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的一年夏天,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幾個碼頭出現了莫名其妙的坍塌,那些支撐碼頭長10米左右、粗約0.25米的一些橡木樁,相繼斷裂了,其中有一個碼頭因坍塌造成多人落水,十余人失蹤。還有多處海堤出現斷裂,只得調入石塊重新修筑。
為了弄清碼頭坍塌的原因,荷蘭政府指令有關人員開展深入調查。調查發(fā)現,事故的元兇是一種微小的海洋雙殼軟體動物,名為船蛆。它們是蛤的一種,一般生活在溫暖的海水里,以蠶食木材為生。碼頭坍塌是由于那些木樁中間被船蛆吃空了的緣故。這種船蛆很普遍,在拉丁語中,它的意思是“鑿船者”。船蛆喜歡吞噬木材,海上的木船、碼頭上的木樁、漂浮的木材是它們理想的居所。看上去,船蛆很像一種蠕蟲,然而實際上,它們是一種蛤,頭上有細細的殼,利用這種殼,它們能夠鉆進木材里進食、長大。由于木材的種類不同,船蛆的個頭差異也很大,個頭小的只有2~3厘米,而大的則可以長到1米。一旦整塊木材或者整條船和整根木樁被它們占領,便成了它們舒適的家和甜美的蛋糕,它們既解決了吃也解決了住的問題,而木材、船只則會變得千瘡百孔,一碰即碎。很多厚實的木頭,它們雖然看起來很完好,但切開木頭才發(fā)現,里面已經空了。這就是船蛆的厲害之處,當你還根本察覺不到船蛆的破壞時,可能船體已經被完全毀掉了,就像某種潛伏期很長的病毒,一旦發(fā)現它的存在,就已經是晚期了。
這種奇怪的無脊椎動物破壞了荷蘭超過30英里的堤防建筑,掏空了數以萬計的輪船。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由于船蛆大量進入阿姆斯特丹海灣港口,幾年時間里,眾多船只和海堤遭到空前的破壞,損失高達2000多萬美元。人們也曾嘗試使用熱帶硬木進行船體改造和海堤設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來,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對付船蛆,例如,把焦油、瀝青、牛皮、毛發(fā)、骨粉、膠水和木炭等覆蓋在船體上,或者將船只放到淡水和冰水中浸泡,或者用火燒烤船只的木材表層,這些辦法雖然有效,最終還是無法徹底解除船蛆的危害。再后來,他們將所有艦船的底部都包上銅板來對付船蛆,這也是當時最有效的方法,但昂貴的費用難以為繼;為防止船蛆掏空海堤,他們又不得不從別的地方進口石頭來建設堤壩,這也是不小的財政開支。就這樣,小小的船蛆幾乎吃空了當時荷蘭的財政,致使其海上優(yōu)勢很快失去,風光不再,海上帝國也由此慢慢地衰落下去。
【閱讀引導】
荷蘭曾是海上帝國,憑借其強大的海上力量,占領了多處殖民地。盡管這個海上帝國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誰也不能否認船蛆的“毀滅性打擊”。也許,小小的船蛆只是想吃點木頭而已,從沒想過要威脅荷蘭人;荷蘭人最初也沒把船蛆看在眼里,但世事難料,不起眼的船蛆竟能影響歷史的變遷,實在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