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鋒
做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工作者
◎許明鋒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yōu)勢核心是人才優(yōu)勢?!痹?月19日舉行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培養(yǎng)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湛、作風優(yōu)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作為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我們做的是記者的工作,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就要引導新聞工作者從自己做起,從今天做起,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能力和水平,讓黨和人民放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不斷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
文中有導向,筆下有千鈞。政治家辦報一直是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核心要求,在當今多元化的傳播形態(tài)中更要突出政治家辦報的原則。新形勢下堅持政治家辦報,就是要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傳播黨的理念、主張、方針、政策,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公眾,凝心聚力,匯聚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落實到每一名新聞工作者身上,要打通“現(xiàn)場”和“立場”,接通“天線”和“地線”,溝通“省委大院”和“農家小院”,拿出跟中心工作貼得緊,跟群眾需求貼得緊,跟實際生活貼得緊的新聞作品。只有這樣,才能好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新聞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要提高業(yè)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他強調,隨著形勢發(fā)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chuàng)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yè)態(tài)、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打鐵還要自身硬”,面臨新的形勢,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紛繁復雜的輿論傳播格局,要切實承擔起引導輿論、凝心聚力的責任,新聞工作者必須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正處于一個新媒體快速崛起的媒體大變革時代,做好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輿論工作,媒體轉型要創(chuàng)新,每個媒體人發(fā)展也要創(chuàng)新。
二是要做全媒型人才。當前,對新聞報道的全媒體話語體系日趨成熟,各種報道手段之間通過共存、融合、互補,使報道形式更加豐富,傳播效果更加突出。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善于通過借助各種技術手段,新老媒體取長補短、深度融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受眾體驗更好的新聞產品。
三是要做專家型人才。要做政策和形勢的專家,了解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國際國內經(jīng)濟形勢,如果我們對黨的方針政策不了解,談不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如果對經(jīng)濟形勢不了解,就寫不出有深度的報道。要做了解傳播規(guī)律的專家,善于學習新媒體傳播的相關知識,了解新媒體傳播的規(guī)律,熟悉和運用新媒體傳播的傳播手段。
如何創(chuàng)精品、出佳作?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給了我們答案,他強調,新聞工作者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這一要求的實質,是解決新聞輿論隊伍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和態(tài)度問題,是樹立正確的新聞立場和新聞理念的問題。
新聞靠腳板走出來,靠田間地頭聊出來。只有“接地氣”才會“長才氣”,“長才氣”報道才會“有人氣”。新聞工作者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才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精品佳作。做一名合格的新聞輿論工作者,就應當經(jīng)常在路上、在基層、在現(xiàn)場。只有在路上,心里才會有時代;只有在基層,心里才會有群眾;只有在現(xiàn)場,心里才會有感動。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一切有追求、有抱負的新聞輿論工作者,都應該奔走在路上、扎根在基層、活躍在現(xiàn)場,把新聞寫在廣闊大地上,寫在人民群眾心坎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yǎng),保持一身正氣。新聞輿論工作者不僅是時代的瞭望者,更是時代的建設者,必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擔當、使命擔當。一身正氣才能弘揚正氣,對自己負責才能對黨和人民負責,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負責。當前面臨復雜的經(jīng)濟社會形勢,媒體存在著市場壓力下的“腿子發(fā)軟”和全媒體裹挾下的“方向迷失”,一些新聞工作者價值追求和職業(yè)精神出現(xiàn)滑坡。新聞輿論工作作為一種崇高的職業(yè),每個從業(yè)者都應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決抵御各種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蝕,時刻用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職責、使命警醒自己。
(湖北省記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