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超
摘 要:文章根據作者的施工技術管理經驗,結合天津市某工程實例,系統(tǒng)總結了大截面鋼骨混凝土梁在施工在原材料選擇、混凝土澆筑、模板加固、后期養(yǎng)護等方面需要重點把控的質量和安全管理要點,旨在為類似工程提供指導依據。
關鍵詞:大截面;鋼骨混凝土梁;澆筑;養(yǎng)護;安全
隨著建筑施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對建筑使用功能需求的日益提高,大跨度、高截面建筑構件在工程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型鋼與鋼筋混凝土組合大截面構件日益受到設計師的青睞。而大截面型鋼骨混凝土梁的型鋼構件、鋼筋含量、混凝土體量等均非常大,欲使它們力學性能和材料性能得以充分發(fā)揮,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周密考慮、精心組織。
天津市某工程,在主入口大廳頂層設有鋼骨梁轉換層。鋼骨梁截面為700×2200,型鋼梁截面尺寸為1800×400×30×40,鋼骨梁凈跨度為16.15m,內部縱筋直徑32mm,上部11根,分兩排布置,下部17根,分3排布置,因轉換層鋼筋稠密,錯綜復雜,設計平均凈距為不足40mm,梁上設轉換層,對梁內混凝土澆筑質量要求較高。
1 技術及設備準備
施工前對施工場工況和深化完成后的圖紙進行詳細的檢查比對,遵照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對現場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提前預約商品混凝土供應廠家,現場備足施工所需的澆注、振搗、照明設備和充足的勞動力。因大截面鋼骨混凝土梁架體線荷載均比較大,因此施工前需編制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
2 施工控制關鍵要素
2.1 混凝土選材要求
因型鋼混凝土梁中主筋、箍筋、腰筋、鋼骨栓釘等縱橫交錯,為保證澆筑質量,選擇的混凝土的粗骨料為5mm-20mm的級配碎石。坍落度要求在190±10左右,以保證混凝土良好的流動性。施工現場對商品砼要逐車進行檢查,測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檢查混凝土是否符合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同時嚴禁混凝土攪拌車在施工現場臨時加水,混凝土澆筑應連續(xù)進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3.5小時。
混凝土配制宜選用低水化熱水泥,并盡量降低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摻入粉煤灰,粉煤灰不僅能節(jié)約水泥,降低水化熱,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還能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在高溫季節(jié)摻入礦渣微粉,礦渣微粉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效率較高、干燥收縮和徐變值較低。礦渣微粉嫩能優(yōu)化混凝土孔結構,提高抗?jié)B性能。新拌礦渣微粉混凝土工作度良好,坍落度經時損失有所減少,易振搗,泌水性小。大參量礦渣微粉混凝土可降低水化熱峰值,延遲峰溫發(fā)生時間?;炷翝仓诉x擇氣溫較低的時段,避開夏季正午高溫時間。
2.2 澆筑準備
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柱、梁、板內木片、刨花、鋸屑和鋼筋上的鱗落的銹皮雜物及其它垃圾清除干凈,對模板進行澆水濕潤。土建、水、電、消防、通風空調、弱電及其它涉及的相關安裝專業(yè)進行碰頭會審,查對現場,驗收完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
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對鋼骨梁模板及支撐體系進行驗收,對扣件的緊鎖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確保每一個扣件都能處于緊鎖狀態(tài)。并且必須檢查現場將要進行混凝土澆筑的區(qū)域及周邊的安全防護狀況。所有架體和模板的問題必須在混凝土澆筑前解決,在澆筑過程中任何人不得進入支護架體之中。
2.3 澆筑過程把控
在混凝土澆筑中,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澆筑順序,并采用分層澆筑的施工方法,以便加大水化熱散發(fā)面積,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同時對下部支撐實現分步增加荷載,更有效地增加高支模的穩(wěn)固性能。
型鋼混凝土澆筑時,在型鋼梁下翼緣以下從鋼梁一側下料,用振搗器在型鋼梁一側進行振搗,將混凝土從鋼梁底擠向另一側,待混凝土的高度超過鋼梁的下翼緣板100mm以上時,改為兩側兩人同時下料,對稱振搗,并分層澆筑,每層高度宜為400mm,然后從跨中開始下料澆筑,從梁中部開始振搗,逐漸向兩端延伸,至上翼緣下的全部氣泡從鋼梁梁端及梁柱節(jié)點位置穿鋼筋的孔中排出為止。
型鋼混凝土梁在澆筑時,應加強振搗,并應采用小口徑振搗器配合振搗密實。振搗前須全面檢查操作面,預先考慮振搗棒插入位置,振搗時注意對稱多點振搗,不得出現漏振、過振現象。振搗混凝土時遵循“快插慢拔”特點,振搗點按“行列式”或“交錯式”均勻排列,每次移位距離為30cm~40cm,每振搗點停留時間需20s~30s,振搗以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
混凝土試塊留置需按鋼骨梁、梁柱節(jié)點、其它梁板分部位分別留置標養(yǎng)試塊和同條件試塊,若混凝土供應出現問題或其他不可預料事故發(fā)生導致混凝土澆筑必須中斷,且中斷超過24小時,混凝土試塊的留置還需考慮按臺班留置。
2.4 混凝土養(yǎng)護
在混凝土澆筑完4-6小時左右初步用刮尺刮平,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抹子將梁上表面壓實并搓成細毛面,以閉合混凝土表面收縮裂縫。初凝后在混凝土梁上方立刻進行澆水養(yǎng)護,在混凝土梁上覆蓋塑料薄膜進行封閉,塑料薄膜應緊貼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內應保持有凝結水。薄膜上應加蓋2層棉氈(即能防止水分丟失,又有保溫的功能),保證全天24小時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按大體積混凝土養(yǎng)護標準連續(xù)養(yǎng)護14天。混凝土澆筑完成24小時以后,在柱接茬及轉換層梁上柱位置做鑿毛處理。
3 安全注意控制要點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重點對架體的沉降和側向位移進行檢測。沿建筑物縱向每10-15m布設一個檢測面,每個檢測剖面布設2各支架水平位移監(jiān)測點,3個支架沉降觀測點。在澆筑砼過程中應實施實時監(jiān)測,一般監(jiān)測頻率不宜超過30分鐘一次。監(jiān)測時間從混凝土澆注前開始直至砼終凝。當架體沉淀超過5mm或架體水平位移超過10mm時,應當采取預警措施。當梁模下沉出現突變趨勢時,應加強監(jiān)測,并通知現場技術負責人,停止?jié)沧⒒炷?,分析梁模下沉原因,采取加強措施后方可繼續(xù)澆注。當監(jiān)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jié)仓炷?,疏散人員,并進行加固處理。
現場施工人員作業(yè)時應穿絕緣鞋,戴安全帽?;炷琳駬v器、照明設施用電電纜應采取絕緣懸掛措施,不得在鋼筋上拖拉。混凝土輸送泵應支設平穩(wěn),嚴禁用塔吊吊泵管進行混凝土澆筑。泵管出口位置禁止站人,防止石子飛出傷人。各種材料和設備吊運時,吊臂回轉半徑內不得站人,所用一切繩索工具必須牢固可靠。在施工過程中對各種支架、固定索和纜繩要委派專人經常檢查,確保安全。
4 結語
在天津市某工程中,通過對型鋼骨混凝土梁施工前技術準備、澆筑過程控制和澆筑完成后混凝土養(yǎng)護等方面的綜合把控,該大截面鋼骨混凝土梁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監(jiān)測,架體沉降及位移均在安全范圍之內。達到混凝土養(yǎng)護齡期拆模后,混凝土觀感質量良好,得到了設計、業(yè)主和監(jiān)理的一致認可。
參考文獻
[1] 王展.大跨度鋼骨梁施工技術[M].建筑技術開發(fā),2011.
[2] 張志遠.鋼骨梁混凝土施工技術探究[M].建筑發(fā)展導向,2012.
[3] 建筑施工手冊(第5版)編委會.建筑施工手冊(第5版)[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