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化,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極易被社會不良思想滲透侵蝕,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挖掘好關工委在“育人”上的獨特優(yōu)勢,使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由以往被動、機械的接受轉變?yōu)橹鲃?、積極的參與;如何發(fā)揮好關工委橋梁、紐帶的作用,使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并轉化為大學生自覺行動成為了新時期高校關工委工作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關工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990年經黨中央批準,成立了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以下簡稱關工委)。隨后,各部門、各戰(zhàn)線的關工委組織相繼成立。①1991年,教育部成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高校關工委是在校黨委領導下,在相關職能部門和群團組織的協(xié)助下,以離退休老干部、老專家、老教師為主體的關心、教育大學生的群眾性工作組織,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靠力量。2015年3月1日是中國關工委成立25周年的紀念日,2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級關工委緊緊依靠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離退休老同志,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組織和隊伍逐漸壯大,目前各級各類工作組織達105萬多個,人員達1367萬人,成為在全國廣大青少年中有廣泛影響的群眾性工作組織,在教育引導青少年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已成為黨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得力參謀和助手、聯(lián)系青少年的牢固橋梁和紐帶。
一、離退休教師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yōu)勢
在思想信念上,離退休教師憑借在幾十年的教學工作中積累的政治信念和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對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有深刻獨特的見解。他們經歷了社會主義建設各個階段,終身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尤其是對中國共產黨關榮的歷史傳統(tǒng)和改革開放后建立起來的新體制、新機制的優(yōu)越性都有著比較全面的理解和認識。他們對黨和國家有著濃厚的感情,有著強烈的共產主義事業(yè)心和工作熱情,具有堅強的黨性、正派的作風以及無私的情懷。
在理論功底上,離退休教師在年輕時就接受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系統(tǒng)教育,對社會主義有著特殊的感情和本質的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他們與時俱進,不斷用新的知識理論武裝頭腦,積極踐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有的老師還在繼承和發(fā)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方面研究出了重大成果。
在實踐經驗上,離退休教師曾長期奮斗在教學、管理、科研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線,在德育工作上進行了持久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并且在數(shù)十年的實踐中善于分階段、分層次對學生的開展針對性強的德育工作模式。在處理學生思想問題時,他們都能從理論到實際開展高效的予以解決。
在時間精力上,較在崗的德育工作者相比,離退休教師在離開正式工作崗位后閑余時間較多,他們有充足的時間便于搞專題調查,進行思想摸底和與黨員談心。這些老同志在職時,大都工作繁忙,離退休后,他們有了大量時間用于回顧思考自己幾十年的思想工作、生活經歷,總結經驗和教訓,對各種事物的認識程度進一步加深,在德育工作水平上可謂有了新的飛躍。
在知識威望上,離退休教師知識淵博,在專業(yè)領域中有著很深的造詣,為人師表,關心學生,辦事公正,對工作嚴肅認真,對自己嚴格要求,成為學生思想、工作及學習方面的表率,廣泛受到學生的尊敬與信任。在幾十年的教書育人中,他們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在做德育工作時,能夠準確地做到抓中心,抓關鍵,做學生工作易如反掌,并且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服從他們的教育。
二、從搭建平臺入手,推進高校關工委“圍繞中心,配合補充”的參與度
當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國內一般高校均有建立,如何使關工委在融入高校育人體制中發(fā)揮配合補充的作用,搭建合理有效的工作平臺是關工委融入育人主渠道的有效途徑。作為以“立德樹人”為主要目的的關心下一代委員會,應與高校黨團委、學生工作部門、德育課教學單位相結合,做好全員育人的有益補充。
1.黨建平臺——深化特邀黨建組織員隊伍建設
特邀黨建組織員可以充分發(fā)揮關工委組織優(yōu)勢和老同志黨性強、做風正、覺悟高的政治優(yōu)勢,不斷提高黨員發(fā)展質量和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指導和教育學生黨員如何貫徹學習黨的方針路線,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黨員發(fā)展工作。
學校關工委在以前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此項工作深入開展,經校關工委推薦,黨委組織部共聘任6名兼職組織員,工作覆蓋11個學院(研究院)。通過召開座談會、舉辦培訓會等形式,加強此支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進一步優(yōu)化特邀黨建組織員隊伍。例如黨建組織員深入到保險學院關工委指導學生分年級開展黨員教育,量身定制“一修黨性,二踐黨章,三鑄黨魂”黨員成長計劃,密切關注新發(fā)展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與自身素質,并參與指導紅色“1+1”黨支部共建活動、學生心理訪談、成長輔導等工作,這一系列活動受到了學院老師、學生的一致好評。
2.雙生平臺——全力做好新生、畢業(yè)生導航
在大一入學和大四畢業(yè)兩個特殊時點的學生心理需求是較多的,也是十分值得我們關注的。結合“雙生”學生需求,不斷拓展生涯導航的新途徑和新內容,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化解心理情感問題和學業(yè)就業(yè)等方面工作是關工委緊密結合新生入學和畢業(yè)生離校這兩個教育時點的重點工作。
學校關工委以“共產黨員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為題舉辦與畢業(yè)生黨員的交流座談,鼓勵畢業(yè)生從“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做”三個層面闡述對加強共產黨員黨性修養(yǎng)的認識,關工委老同志鼓勵同學們要善于讀書、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升華,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同時聯(lián)合校友總會關工委舉辦了近20場“校友講壇”,邀請在各行各業(yè)中畢業(yè)生知名校友與在校生交流,共同分享校友們的成功與快樂,特別是“中財人·中財夢”系列校友講壇的舉辦,使學生受到了鮮活事例的感染和生動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3.助飛平臺——不斷構建幫困助學新渠道
關工委老同志多為已退休的老教授、老專家,他們社會閱歷豐富和社會威望高,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積極聯(lián)絡和籌措社會資源,建立幫困助學體制,搭建助飛平臺,成為我校關工委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鮮明特色。
學校校友總會關工委為畢業(yè)生建立了校友實習基地,助推學生實習就業(yè)。在校友總會關工委的協(xié)調支持下,學校一大批老校友參與到了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之中。例如由老校長、校關工委委員和其出資20萬元共同設立的“敬彩獎勵基金”,用于獎勵在德、智、體、美、能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表現(xiàn)突出的在校學生,2012年——2015年四年間,累計資助了13名在校生,受助覆蓋8個二級學院(研究院),老校長這種關心下一代的大愛情操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受到了大家一致的欽佩和肯定。
注釋
①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網站http://www.zgggw.gov.cn/
參考文獻
[1]鄭永廷,張耀燦.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1年.
[2]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工作指南[M].重慶出版社.2015年.
[3]汪曉莉.高校關工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4]王劍敏.高?;鶎雨P工委工作著力點及路徑選擇[J].前沿.2010.10.
作者簡介
李曉娜(1987—),女,漢族,北京人,法學碩士,單位:中央財經大學離退休人員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