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毛]
?
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三毛]
大伯父漢清先生及大伯母來西班牙時都已是七十多歲高齡的人了。那時我在沙漠,千里迢迢地飛回馬德里去陪伴。與這一對親人在西班牙相聚的時光可說是一段極愉快的回憶。
我們共游了許多名勝古跡,最使我感動的還是他們對藝術的欣賞和好奇,伯父伯母不搶購洋貨,不講究飲食,站在馬德里西比留斯廣場邊,一句一句謙虛地要我解釋塑像、建筑、歷史、淵源……在柏拉圖美術館里面,大伯父因為已是高齡,我討了一把輪椅請他坐著,由伯母及我推著他,一間一間慢慢地去欣賞。這對中國人,竟然在西班牙大畫家戈耶的一幅幅油畫下面徘徊不忍離去。他們甚至并不懂畫,在國內還在為了裸體畫是不是藝術而爭論的今天,大伯父大伯母特別欣賞的竟是公爵夫人的裸像。遇見那么多的同胞,數伯父的問題最多,他不停地發(fā)問,我不斷地回答,西班牙死死板板的歷史地理政治和民情一下子活了起來,這便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秘密。當時我們下榻在一家普普通通的三星旅館,不豪華不氣派,可是我相信他們所得的見聞,比國內許許多多來搶購西班牙皮貨的同胞多得多。
有一位計程車司機對我說:“你們東方人的謙和氣度真使人感到舒適,請你翻譯給兩位老人家聽?!?/p>
我伯父客氣地回了他一句:“四海一家,天涯比鄰,只要人類還有一絲愛心,哪一國的人都是相同的?!?/p>
這樣的對話我樂于傳譯,真是有著春風拂面的感動。
這樣的同胞國內很多的,怎么不多來一點呢!
俗語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旅行本是增長見聞最直接的吸收方法。現在的世界跟古代不同,有關各國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的資料多不勝數。我個人的旅行方法是先看書,看地圖,大略了解了要去的國家是怎么個情形,然后親身印證一番,我發(fā)覺用這種方法去行路比毫無概念進入一個陌生國度亂闖的收獲要多得多。
碰見過很多游遍歐洲其他地方再來到西班牙的同胞,交談之下,他們所游所看的各國印象都很混淆,說不出什么有見地的感想,更有些人連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這當然是因為奔波太烈,過分走馬觀花的結果??墒侨绻诩抑猩陨阅钅顣驹賮?,那么游覽時間的不夠消化是可以因為事先的充實預備而補足的。
親耳聽過國內帶團來的先生將西班牙最著名的古城多雷托叫作“鄉(xiāng)下”,在旅館宣布:“明天要去鄉(xiāng)下旅行,參加的人請繳十五塊美金。”
“鄉(xiāng)下”是什么地方,離馬德里有多少公里來回,有些什么古跡文化和背景,帶隊的人自己都說不清楚。
去了“鄉(xiāng)下”回來的同胞在看過了大畫家格里哥的故居名畫,古城無與倫比美麗的建筑、彩陶、嵌金手工藝種種令人感動不已的景象,居然沒有什么感想和反應。這情形令我訝異非常,我覺得這是導游的失職,他帶領他的羊群去了一片青草地,卻不跟這群羊解釋——這草豐美,應該多吃,可是羊也極可能回答牧羊人:我們要吃百貨公司,不要吃草。
這只是我看見少數同胞對文化的無感,并不代表我認識的其他知識分子,這是一定要聲明的。很可惜知識和財富往往并不能兩得,有家產的暴發(fā)戶并不一定有家教,而出得起龐大旅費跟團來旅游的往往是這批人占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