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鳳 劉嵩彬
【摘 要】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我國社會變革的進一步深化,在當前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出現(xiàn)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出現(xiàn)了新舊、中外等多種思想力量的交鋒,與此同時,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層面出現(xiàn)了一些危機。大學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一時期得以基本塑造,針對這種情況,大學生政治心理、政治行為的養(yǎng)成是否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則至關重要。文章試圖對當前大學生政治信仰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管錐之見。
【關鍵詞】政治信仰;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一時期得以基本確立,同時其政治信仰也在這一時期基本穩(wěn)固。作為承載實現(xiàn)中國夢使命的當代大學生,他們的政治信仰不僅關系著個人的發(fā)展,而且更深刻的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罢涡叛鍪侨藗儗硐氲恼沃贫鹊倪^程、政治目標或政治境界所持有的態(tài)度、信念或價值觀,往往表現(xiàn)為一種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政治主觀形態(tài)),它為人們指明政治方向,屬于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
大學生政治信仰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至關重要,其本質(zhì)就是學習和傳播社會主義的主導文化,在學習和傳播的過程中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要求,自覺抵制資產(chǎn)階級思想文化的侵襲,加強自身的政治修養(yǎng),從而使自己成為政治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因此,對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當代價值和長遠價值。
一、擴大宣傳教育,擴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力
在加強政治信仰教育工作的基礎上,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導,引導當代大學生自覺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信任,改變以往單純的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采取理論教導加實踐指導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時,還要通過網(wǎng)絡式、立體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布局,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多角度。
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應采用各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政治信仰的教育,拓寬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徑,使當代大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時,還要向大學生宣傳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以及其對我國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使當代大學生深刻的認識到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對當代中國的發(fā)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在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的宣傳過程中,首先要以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為契機,不斷擴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力。其次,還要大力加強工作網(wǎng)絡的建設和完善,使大學生時時刻刻都能得到崇高精神的洗禮。
二、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大學生政治信仰塑造的有效機制
首先,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功能。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和技能的引導人,在課堂上要適時向大學生傳遞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科學的世界觀,引導當代大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運用科學的方法和靈活的頭腦自覺學習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其次,作為學生管理人員,要堅持以人為本,經(jīng)常開展大學生座談會,了解各學生的現(xiàn)狀,對于家庭困難、學習上有困惑、思想上有問題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引導和幫助。要用心去感化學生,溫暖學生。再次,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通過發(fā)揮團委、學生會、以及基層黨團組織、學生社團的作用,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可以充分調(diào)動當代大學生的積極性,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形成塑造大學生政治信仰的有效機制。
三、開拓創(chuàng)新,拓展大學生政治信仰塑造的新方法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水平的突飛猛進,教育領域也逐漸擺脫傳統(tǒng)的灌輸方式,開始主義利用高科技手段輔助教學,拓展了政治信仰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首先,應采取以引導為主,以說教為輔,實踐教學配合理論說教。尤其是在政治信仰教育方面,使當代大學生體會到了社會主義的人文關懷和黨的溫暖。其次,注意對癥下藥。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因此每一個體對政治信仰教育的接受情況也是不同的。因此,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對于不同的受教對象應采取不同的教學對策。最后,善于運用高科技,搶占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峰。除了采取傳統(tǒng)的電視、廣播、報紙等手段,更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拓寬政治信仰教育的空間領域。
四、加強公民道德和法制建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
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嚴厲批判與時代精神相違背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提高應對文化侵蝕的能力。當代大學生要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實現(xiàn)“中國夢”,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勇前進。當前我國法制化進程正在快速前進,作為知法懂法的新一代,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做到守法。“故當今之時,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則兵強而敵弱?!蓖ㄟ^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切實行動,完善的立法建制規(guī)范權力的運行,有效的維護公民的權利和社會的良性運行,從而實現(xiàn)對大學生行為的規(guī)范。
總之,在當前我國社會改革的關鍵時期,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棟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青年在此關鍵時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其政治信仰、政治心理與其終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青年人的健康成長,尤其是社會主導文化對其的影響將是長久性的,因此,作為主導文化的政治信仰,除了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人才,還能夠極大的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應進一步把握大學生政治信仰的規(guī)律,在把握規(guī)律的基礎上,找出相對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策略,確定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如此,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培養(yǎng)大批思想素質(zhì)過硬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莉.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調(diào)查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03).
[2] 當代青年政治參與的幾個隱憂——基于對北京市45所高校的調(diào)查分析.
[3] 葛兆光.人文學科拿什么來自我拯救[J].信睿,2010,0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