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亮彩
1917年7月,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lián)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tǒng)治的斗爭。內(nèi)戰(zhàn)烽煙再起。時任護法軍第6軍第13團連長的李宗仁(1891-1969,廣西桂林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tǒng),代總統(tǒng))所在部奉命北上參加護法戰(zhàn)爭。
1918年3 月,李宗仁部自廣西進入湖南郴州,經(jīng)安仁、攸縣,攻占醴陵,奪取長沙,進而向湖北通城市進發(fā)。然而戰(zhàn)場瞬息萬變,不料北洋軍閥吳佩孚(1874-1939,山東蓬萊人,北洋直系軍閥首領)率其精銳南下,水陸并進,一時間,不僅正面戰(zhàn)事中護法軍受挫,而且北洋軍的長江艦隊由洞庭湖溯湘江而上,直搗長沙以斷護法軍后路,護法軍全線敗退。李宗仁部旋即亦自醴陵、攸縣撤至安仁縣城北郊的祿田圩(軍山)一帶。
為掩護大部隊撤退,李宗仁部奉命在祿田圩修筑工事,阻擊敵人的追擊。由于營長生病,李宗仁臨危受命代理營長。緊追不舍的敵人用山炮向護法軍轟炸,友軍紛紛向縣城方向潰退。情況萬分危急,李宗仁命號兵吹響沖鋒號,隨即自己第一個躍出戰(zhàn)壕,呼喊著向敵陣撲去。戰(zhàn)士們見營長身先士卒,奮不顧身,于是也蜂擁而上。喊殺聲和槍炮聲震天動地。
正殺得起勁,李宗仁忽覺左大腿一麻,俯視一看,血流如注。他明白自己受傷了,當即用繃帶一扎,繼續(xù)咬緊牙關指揮戰(zhàn)斗。
狹路相逢勇者勝。北洋軍的攻勢被李宗仁部的拼死逆襲所堵住,潰退的友軍見勢也合力反擊,原本趾高氣揚的北洋軍被迫退至攸縣境內(nèi)。終于轉(zhuǎn)敗為勝,戰(zhàn)士們歡呼雀躍;而李宗仁卻因失血過多,傷口疼痛厲害,一頭栽倒在陣地上。
勤務兵就近找來一只梯子,把李宗仁抬至安仁縣城。然而當時大軍作戰(zhàn),部隊并沒有隨軍醫(yī)生和相關醫(yī)療設備。而縣城也沒有一家像樣的醫(yī)院。不得已,縣政府只好請來一位當?shù)仡H有名氣的草藥郎中給李宗仁治傷。
這位郎中雖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鑠,他仔細檢視了一遍李宗仁的傷口,說:“好險,好險!子彈從骨膜左側(cè)穿過,腿骨幸未折斷,但傷口已開始惡化,不及時治療,恐有鋸腿之危險呀!”
李宗仁一聽,急了:“這怎么行?我是軍人,鋸了腿怎么打仗?!”
老郎中笑道 :“莫急,有我老漢在,包李長官半月內(nèi)痊愈如初。”
李宗仁一聽,轉(zhuǎn)憂為喜,不過還是將信將疑,唯恐老郎中故意說大話安慰自己。
老郎中也不再多說,他把隨身帶來的一把草藥搗得稀爛,吩咐勤務兵打來一碗清水,又從口袋里掏出一撮草藥粉末倒入碗內(nèi)攪勻,然后從碗里吸一口藥水噴在李宗仁腫脹發(fā)紫的傷口上,又把搗爛了的草藥敷上,另拿一塊干凈白布包扎起來。說來也怪,李宗仁左腿重傷已達六七個小時,充血化膿,疼痛異常,而一敷上草藥之后,痛楚立止,好不神奇!
上峰命令部隊向郴州開拔。李宗仁不便在安仁滯留,連夜率部撤離。臨行前,老郎中又給了他兩包草藥,以備更換。
而戰(zhàn)局卻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一則護法軍收復了安仁、攸縣等地;二則吳佩孚差人與護法軍總司令譚浩明(1871-1925,廣西龍州人,1917年任兩廣護法軍總司令)言和。于是,李宗仁部在郴州城得以安頓下來,進行近20天的休整。尤其令李宗仁興奮的是,自己的腿傷正如老郎中所言——剛好半個月就痊愈了,行動無礙,沒落下一點后遺癥;而且身強力壯,精神飽滿,看不出有受過重傷的樣子!
草藥竟有如此之功效,真是不可思議。李宗仁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專程返回安仁向老郎中道謝。李宗仁在敬佩其精湛醫(yī)術的同時,更對其草藥充滿好奇,禁不住問這問那。老郎中告訴李宗仁,自己所配的草藥藥方有生血化淤、強筋健體之功效,所以他的槍傷才會好得這么快,好得這么利索,這就是安仁草藥的靈異和魅力所在!
為了讓李宗仁對安仁草藥的傳承有個系統(tǒng)的了解,老郎中又興致勃勃地跟他講了許多有關安仁草藥的傳奇故事:既講了遠古時期神農(nóng)炎帝來到安仁嘗百草、治百病,后因誤食斷腸草而亡,葬于酃縣(炎陵)鹿原坡的故事;也講了1800多年前的神醫(yī)華佗(今安徽亳州人)慕名來到神農(nóng)嘗百草采藥治病的故事;還講了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湖北蘄春人)沿著神農(nóng)的足跡探尋草藥來到安仁縣,一邊補充修改醫(yī)藥專著《本草綱目》一書,一邊給病人治病的故事……因而安仁留下了“藥不到安仁不齊,藥不到安仁不靈,郎中不到安仁不出名”的千古佳話。
聽到這些傳奇的歷史人文故事,李宗仁愈發(fā)對安仁草藥充滿了神秘感。想到自己身為軍人,行軍打仗受傷是家常便飯,于是,他又求老郎中替自己包了幾包治傷用的草藥,帶在身上備用。李宗仁送給老郎中4塊銀元作為酬謝。
軍人以四海為家。此后,李宗仁再也沒有到過安仁。但他對安仁草藥、對安仁草藥郎中治愈自己的重傷,及與安仁草藥相關的傳說故事,卻念念不忘。李宗仁的長子李幼鄰在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中寫道:“父親寓住美國期間,時常撫摸著左腿的傷疤說,是安仁草藥救了我,安仁草藥名不虛傳。同時,父親還意味深長地告誡我們,草藥是中醫(y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瑰寶,其地位和作用及科學性不容置疑。作為一個炎黃子孫,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管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應該為祖國這項寶貴文化遺產(chǎn)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