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可以通過良好的興趣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教育,那么不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在享受興趣探索快樂的同時學到知識。對于具體如何實施教學手段,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從下面的意見中得到啟發(fā)。
1.聽音練習要形象、直觀
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用心聽音樂,用心感悟音樂。學生不懂用耳,更沒有用耳的習慣,也不具備聽音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聽音興趣和有意注意習慣。如在一、二年級的聽音訓練中,可組織“打電話”的游戲。教師在琴上彈一個二度或三度音程,然后問:“喂,你是誰?”學生回答:“我是domi。”(domi用模唱),讓學生在聽音游戲中愉快地完成抽象、枯燥的聽音練習。在三、四年級的聽音訓練中,可用“游戲樂園活動”幫助學生進行聽音樂練習,在各個“游樂場”按音高規(guī)律由高到低寫上“do si la sol fa mi re do”,由教師當“導游”,先由“導游”發(fā)令,也就是教師在琴上彈出或用豎琴吹出標準音“l(fā)a”,再彈奏(吹出)一個音或幾個音,讓“游客”在游樂園中找出游玩的路線,并同時跟唱(吹)出音符。當“游客”找到目的地時,表現(xiàn)出來的是無比快樂的心情。
2.引導學生學跳簡單的舞蹈
小學生天真活潑、熱情好動,單純的唱歌教學,他們很快會覺得乏味,那么舞蹈教學采用愉快互動的教學方式可讓學生伸臂展腿、扭頭擺臀,營造愉快、活潑、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音樂。如教學《多么快樂,多么幸?!愤@一課,先讓學生了解藏族舞蹈中踢踏步的來源,然后示范藏族舞的幾個基本動作并讓學生隨著音樂一起做,從而不僅拓寬學生的音樂與文化視野,而且讓他們充滿好奇心和新鮮感。
3.故事引導,打造精美課堂
在音樂欣賞課堂中引入故事情節(jié),更有益于學生對樂曲的把握和領會。將故事引入音樂欣賞課堂,需要教師智慧地導引。每一首樂曲都有其創(chuàng)編的背景,將這些背景展現(xiàn)給學生,音樂家的情感也會一起滲透到學生的心目當中,那么音樂所表露的情感就會被學生深刻地領悟。如引導學生欣賞《多瑙河之波》時,我一邊播放音樂讓學生閉目傾聽,一邊深情地講述:“多瑙河,全長2850千米,蔚藍的色彩,就像一帶柔軟華麗的絲綢貫穿于陸地之間。她以母親的情懷養(yǎng)育著兩岸人民生生不息……”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走進了樂章,音樂就像這條藍色的河流,流入了他們的心田。
4.挖掘旋律之美引發(fā)情感共鳴
教學前應細讀教材內(nèi)容,仔細品味作品,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再進行加工處理。只有老師對所教的內(nèi)容有深入透徹的分析和理解,才能悟出音樂作品中更豐富、更深層次的細微變化,才能把它傳遞給學生,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如《冬夜靜悄悄》(人音版第八冊)前奏部分音樂在鋼琴的演奏下顯得特別飄揚,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聯(lián)想到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師生兩人行走在獨木橋上的情景。于是,本課的教學設計就從這句旋律中切入,課的一開始,我就在鋼琴上演奏這一樂句,問:美妙的音樂藏著感人的一個故事,聽聽故事發(fā)生在一天中的哪個時間段?天氣如何?縹渺的琴聲飄揚在空中,如同雪花飄飄揚揚紛紛落下,音樂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被帶入一個大雪紛飛的情境,深刻體會歌曲中濃厚的師生情誼。
5.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情境是教學的突破口,有助于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處于最佳狀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好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濃厚興趣。
6.設計豐富課堂語言,自然銜接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音樂語言的特點。語言是一種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學手段,巧妙地使用語言,語言便會發(fā)揮神奇的妙用。設計生動的“銜接性語言”會使課堂教學渾然一體、一氣呵成,為課堂教學增色添彩;設計準確的語言會使學生明其意、想其果,為學生的思維插上聯(lián)想的翅膀。
7.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針對性互動教學
音樂教學在開始之初,教師與小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和互動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只有在良好的師生關系基礎上,教師的很多教學目標才能一一實現(xiàn)。隨后,通過良好的互動關系,學生可以利用與教師之間的充分溝通交流獲得更多的知識理解。對于教師來說,在音樂課堂上進行互動,一定要在一個良好的互動氛圍中進行,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的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較快的年紀,好奇探索欲望較強,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耐心性較差。所以,在課堂互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這樣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互動。一般來說,常用、有效的互動教學方法主要有音樂表現(xiàn)和音角互換這兩種方法,前者是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豐富的感情渲染和肢體語言及表情等將所需要教學的音樂充分表達出來,以此讓學生更直接感受和體會音樂的魅力,后者則是完全擯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法,主要是改變學生被動聽課、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并通過積極有效的提問、思考、討論,讓學生自己找尋答案。
8.謎語導入
學生喜歡猜謎活動,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認真專注的表情,音樂的美加上魔術的夢幻渲染,根據(jù)學齡特點及歌曲內(nèi)容或者題目設計有趣的謎語,活躍課堂,學生始終處在音樂審美的享受過程之中。從現(xiàn)場學生的反饋看,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需要注意謎面的難易程度。在關鍵的“導入”階段,如果簡單,學生會感到很幼稚;如果太難,學生猜了半天都沒有答對,就會泄氣并對此失去興趣,充分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鋪墊好以后,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