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常清
閱讀是人們認識世界,增長見識的一種重要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有助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所以,想要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適應社會瞬息萬變的發(fā)展,學會有效的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影響著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個體的語文綜合素質水平。
一、明確語文閱讀教學理念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首先要明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理念,才能夠與時俱進改善自己的閱讀教學水平。首先,針對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要求進行選擇。閱讀方法有很多種,例如默讀、朗讀、略讀、精讀等等,那就應該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不同以及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特點選擇相適應的閱讀方法。其次,要明確閱讀教學的重點,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得以加強。比如閱讀議論文時,通過閱讀思考,能夠準確定位閱讀的重點,直接理性的思考問題。再次,就是閱讀方式的轉變。可以運用網(wǎng)絡查找的“合作式”閱讀方式解決在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疑問,直接的目的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根據(jù)閱讀教學的要求適量地給學生布置閱讀的任務,逐漸培養(yǎng)閱讀的愛好和興趣。
二、認識語文閱讀教學分類
首先是拓展性閱讀。就是由課內知識的學習延伸到課外閱讀。例如,學習了課文《月亮上的足跡》,可以鼓勵學生去查找閱讀一些有關月球奧秘的書籍,可以自行結組探討,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是研究性閱讀。就是以積極的方式去面對自己還未完全明白的問題,為了讓學生充分發(fā)散思維,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所收獲。例如,有的課文是節(jié)選自一些名著,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解決一些相關問題而拓展閱讀原著,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再次是鑒賞性閱讀。就是從閱讀當中獲得的審美體驗。學生通過對閱讀文本的朗讀,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審美的樂趣。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合理的想象有助于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對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內化過程。
三、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難點。教師是引領學生閱讀的向導,學生是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如何高效地進行現(xiàn)代閱讀教學,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合理利用晨讀和閱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閱讀內容要廣泛,因為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又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對一些名人名言堅持多讀多記,養(yǎng)成習慣,一定會受益匪淺。
學生是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逐漸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閱讀為主,內化閱讀材料,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凸顯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閱讀方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握,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也是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最基本要求。做到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握,可以通過思路教學或者誦讀等方式來進行,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就是要求學生自己努力感悟文章的感情色彩,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感受文章中的人文特性,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
每個學生對問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的角度。因此,教師不可以統(tǒng)一標準的要求學生,要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意。在閱讀中還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及智力水平。例如《愚公移山》一課,可以讓學生大膽的加以評價,你認為愚公做得正確與否?使學生的思維在不受拘束的情況下大膽地創(chuàng)造。
教師只有把握好課內與課外閱讀的銜接,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貼近他們的生活,讓學生在閱讀中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把實際生活經(jīng)驗融入到閱讀當中,這樣融會貫通,通過比對從而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當然,閱讀理解是一個經(jīng)過長期積累和沉淀知識的過程,只有通過大量閱讀,并逐漸積累各種讀物當中的名言警句,精美句段等語言材料,才能成為學生受益終身的財富。
作者單位:江西萬年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