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棟
張飛醉酒
張飛施計嚇退了六千曹軍,保證了百姓安全撤退,立了大功。
在慶功宴上,關(guān)羽稱贊道:“三弟不簡單啊,沒想到你也學(xué)會用計了!”
張飛呵呵地傻笑道:“天天跟在軍師后面,我就是一塊木頭,也被熏出香來了?!?/p>
“張將軍這次立了頭功,你想得到什么獎賞?”諸葛亮搖著羽扇樂呵呵地問道。
張飛嘗到了打仗用計的甜頭,他立刻說:“軍師,金銀財寶我視若糞土,我只想軍師能再教我?guī)渍杏帽蛘痰挠嫴?。?/p>
軍師笑道:“三將軍嗜酒如命,這次立了大功連酒也不要了?”
張飛漲紅了臉說:“要是再賞我一桶酒,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關(guān)羽在街上遇到跌跌撞撞的張飛,問道:“三弟,你怎么又喝醉了?”
張飛抱著大酒壺,渾身酒味,滿臉通紅,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每天喝一點,這不是我張飛的個性。”
關(guān)羽見張飛喝醉了,生怕他酒后鬧事,便攙扶他回府。路上,關(guān)羽問道:“三弟,今天喝了多少酒,怎么醉成這樣?”
張飛醉酒后,說話也不利索了,他吞吞吐吐地說:“平時,你……你們都笑……笑話我,說我沒文化,今……今天我也出道題考考你?!?/p>
關(guān)羽笑道:“你還出題考我,你說吧!”
張飛:“我今天出門帶了一壺酒,每次我喝掉其中的一半還多一兩,我總共喝了3次,現(xiàn)在壺中還剩下5兩酒,你說我今天喝了多少酒?”
關(guān)羽想了想說:“每次喝掉壺中的一半多一兩,現(xiàn)在壺中有5兩,那你喝第三次前有(5+1)×2=12(兩),喝第二次前有(12+1)×2=26(兩),喝第一次前也就是原來壺中有(26+1)×2=54(兩),今天你喝了54-5=49(兩)?!?/p>
關(guān)羽把張飛送到府上,關(guān)切地說:“三弟,你喝得太多了,你今天喝了49÷16=3(斤)還多1兩?!保ü糯唤锏扔?6兩。)
張飛:“不多,我還能再喝五斤!”說完張飛倒頭就睡著了,那鼾聲一里地外都能聽到。(1里=500米)
張飛學(xué)布陣
一天,張飛到諸葛亮帳中串門,進入帳中,見諸葛亮蹲在地上擺弄小石子,張飛笑道:“哈哈,沒想到軍師還喜歡玩小孩子的游戲。”
諸葛亮招呼張飛坐下,說道:“三將軍不是要我教你排兵布陣嗎?今天我們就一道來研究一下。”
張飛聽說要教自己排兵布陣,欣喜若狂,連忙蹲在地上,認(rèn)真地聽了起來。
諸葛亮擺了一個實心方陣后解釋道:“這種實心方陣最常見,根據(jù)每排士兵的數(shù)量及排數(shù),就能求出這個方陣的人數(shù),例如每排有50人,共30排,那這個方陣就有1500人?!?/p>
張飛接過話說道:“這種陣勢利于防守,我不喜歡,我喜歡進攻型的布陣!”
諸葛亮又?jǐn)[了一個實心的三角形陣,說:“這種布陣,就像一把利刃,直插敵人心臟!”
“這種陣又該如何計算士兵的數(shù)量呢?”張飛問道。
諸葛亮:“這種陣一般每向后一排增加1人,按1、2、3、4……布陣,所以只要用首排人數(shù)加尾排人數(shù)除以2,再乘以排數(shù),比如首排1人,尾排19人,(1+19)÷2×19=190(人)。”
接著諸葛亮又補充道:“如果敵人排成等腰梯形的陣勢,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求出人數(shù),比如首排12人,尾排36人,每向后一排多1人,那總?cè)藬?shù)就有(12+36)÷2×25=600(人)?!?/p>
張飛問道:“敵人為了保護他們的將軍,經(jīng)常排出空心陣,這又該如何計算人數(shù)呢?”
諸葛亮擺了一個里外三層的空心方陣,最外一層每邊有20個士兵。他指著方陣說:“由于方陣四個角上的士兵算了2次,所以最外層有20×4-4=76(人)。每向里一層每邊士兵數(shù)就減少2人,所以第二層有18×4-4=68(人),第三層有16×4-4=60(人),三層共有204人?!?/p>
諸葛亮起身,抓了一包小石子遞給張飛說:“排兵布陣,千變?nèi)f化,我們不能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必須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各種訓(xùn)練?!?/p>
張飛掂了掂手中的石子,感慨道:“沒想到這小小沙盤上的石子,就是沙場上的士兵,我回去一定好好地研究!”
草船借箭
劉備派諸葛亮去東吳游說,想聯(lián)合東吳共同抗曹。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終于說服了東吳的孫權(quán)共同抵抗曹軍。
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天生肚量小,眼里容不下諸葛亮,便想設(shè)計加害于他。
一天,周瑜問道:“孔明兄,在水面上打仗,什么武器最厲害?”
諸葛亮不假思索地回道:“那當(dāng)然是弓箭了!”
周瑜見諸葛亮上鉤了,話鋒一轉(zhuǎn),以抗曹總司令的口吻命令道:“孔明兄,我現(xiàn)在任命你為軍需處總管,十天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p>
諸葛亮知道周瑜想加害于自己,他掐指一算,自信地說:“只要三天就能交上十萬支箭?!辈⒑炏铝塑娏顮?。
周瑜心里暗暗高興:“簽了軍令狀,到期完不成任務(wù),我就能名正言順地殺了你?!?/p>
再說諸葛亮頭兩天到處閑逛,根本不去督促士兵們造箭。到了第三天四更時分,江面被濃霧籠罩,諸葛亮帶了幾百士兵劃著小船來到曹軍陣前,二百艘小船一字排開,擂鼓吶喊,曹軍發(fā)現(xiàn)有敵軍來犯,不敢冒然出擊,便用弓箭射擊。不一會兒,二百艘小船上插滿了箭,就這樣,諸葛亮輕松地完成了十萬支箭的制造任務(wù)。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傳到張飛耳朵里,張飛欽佩得五體投地,當(dāng)即來到東吳。
“軍師,你草船借箭,現(xiàn)在可是家喻戶曉,你當(dāng)初立下軍令狀,如果完成不了任務(wù),可就要被砍頭了?!?/p>
諸葛亮搖著羽扇笑道:“我料定三天內(nèi)江面上必有大霧,斷定曹軍肯定追不上我!”
張飛納悶了,問道:“小船最快每分鐘也就能行50米,而曹軍的戰(zhàn)艦每分鐘可以行60米。”
諸葛亮畫了一個圖:
諸葛亮指著圖解釋道:“我的小船離曹軍營地200米,當(dāng)曹軍發(fā)現(xiàn)上當(dāng)后,要想追上我,必須要200÷(60-50)=20(分鐘),而我的小船劃到我軍營地只需要800÷50=16(分鐘)?!?/p>
張飛撓了撓頭問道:“軍師,那你怎么能斷定三天內(nèi)必定有大霧呢?如果沒有大霧,曹軍肯定就不會上當(dāng)了?!?/p>
諸葛亮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他笑道:“根據(jù)我觀察天象發(fā)現(xiàn),最近三天都是晴天,江面上水蒸氣肯定很充足,加上江邊幾十萬士兵做飯、訓(xùn)練,空氣一定很渾濁,到了晚上氣溫驟降,必定會形成大霧天氣?!?/p>
張飛這才明白,諸葛亮為什么敢簽軍令狀,因為他早已胸有成竹了。
諸葛亮拍著張飛的肩膀說:“打仗不可靠一人之勇,要想取勝,天時、地利、人和,三樣缺一不可??!”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