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做到輕負擔、高效率的課堂教學。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課堂效率;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5-055-1
初中英語教材改版后,每冊書由原來的六個單元變?yōu)榘藗€單元,而教學課時沒有增加,這無形中增加了我們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緊迫感。這讓我開始反思之前的教學,是否可以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否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英語。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呢?通過教學實踐的積累,本人總結(jié)歸納出了幾種方法:
一、新課導入要短而精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語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導入是新課的開幕曲,能否在課堂開始的短短幾分鐘誘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進入“我要學”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將直接影響一節(jié)課的成敗。因此,我們要重視新課導入,巧設懸念,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見的導入方法有很多,如名言警句、奇聞趣事、幽默笑話、時事新聞等等。比如在學習9A unit 5 Tan Duns music一課時,我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我先在課前播放一段《臥虎藏龍》這部電影的視頻和音樂,學生迅速安靜觀看,這讓候課變的高效。接著又播放譚盾指揮演奏奧林匹克頒獎音樂的視頻,學生們一下子變得熱情高漲,紛紛猜測這是誰。然后我繼續(xù)呈現(xiàn)關(guān)于譚盾的中文介紹。經(jīng)過觀看視頻和討論,學生已經(jīng)基本能了解這位音樂家。這對后面的閱讀作好了充分鋪墊,節(jié)省了閱讀時間,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舉例要準確,貼近生活
在英語知識點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辨詞,需要經(jīng)常地舉一些例句,以便使學生印象深刻而牢記知識。
舉例首先要具有準確性。作為一名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首先應是準確無誤的。如在辯析易混詞組be used to doing , used to do時,我板書這樣兩個句子:He used to play a lot instead of studying, but now he is used to working hard so as to be a good student.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句比較,學生能夠更容易、更準確地理解和區(qū)別這兩個詞組的含義。再比如lonely和alone這兩個詞,有很多學生易混淆,其實只要一個例句就能讓學生清楚:The old man doesnt feel lonely though he lives alone.無需老師再多解釋。
三、幫助學生構(gòu)建單詞記憶網(wǎng)
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基礎。但是一直有很多學生反映記單詞太枯燥了,沒意思,記不住。這樣當然也就不可能學好英語,新授課也就無法順利進行,課堂效率更加不會有保障。
在學習新單詞時,我通常都是讓學生自己先把整個單元的單詞試讀一遍,并試著分析一下單詞的構(gòu)詞法或者聯(lián)想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從而打開思路,不再只是生硬地記憶一個單獨的詞或短語,而是連點成線,集線成面,構(gòu)建起知識網(wǎng)絡,這樣單詞的學習不但不枯燥,反而充滿樂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又復習鞏固了舊知識,并且獲得成就感。如在教授success這個詞時,形容詞successful,副詞successfully,動詞succeed要組成的一個小小的知識網(wǎng)絡一并教給學生,例句整理如下:Ma Yun is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He can do business successfully. His business is a great success. He succeeds in doing ebusiness.
四、少講多練,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
英語教學中固然有很多語法、句型、詞匯的講解,但不要期望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nèi)消化很多內(nèi)容,我們必須留給學生練習、思考、甚至是犯錯的機會。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不能單一,以免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例如在一節(jié)Integrated skills教學中,聽力練習、模仿情景對話練習、填空練習、句型練習等交錯使用,讓講解的時間少一些,學生動起來的時間多一些,相信學生所得會更多一些。在教授9A unit3 Integrated skills的speak up部分時,我先讓學生們讀對話理解,回答基本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歸納出提建議的句型,學過的句型和新學的句型都板書在黑板上,這是學生進行了充分思考后歸納出來的,對于歸納好的小組要給予表揚。最后讓學生們將課前寫好的關(guān)于自己青春期問題的紙條互換,兩到三人一組模仿書上對話編對話,要求必須用到黑板上歸納的句型中的三個。學生們非常樂意做這個對話,因為這個練習幫助他們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建立小組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就要在教學中不斷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習興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建立小組競爭機制。例如在英語閱讀短文的教學中,我把聽、說、讀、寫四能相結(jié)合,充分運用競爭機制,小組競賽的形式,將學生應該理解、掌握的內(nèi)容設計成一個個小問題,進行小組競爭,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各個小組的同學共同合作,齊心協(xié)力、全力以赴、樂于參與到教學中來,筆者建立小組競爭機制常用的方法有:1.自設自演的角色情景表演形式。2.課文問答題的必答與搶答形式等。但是這些方法必須是確定分數(shù)值原則是:小組有角色情景表演的得10分;問答題必答全對的得2分,哪組的同學幫忙補充完整的得1分;搶答題相對難度較大,全對得5分,答錯不扣分;說與寫結(jié)合全對得6分,不全對得4分,同組同學可互相補充,修改答案,這樣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感和凝聚力。
總之,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的方法多種多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值得我們英語教師去鉆研,但最根本的原則還是要以學生為本。不以教得多為高效,要以學生學得多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