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男 郭 亮
?
探析日本特約警察犬制度
蔣一男 郭 亮
當出現(xiàn)第一頭吉娃娃警犬時,社會上曾掀起過一股小型警犬熱潮。隨后,吉娃娃、貴賓犬、臘腸犬等眾多小型寵物犬成為警犬的新聞時有報道。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異類”警犬都來源于日本,這是由于日本獨特的警犬管理制度促使了警犬品種的多元化發(fā)展。
日本的警犬分為警察犬和警備犬兩大類。警察犬隸屬于刑事部的鑒定課,具備了追蹤犬、氣味鑒別犬、物證搜索犬等刑偵用犬能力,負責在案發(fā)后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追蹤或通過氣味鑒別鎖定可疑人員,執(zhí)行刑事案件偵查與鑒定等任務;警備犬只有警視廳和千葉縣警裝備,具備治安防范犬、搜爆犬及救援犬的作業(yè)能力,側重于防止案件發(fā)生,用于警備、搜索活動或在災害現(xiàn)場救助遇難者,執(zhí)行防止案件發(fā)生、壓制罪犯、搜索爆炸物、災害后的救援等警備任務。
其中,警察犬根據(jù)來源不同又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由警視廳及其他各個道府縣鑒定科直接訓練及投入使用的“直屬警察犬(直轄警察犬)”。犬種主要是日本警察犬協(xié)會官方認定的警察犬犬種,即德國牧羊犬、杜伯文犬、萬能、蘇格蘭牧羊犬、拳師犬、拉布拉多犬、金毛獵犬等7個品種;另一類則是由民間飼養(yǎng)與訓練,通過官方的能力審查測試后,受雇使用的“特約警察犬(囑托警察犬)”。因此,才會在特約警察犬隊伍中出現(xiàn)了迷你雪納瑞犬(2010 /歌山縣警)、大衣吉娃娃(2011 /奈良縣警)、日本柴犬(2011/岡山縣警)、貴賓犬(2011/鳥取縣警、2015/山形縣警)、迷你臘腸犬(2013/歌山縣警、奈良縣警、鳥取縣警及熊本縣警)等眾多寵物犬品種。
日本早在1961年便已有了成文的特約警察犬管理制度,旨在從民間選拔出優(yōu)秀的特約警察犬從事犯罪搜查等警務活動,彌補直屬警察犬在數(shù)量上的不足。根據(jù)“特約警察犬操作綱要”(囑托警察犬運用要綱)的規(guī)定,在各個道府縣警局分別設立特約警察犬審查委員會,日常事務由刑事部鑒識科負責管理。委員會每年組織一次特約警察犬審查會,考核訓導員攜犬在足跡追蹤、氣味鑒別、服從、搜索救助以及爆炸物搜索等各種與犯罪搜查相關科目中的綜合表現(xiàn),并以此判定受試犬及其訓導員是否具備參與犯罪搜查的行動能力。審查會共設3級13個考試科目。其中,服從科目1-2級、警察犬服從科目、氣味鑒別科目1級、警戒科目1級、追蹤科目1級為初級科目;氣味鑒別科目2級、警戒科目2級、追蹤科目2級為中級科目;氣味鑒別科目3級、警戒科目3級、追蹤科目3級以及警務科目為高級科目。三個級別中,必須通過前一級的考試后才能參加高一級的考試。
審查合格的犬及訓導員可與當?shù)鼐胶炗喬丶s警察犬協(xié)議,當警方遇到案(事)件時,可接受警方的調度前去執(zhí)行相關任務。特約警察犬在完成任務后,需填寫出動結果報告書,并可獲得相應的酬勞。一般來說,與犯罪搜查相關的行動由國家財政支出,其余的使用條件則由地方財政支出。對于那些在犯罪搜查活動中做出特別貢獻的特約警察犬及其訓導員,警方還會授予額外的榮譽與表彰。特約警察犬的一次任期通常為一年,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如在警局的本部長認為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將期限適當延長;而出現(xiàn)特約警察犬死亡、訓導員變更、犬的所有者或訓導員主動要求解除合約時可提前結束任期。截至2016年,全日本有超過1300頭特約警察犬登記備案,經(jīng)警察犬協(xié)會認證的訓練所多達149所。
此外,警察犬協(xié)會每年還會舉辦一次僅特約限警察犬參加的“全日本囑托警察犬競技大會”。參賽犬首先通過各地的預選賽后,分東、西地區(qū)角逐日本第一的寶座。當今社會愈發(fā)惡劣巧妙的犯罪手法層出不窮,日本的犯罪調查中需要使用警犬的情形也日益增多,該項大賽亦愈發(fā)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與日本的國情不同,警犬技術工作的歷史和發(fā)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不能簡單引入這種特約警察犬制度,但其中的特點仍值得我們借鑒。
一是建立管理機制以促進警民交流合作。日本的特約警察犬制度使得其國內民間訓犬組織與警方能夠密切地合作與交流,不斷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我國國內每年雖有不少犬展和賽事,但針對民間訓犬在警用科目上的正式認證或比賽幾乎沒有。民間的訓犬學校和各類犬舍在發(fā)揮其服從和護衛(wèi)科目訓練優(yōu)勢的同時,也十分樂意從事警用科目的訓練并獲得官方認證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在同行中更具備競爭力。警犬的訓導員也希望能夠在與民間的交流中取長補短,掌握最新的訓練手法和訓練設備,收獲更多的訓練經(jīng)驗。
二是雇傭民間力量以緩解警力配比不足。隨著國內警犬技術工作的不斷加強,服務范圍已從刑偵擴大到全警,但警犬技術人員編制有限,警力配置跟不上工作量的增加,制約了警犬技術工作全面發(fā)展。日本利用引導和吸納民間訓犬力量在非涉密案(事)件中參與追蹤、搜索、救援等任務,既緩解了警力不足,又降低了管理和運營成本。同時,雇傭民間訓犬力量降低了警犬訓導員隊伍中非專業(yè)人員的比例,優(yōu)化現(xiàn)有警力配置。對民間訓犬力量來說,在滿足自己興趣愛好的同時,還能獲得額外的收入。
三是引入民間資源以優(yōu)化遺傳育種體系。我國的民間存有較大數(shù)量的種用犬和工作犬,且以常見警犬品種為主,其中還不乏一些遺傳性能優(yōu)良的國內外育種品系。這些散布在民間的犬都可作為警犬遺傳育種的龐大基因庫資源。若能合理利用這些基因庫資源,可有效防止當前國內引入犬種的種群退化。此外,少數(shù)群眾還熱衷于訓練一些非主流品種或當?shù)厝N,收集此類資料數(shù)據(jù)有利于警犬技術人員優(yōu)化現(xiàn)役犬種,發(fā)掘潛在的警用品種資源。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的警犬技術另辟蹊徑。我國主要借鑒德國等歐美國家的工作經(jīng)驗,但通過了解日本警犬制度的特點,同樣有利于我們分析東西方警犬技術的異同,廣泛借鑒各國的先進經(jīng)驗,為我國警犬技術工作的改革與科學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作者單位:重慶市公安局警犬基地,400000)
(編輯:崔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