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鑫娟
紹興市中醫(yī)院 312000
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運用疼痛護理干預對術后康復影響分析
駱鑫娟
紹興市中醫(yī)院 312000
目的探討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運用疼痛護理干預對術后康復影響。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間隨機抽取的80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運用疼痛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結果在疼痛程度1至2度范圍上,觀察組為75%,對照組為52.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腫脹程度1至2度上,觀察組為72.5%,對照組為50%,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住院時長、骨折愈合時間上,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運用疼痛護理干預對術后康復有著輔助作用,提升恢復速度與質量。
創(chuàng)傷性骨折;疼痛護理干預;術后康復;影響
創(chuàng)傷性骨折主要是因為高空墜落、塌方與交通事故等問題所引發(fā),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人口密集度提升,相關問題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年上漲的趨勢。而疼痛是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不可避免的問題,同時也因此導致患者在生理與心理層面的上的較大壓力,在臨床醫(yī)療服務中引起了人們普遍關注。臨床護理不僅要配合治療促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創(chuàng)傷骨折愈合,同時也需要有效的控制疼痛來促進骨折情況的良好恢復。本文通過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間隨機抽取的80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分析疼痛護理干預對患者恢復情況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間隨機抽取的80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為18歲至55歲,平均年齡為(41.5 ±5.2)歲;骨折原因中,交通事故為24例,高空墜落為11例,其他為5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為18歲至57歲,平均年齡為(40.2±3.7)歲;骨折原因中,交通事故為26例,高空墜落為10例,其他為4例;兩組患者在基本年齡、性別和損傷情況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運用疼痛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依據(jù)患者損傷情況做對應的鎮(zhèn)痛藥物運用,把控好藥效持續(xù)時間、用藥時機與用藥劑量,做好對應的疼痛程度評估,提升合理用藥的規(guī)范性[1]。在疼痛產(chǎn)生前做好預先鎮(zhèn)痛藥物干預,提升患者舒適度。同時要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明白疼痛是損傷常見問題,提升疼痛耐受力,避免對疼痛情況不了解而產(chǎn)生的過度擔憂以及治療護理的不配合,提升對治療的信心。此外要告知患者鎮(zhèn)痛藥的副作用,盡可能減少鎮(zhèn)痛藥物使用,避免耐藥性與成癮[2]。轉移患者注意力,避免過多的關注疼痛,可以進行溝通、視頻節(jié)目收看、電子游戲、看書等多種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同時做進行必要的溝通,了解患者心理訴求,提供必要的心理安撫。尤其是部分患者骨折情況嚴重,對恢復有較大的擔憂,需要通過心理疏導來提升治療信心,可以采用成功真實案例現(xiàn)身說法,提升患者對治療的認可度,提升治療依從性。輔助患者進行必要的放松訓練,例如呼吸訓練、音樂療法等,讓患者從心理層面得到充分的放松,來減少對疼痛的過多焦慮情緒。在換藥以及相關護理工作中要保持輕柔操作,保持準確柔和的動作標準,避免對疼痛產(chǎn)生刺激。同時要在換藥前囑咐患者進行適量飲食,從而提升疼痛耐受力。可以進行必要的無聊療法,進行身體組織的按摩來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通過必要的關節(jié)活動來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同時有緩解疼痛的功效。
1.3 評估觀察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疼痛、腫脹等程度,同時觀察住院時長、骨折愈合時間情況。疼痛程度與腫脹程度分為1至4度,1至2度為輕度,3至4度為中度與重度狀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數(shù)據(jù)通過spss17.0分析,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運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組間數(shù)據(jù)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長、骨折愈合時間情況
如表2所示,在住院時長、骨折愈合時間上,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兩組患者住院時長、骨折愈合時間對比(±s,d)
表2:兩組患者住院時長、骨折愈合時間對比(±s,d)
注:兩組對比,p<0.05
住院時長 骨折愈合時間觀察組(n=40) 14.2±4.1 97.8±8.7對照組(n=40) 24.6±3.5 131.9±11.2
2.2 兩組患者疼痛與腫脹情況
見表2,在疼痛程度1至2度范圍上,觀察組為75%,對照組為52.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腫脹程度1至2度上,觀察組為72.5%,對照組為50%,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疼痛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針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展開疼痛因素的控制,避免疼痛情況對患者治療恢復構成影響,提升治療舒適度與效果,患者依從性更好,滿意度更好。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運用疼痛護理干預對術后康復有著輔助作用,提升恢復速度與質量。
[1]曾麗.疼痛控制護理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7):1674-1676.
[2]趙艷梅.分析探討疼痛控制護理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6):237-238.
R473
A
1672-5018(2016)07-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