有立志成才的愿望并刻苦學習,但還是有一些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一是時間觀念淡薄,不能合理安排好學娛時間;二是缺乏學習計劃,學習目標不明確;三是厭倦學習,逃學成隱。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只有加強學習,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因而,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對不良亞文化的抵制、打破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呆板單一、糾正大學生的厭學情緒等方面來端正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興趣,能有效增強大學生學習動力。
2.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指引大學生奮力實現(xiàn)中國夢的精神橋梁,沒有理想信念,大學生會缺乏實現(xiàn)中國夢的動力來源。當前大部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是積極向上的,他們關注國家、民族命運與個人命運的密切聯(lián)系,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發(fā)展有必勝的信念,但是還是有部分大學生出現(xiàn)理想信念的模糊與偏差,“對祖國發(fā)展信心不足,對社會主義前途存在模糊認識,對堅持黨的領導不夠堅定,價值觀表現(xiàn)出自我化和功利化的傾向”,之所以造成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模糊與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經(jīng)濟的全球化帶來文化的全球化,使我國主流文化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極賦個性的大學生的價值觀,削弱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第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xiàn)“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效率與運行效果。第三,大學生意志力弱。市場經(jīng)濟的嚴峻形勢形成競爭與攀比,有些大學生思想攀比成風,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大學生意志容易動搖,甚至陷入迷途。因而,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重要保障。
3.提升大學生人生境界。關于人生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道:“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重境界”,第一境界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形容對最初人生追求的困惑;第二境界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對途中人生追求的執(zhí)著;第三境界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形容對最后人生追求的頓悟。從最初的困惑到追求的執(zhí)著再到最終的頓悟,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實際上道出的是人生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夢的最初求索困惑可以為大學生跨越人生困惑階段提供思想啟示,中國夢的拼搏階段可以為大學生執(zhí)著追求人生理想提供思想啟示,中國夢的現(xiàn)實愿景可以為大學生感悟人生理想提供思想支撐,使大學生明白人生理想的實現(xiàn)過程需要認真的思考、需要持久的奮斗、需要不斷的修正,使大學生感悟中國夢的最初求索困惑到中國夢的奮力追求再到中國夢的現(xiàn)實愿景,為大學生提升人生境界提供了重要啟示。
參考文獻:
[1]鄭彭年.中國夢的歷史解讀[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2]石國亮.解讀中國夢[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3.
[3]茹夢欣,李曉娥.“中國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支點[J]. 繼續(xù)教育研究,2014,(9):7-9.
[4]肖通,占奕瑜.“中國夢”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69-171.
[5]劉帥.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論[D].吉林大學,2014.
[6]肖燕.“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曹延洶,(1969—),男,遼寧朝陽人,碩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劉喜穎,(1993—),籍貫遼寧大連人,碩士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