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捕獵的需要,動物的眼睛進化得十分敏銳。一些動物能從1000米開外識別出一只小老鼠,一些可以開啟完美的夜視模式。現(xiàn)在就隨著我們的攝像機鏡頭,一起探索世界上這些奇特的視力高手吧。
北極海鸚:我有內(nèi)置的潛水眼鏡
北極海鸚是棲息于北大西洋海岸的一種海鳥,它的海下視力極好。除了常規(guī)的上下眼瞼外,北極海鸚還有第三只眼瞼。當海鸚潛入水下獵食時,這個透明的眼瞼會覆蓋住眼角膜,就像戴著一個潛水眼鏡一樣,使得北極海鸚在60米的水下也能明察秋毫。
豹紋守宮:我的眼睛是世界上最敏感的傳感器
豹紋守宮是一種有斑點的蜥蜴類動物,它的眼睛配備有極其敏銳的傳感器。當人類在干燥難耐的沙漠里晃得睜不開眼時,這個捕獵者的瞳孔卻可以識別出輕微抖動的砂礫下,其實藏著一只小甲蟲,整個過程只需要幾毫秒的功夫。這一神奇的識別技能對于科學家來說至今還是一個謎。有的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歸功于豹紋守宮家族的一次遺傳性眼病突變,使得它的視覺系統(tǒng)甚至比人類最先進的攝像機還要敏捷。
紅眼樹蛙:我的眼睛有個完美的魔法斗篷
紅眼樹蛙主要生活于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它那血紅的眼睛絕對是自然界的一個大手筆,它的瞳孔顏色隨時發(fā)出警告信息:“當心,我有毒。”不尋常的眼睛顏色使得獵食者都會猶豫一番,是否對這個看上去奇怪的雨林土著下毒手。不僅如此,造物者又賦予了它另外一個高明的騙術。在它傳統(tǒng)的眼瞼邊,每一只眼睛都有一個小的保護性的隔膜,能夠幫助樹蛙在狩獵時,掩蓋住它那嚇人的眼睛顏色。不過,雖然有這套狡猾的偽裝,這個可憐的生物卻是個高度近視患者,它只能看到15厘米內(nèi)的事物。
丁桂魚:我的眼睛有一個全景APP
丁桂魚廣泛分布于歐洲的江河湖泊,它的眼睛比小拇指甲大不了多少,卻可以看到許多事情。這是因為它的紅黃色的瞳孔位于腦袋的兩邊,每一個都覆蓋了幾乎180度的范圍,這就給予了這條小魚與生俱來的接近360度的全景視野。只有它背后一個小的視覺盲點,給它的敵人提供了意外突襲的機會。但是,看到更多并不意味著能看得更好,丁桂魚是個典型的近視眼,一旦目標超過一定距離,就會變得十分模糊。
家貓:我的眼睛里有一面鏡子
家貓的眼睛特別適合夜行,遇上強光時,它的瞳孔會縮到一個狹小的裂縫,在夜晚時又會放大到充滿整個眼眶,這時的瞳孔會是人類的兩倍大。
綠樹蟒:我有一個內(nèi)置的紅外相機
綠樹蟒蛇生活于新幾內(nèi)亞、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北部,是一種樹棲夜行性的小型蟒蛇。它的視力、光感都很差,不過,它的視覺缺陷卻能通過其他器官得以補充。綠樹蟒蛇時常吐出的信子能收集空氣中的氣味分子,這些氣味可以被嘴巴上部的鋤鼻器識別。不僅如此,綠樹蟒蛇眼睛鱗屑下有一個凹陷的器官,作用就像紅外相機,能對潛在獵物生成持續(xù)的熱能圖像。
白頭海雕:我能從2000米高度看到一個老鼠
白頭海雕生活于北美大陸,它的視覺感知度比人類高出4~8倍,能在2000米的高空不費吹灰之力看到一只睡鼠。秘密就藏在它的視網(wǎng)膜里。它有比人類多出五倍的視覺細胞,也有視網(wǎng)膜中央凹。這是一個小的中央凹,由緊密堆積的視錐細胞構(gòu)成,對于定位獵物來說十分完美。正是眼睛里的這些大量的視錐細胞,使得白頭海雕甚至能夠在800米遠的地方,看到一個水中的獵物。它的獵捕精準率更是破紀錄般高達90%,這使它無愧于“猛禽之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