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戀愛或約會,無論是否有經(jīng)驗,被問及的人總能隨意地吹噓幾句,聽多了無非也都是些陳詞濫調(diào),相比之下,“如果約會中一個男性對你說‘我媽媽人很好,那你就不要走,趕緊跑!”這樣的建議就特別能讓人記憶猶新了,況且這還確實有據(jù)可循。我們分享了3位戀愛達人的真實故事,3段經(jīng)歷歸納出3個不那么傳統(tǒng)的約會策略,親測有效,下次約會你也可以試用一下哦。
Dating Strategy1:誰說女追男隔層紗撩漢也可能是個漫長的游戲
遇到一個小帥哥,可以稱他為Matt,童顏身材又棒,反正是我的理想型,然后我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觀察他的言行舉止,其間無數(shù)次想要直接走上去搭訕,最終覺得這個有點靦腆的男生不適合用非常明顯的攻勢來追求,否則很可能把人家給嚇跑了。取而代之的是,我盡量增加了在他周圍出現(xiàn)的頻率,但又不主動勾搭,按兵不動,等著他來跟我打招呼。這絕對是需要耐心的過程,雖然很多人說女追男隔層紗,但在我目睹了好幾個姑娘直接表白,然后就沒有然后以后,更堅信了要迂回前進的策略。好在那時我才24歲,還有大把時光可以揮霍的年紀。更幸運的是,我們在同一家餐廳打工,正好可以施展緩慢而有目的性的攻勢。
每周排班表出來的時候,比起自己的情況,我更在意他是哪幾天什么時候要來上班的,接下去的情節(jié)我想大家應該猜得八九不離十了,即使我早班早早下班了,也會在餐廳磨蹭一會兒,等著見到來上晚班的Matt,跟他打個招呼,隨便寒暄幾句再離開。整個過程我也盡量顯得不是那么刻意,比如我已經(jīng)下班了,而他卻遲遲不來,干等著既無聊又容易暴露目的,即便我忍得再辛苦,多嘴又八卦的同事很可能會把我的心意不小心就“傳遞”給了他,這可就破壞了我原本的計劃了。我一般會取杯飲料在餐廳坐一會兒,顯得自己是想在下班后稍微放松一會兒再走的樣子。就這么一來二熟地,我們變成了關系比較親密的同事,發(fā)展到可以在下班后一起去吃個飯的地步,看得出,他對我已經(jīng)不像對其他人那么沉默寡言了。我們也許會聊得天南地北,但就是默契地避開了感情的話題,雖然我也很想問他過去的感情經(jīng)歷,但每次都安慰并鼓勵自己,他愿意和你單獨出來吃飯,一定是對你有好感的,至少是不討厭的,那么有什么好擔心的,事情不正按著自己的步驟來嗎?就這么過了兩個月,他提出下班的時候可以順路載我回家,有時在半路上,我們還會興起去看部電影。周末的時候,我會假裝正好路過他住的街區(qū),這樣就可以順便約他出來逛個公園(雖然我家住遙遠的城市另一邊)。之后事情的發(fā)展就很順利了,有一次他在載我回家的路上,最終卻把車停在了他自己的家門口(雖然他再三強調(diào)是一時沒留神開錯了,但是,Whocare?),我們相敬如賓地共度了一個夜晚(就手牽手地睡了個覺),一周后,他終于跟我表白。慢熱的他,處理感情總是顯得比較謹慎,后來我們確定了交往關系,但是過了6年,才真正地走入婚姻殿堂。最終嫁給了自己的理想型,等的時間長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寶貴的東西有時候需要耐心去經(jīng)營。
——莫莫,30歲,快餐餐廳店長
Dating Strategy2:第一次約會就告白柏拉圖
如果讓你第一次約會就約到床上去,是不是聽著太隨意了?別急著鄙視我,我并不是鼓勵大家為了追求肉體的快樂而去做愛,我想說的是,當你抱著想要和對方發(fā)展一段穩(wěn)定的戀愛關系的初衷時,不要忽略了“性”的重要程度,這或許和傳統(tǒng)的那套倫理道德背道而馳,但至少對我來說,盡早知道彼此之間是否存在氣場相符的化學反應是必須的,而且,我確定自己絕對不是唯一一個有這樣想法的人。
在彼此身體的接觸中,生理的釋放帶動著心理的釋放,表現(xiàn)出最本真的自我,我能發(fā)現(xiàn)對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是否能顧及我的感受,當我們釋放完激情的時候,他會如何表現(xiàn)也顯得很重要,如果他倒頭就睡,那么失望的我可能就會考慮say goodbye了,如果他依然能營造出一種有情調(diào)的氛圍,那么恭喜,通過測試啦。有一次,我和一個喝醉了酒的男生共處了一晚,也許是酒精的原因,我們彼此感覺都很美妙,當你的身體去接受對方的時候,心靈也就跟著敞開了,在一番歡愉之后,我們聊了很久,就是純粹的閑聊,但是越發(fā)地覺得彼此非常合適。后來我們就發(fā)展成了情侶,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談了3年戀愛,而且一切進展都還不錯。
——小肥不是我真名,27歲,大學助教
Dating Strategy3:如果一個男人對你說:“我媽媽人很好?!壁s緊跑
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個男性如果能對自己的母親表達出比較積極的評價時,至少說明他比較懂女人,有同理心,并且知道如何好好和女性相處。這和很多女生愿意和一個家里有親近姐妹的男生約會是一個道理,認為這樣的人才更懂得和女性相處。但是當我和很多不同的追求者約會,當他們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境下,幾乎用同一種語氣(帶有總結(jié)性的,“怎么說呢,我媽媽人還是不錯的。”)對我表達了他們對母親的贊揚后,我陷入了沉思,這其實很可能恰恰說明了對方是個對女性的情緒變化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的人,換句話說,認為他們更能體諒女性純粹是無稽之談。
之后的事實也證明了我的推斷,當和這樣的男朋友第一次爭吵時,可能他根本不會感覺到你生氣了,當你終于忍不住給他發(fā)了一條明顯帶有不滿和挑釁意味的短信后,他才會大吃一驚地叫道:“你不要這樣無理取鬧好不好,以前你不都一直好好的嘛?!笨杀氖?,當被對方貼上了你從前一直是“明白事理”的標簽后,很多女生會下意識地認為可能真的是自己無理取鬧了,然后收起小情緒,陷入自我反思、自我懊惱的狀態(tài),她們甚至忘記了爭吵通常雙方都是有責任的,而且很有可能,該道歉、該自責的是男方。有點奇怪是不是,明明覺得他是個能在你生氣的時候好生安慰的人啊,為什么偏偏這么不懂你呢?其實道理也不復雜,回想一下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用“好”這個詞去描述,通常是一個好天氣,一頓好吃的大餐,一部好看的電影,當我們不想用太精確的詞語或感情去表達的時候,才會概括性地說這一切都挺好的,其實有時它更代表了一種禮貌的敷衍和無奈的總結(jié)。想想和不怎么熟悉的人聊天,聊著聊著沒有話說了,可又不愿意面對冷場的尷尬,于是很自然地用“是啊是啊,挺好的”來過渡,親朋好友突然關心你的近況,可這哪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為了不讓他們擔心,不自覺地就會說出“還挺不錯的”。
所以說,當男生用“好”形容他媽媽的時候,如果不是針對某件特別的事情,只是泛泛而談,并不真的說明這是建立在他長年累月的細心感受下得出的結(jié)論,可能只是他隨口一說,可能正說明他的感受力很低,低到只能用一個抽象而空洞的詞來形容一個復雜的女性——你得多留心考察考察。
——Amanda,28歲,公司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