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軍
為了貫徹“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新課標精神,以記錄自我成長為核心的命題一直占據(jù)中考作文的半壁江山。因此,自我類命題一直是寫作熱點。寫自我生活,并非什么內容都行。一般而言,情趣特長方面的內容相對容易出彩。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可以從優(yōu)美旋律中展開情節(jié);如果你熱愛書法,則可以將練習書法的故事娓娓道來。讀完下面這個片斷,對你定會有所啟發(fā)。
我的秉性和心境,開始融入到了躍動的墨跡中。橫,似流水,折射著舒緩的旋律;豎,似青山,昭示著無限的尊嚴;撇,似夏花,散發(fā)著綻放的芬芳;捺,似秋實,收獲著璀璨的金黃……那些字,棲居在黑白的世界中,或如蛟龍盤旋,或如銀蛇舞動,或如春水渙渙,或如秋山遼闊,執(zhí)筆流轉間,似乎我在揮灑著絕美的傳奇。(節(jié)選自滿分作文《墨香的魅力》)
寫充滿“魅力”的人或物,取材范圍非常寬泛,當考生將目光放到自己的愛好特長上的時候,下筆成篇也就并非難事了。這樣的文章,筆墨靈動,內容不同尋常。
在文化長廊里,不管是詩經(jīng)樂府,還是唐詩宋詞,均異彩紛呈,絢麗奪目。縱觀近年的中考滿分作文,以語文、閱讀、詩詞等作為素材的文章,占據(jù)了很大分量。像《我與漢語有個約定》《我與書的親密接觸》便是突出代表。欣賞2015年山西佳作《粽葉飄香的端午》里的這個片斷,你定會驚嘆:“真美!”
家人圍成一圈,享受著這獨屬端午的美好時光。媽媽忙碌地插著艾葉,爸爸高興地倒上了一杯黃酒,拿著那粽子我的思緒卻飛了起來。他們或許并不清楚,我如此用心地參與著這場盛宴,還因為一個人——屈原,為他那“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高潔形象,為他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zhí)著追求,為他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社會擔當。我多么希望自己就像他那樣,為美好理想而一往無前。
這位山西考生,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作為寫作內容,從節(jié)日的來源寫到民族習俗,從粽葉形狀寫到制作粽子,抓住一個個生活細節(jié),將端午節(jié)的特點展示得栩栩如生。在此基礎上,考生繼而筆鋒一轉,自然地引入傳統(tǒng)文化,回想起了屈原“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形象,不僅將自我的真實感悟巧妙地表達出來,更是將節(jié)日的文化底蘊展示得淋漓盡致。
體驗生活真情,抒發(fā)內心感受,是中考作文的一貫要求,也是評判中考作文的一項重要依據(jù),而景物恰恰是可以挖掘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正因為如此,以景物作為寫作素材,成為中考作文取材的重要方向。不少滿分作文,或在景物中引出人物的活動,或在景物中融入詩詞,語言美不勝收。2015年天津考生寫出的這些文字,便是典范:
校園里,樹冠如傘,綠草如茵。一路草木繁茂,曲徑通幽,散發(fā)著清靜柔美的氣息。你應該已經(jīng)知道,我最在乎的是哪里。突然,我眼前一亮,一片碧綠的湖水映入了眼簾,我終于來到了神往多年的未名湖!湖邊垂柳依依,倒映湖中,使人辨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岸了。湖里飄落著星星雨點,浮萍綻放著細小的黃色小花,水面上好似閃爍一盞盞明燈。一樣的雨,一樣的花,卻仿佛洋溢著文化的清香。微風吹來,湖面泛起一陣微波,一圈一圈,蕩漾開去,真是美得讓人心顫。古色古香的北大圖書館就坐落在它的周邊。我捧著一本心愛的書,靜靜地置身于湖光塔影之間,心頭不時涌起股股熱流,夢想之花也在心頭悄然綻放,那感覺真像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節(jié)選自滿分作文《曬出我的北大夢想》)
這樣的一個片斷,本已光彩奪目。將幾個這樣的片斷融入到文中,文章自然就有了美得讓人驚訝的亮點。特別提醒同學們,這一取材法寶,千萬不要弄丟了!
(編輯 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