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作為中考命題的考查點之一,近年來已成為中考卷中的熱門題,也是閱讀題中的最大難點。所謂句子的深層含義,是指句子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沒有從字面上直接反映出來的意思,它蘊涵在表層含義之內(nèi),具有深刻的內(nèi)涵、深透的意蘊。對于這樣的句子,我們在閱讀中應(yīng)多角度地反復(fù)推敲、揣摩,它將有助于我們把握文章的主題,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同時也有助于學(xué)生檢驗思維的深刻性、發(fā)散性以及充分利用已知信息求解未知的能力。從命題范圍來看,句子的深層含義包括理解句子所表現(xiàn)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觀點、態(tài)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從考試題型來看,大多以“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這句話有什么含義”、“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什么”等這類方式出現(xiàn)。下面讓我們部分省市中考卷中的典型題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如何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
一.理解句子深層含義,要聯(lián)系文章的中心意思。
作者寫文章時,為了凸顯中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常常會采用一些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達到含蓄委婉,耐人尋味的效果。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點睛之筆,對其深層含義的把握,我們應(yīng)從探究作者的寫作目的入手,結(jié)合中心思想來分析,進而領(lǐng)會句子的含義。請看下面一道題: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體,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國般的寧和。獨處月下,平和而安寧的心靈,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審視,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靈也應(yīng)該是美好的,我們的所作所為應(yīng)無愧于這美好的世界,無愧于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靈才能照進美好的月光,心靈美好的人,才敢于獨自靜靜地面對這美好的月色而靈魂安寧。⑧在時間的長河里,我們僅有屬于自己的那一縷月光,稍不珍惜,就會去日苦多,萬事成蹉跎。君不見,此月方從遠古來,歷滄桑,經(jīng)興衰,送千古風(fēng)流,看花開花落……大王月,霜晨月,關(guān)山月,紅縷月,俱往矣!山河沉寂無言,酣然入夢;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輩該如何把握這一縷月光?初冬月高懸不語,娟然如洗。
典型題例: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體驗,談?wù)勀銓ξ闹屑訖M線句子的理解。
題目解析: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第6段: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靈也應(yīng)該是美好的,我們的所作所為應(yīng)無愧于這美好的世界,無愧于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靈才能照進美好的月光,心靈美好的人,才敢于獨自靜靜地面對這美好的月色而靈魂安寧。而本題的題眼也正是“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輩該如何把握這一縷月光”,把兩者結(jié)合在一起,我們即能得出答案:作者由此及彼,由惜月到惜人生,既深化了文章主旨,又增強了文章的厚重感。
二.理解句子深層含義,要聯(lián)系作品的背景。
有些文章是在一定背景下寫的,它的內(nèi)容與背景有密切關(guān)系。理解這種文章中的句子就要聯(lián)系背景來考慮,這樣才能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下面以這道題為例:
……每當那個時刻,她都能化入劇情之中,而不“走神”于自身命運的吟唱么?給整臺演出所獻的花籃,雖然也含有她的一份,但那整把的鮮花,是只獻給主角的。我心中有個沖動,演出結(jié)束后,單給她,這資深的舞娘,獻上一大束豐滿的百合花。我把望遠鏡遞給旁座的朋友,請他注意那位宛轉(zhuǎn)于舞臺暗區(qū)的資深舞娘,[甲]他先是莫名驚詫:“看她作甚?”及至看清了,咂舌道:“天哪,這老天鵝,還舍不得退出舞臺,跳個什么勁兒么!”我接過他遞回的望遠鏡,覺得透心地涼,不是朋友錯了,不能怪他刻薄,甚至于,他那真實的直覺與非功利的直率,恰恰道破了人生、人性、人際的某些底蘊??墒俏蚁肟?,不獨為那資深舞娘,也為了天下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人生,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典型題例:第三段末“也為了天下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人生,當然,也包括我自己……”一句蘊含了作者什么的愿望?
題目解析:從全文的社會背景來看,除了作者自己之外,大多數(shù)人顯然只顧著去追逐熱點人物和焦點人物,比如我的朋友就咂舌道:“天哪,這老天鵝,還舍不得退出舞臺,跳個什么勁兒么!” 而作者更希望整個社會能更多地去關(guān)注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由此入手,我們很快就得出本題答案:但愿生活中眾多終生敬業(yè)的普通人也能被人關(guān)注。
三.理解句子的含義,要聯(lián)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點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訴讀者哪些信息。
在分析特定句子的深層含義之前,先概括一篇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評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有利于我們理解句子對表情達意的作用,并從中體會出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和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以這道題為例:(9)那時我是個窮孩子,可窮孩子也有買得起的玩具。兩幾個錢就能買支轉(zhuǎn)個不停的小風(fēng)車。去隆福寺買幾個模子,黃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餑餑。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風(fēng)箏的世界。闊孩子放沙雁②,窮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個屁股簾兒。反正也能飛起,襯著藍色的天空,大搖大擺。小心坎兒可樂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典型題例:結(jié)合上下文,品味第(9)段中“大搖大擺”一詞,說說這個詞都寫出了什么。
題目解析:這道題目應(yīng)從分析人物的身份入手。由文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正因為那時作者是一個窮孩子,所以他的自尊心格外強,不管做什么,他都不能讓自己顯得比別人差。所以看到不花什么錢的屁股簾兒也能飛起,襯著藍色的天空,大搖大擺,一點也不比闊孩子花錢買的精致的沙雁風(fēng)箏差,心里自然十分滿足,因此答案應(yīng)為:寫出“屁股簾兒”飛起時搖搖晃晃的樣子,表達了“我”興奮與滿足的心情。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梅嶺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