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試教育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被否定之后,以生為本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似雨后春筍,但各種模式都重視問題式教學。
一、問題式教學是以生為本的呈現(xiàn)
素質教育的深入讓我們意識到學生不能再是知識的容器和做題機器,而是能學會學的學習主體。因此,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互動課堂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老師要用問題讓學生知道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和怎么解決的。可見,“問題式教學”是將課堂目標轉化為問題和任務,以問題為線索引領學生與文本互動,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合作與探究等形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問題解決中完成篇章閱讀的教學任務。如《六月我們去看?!愤@首現(xiàn)代詩歌的學習重點是感受青年學生歡樂、熱情、活潑的情感與充滿朝氣的青春氣息??蓡枌Α翱春Hァ⒖春H?,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們的身上和臉上”讀后有什么感受?這樣的問題好像有點大,但是學生如知道要從語言的運用,節(jié)奏的把握,手法運用,人物形象把握去分析就懂得句子含義題的解答。提問讓學生有閱讀思考的動力,解答需老師適當點撥。但盡可能地讓學生們去討論補全,形成問題解決的思路和對方法的歸納。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才會使閱讀有方向,學習有準星;學生在問題解決中,能積累知識、提升語感,增強理解能力,獲得分析和鑒賞的方法。
二、問題意識是問題式教學的起點
我們的互動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而他們有興趣思考質疑,才能有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動力。我們要改變以往師問生答的單一互動模式,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質疑,在閱讀中嘗試解決問題。如在《祝福》學習中,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就是質疑點,涉及到對環(huán)境描寫的方法和作用的理解。在問題式教學運行中,可先問學生在第一段學習后對魯四老爺的身份性格有什么認識?(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那么,魯四老爺應該是什么樣的人呢?學生思考得出——魯四老爺是個接受封建教育的,諳熟封建禮儀和思想的人。于是其保守落后性格就鮮明了。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揭示出他的性格,其成為殺害祥林嫂的主要兇手就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學生可能還會關注到半副對聯(lián),為什么一半掛著,另一半卻不管不顧呢?可能是表現(xiàn)魯四老爺的疏懶,是個偽讀書人;但是作者為什么沒寫出另半副對聯(lián)的內容呢?學生們就有了新思考,也會想到這應該和小說的主題揭示有關的,會從表現(xiàn)魯四老爺不甘心帝制被推翻;封建禮教、封建思想仍然統(tǒng)制束縛著人們的思想和靈魂的角度思考,從而得出社會環(huán)境是為了揭示主題。
學生只有深入閱讀,才能通過文字生出疑問,才會思考并獲得個性閱讀和創(chuàng)新閱讀。因此,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是個性閱讀和有效閱讀的開始,也是我們問題式教學的起點。
三、精心組織推進問題式閱讀教學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因此,在學生能進行自主預習,會在初步閱讀中具有質疑能力、問題意識之后,老師要有根據學生的問題組織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獲得閱讀方法和能力。如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這篇小說學習中,可將學生課前預習生成的問題收集上來,然后根據他們的問題類型分類,挑選價值高的一些問題:①課文的題目是什么意思?②小說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他有什么性格特點?③小說中多次對戰(zhàn)地醫(yī)院進行描寫,這樣有什么好處?④小說中的“我”一直處在半昏迷狀態(tài),這樣寫我們覺得讀不懂,這樣寫好在什么地方呢?⑤主人公從“多次要煙”到要最后要“牛奶”,這些說明了什么?可重新組合呈現(xiàn)出來。如課文題目是部分銘文,在介紹作者(突出對其“德國的良心”的分析)之后,讓他們結合注釋和自主閱讀感受對題目的含義和作用進行分析。學生自然會從斯巴達勇士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與法西斯灌輸軍國主義思想的角度思考。如此,不僅能理解題目含義和諷刺意味,更能得出題目揭示主題的作用。然后采用填空的形式帶領學生快速閱讀,提取小說的情節(jié),將對人物身份的分析融入進去,如“我”負傷時怎么看自己?“我”懷疑和確認傷兵醫(yī)院就是自己的母校時,我想到了哪些?最后被截去雙臂和右腿,“我”為什么要“牛奶”?如此,學生對主人公的身份和他的困惑進行探討,能獲得人物形象和主題認識,找到鑒賞景物描寫的方向。
閱讀教學中運行問題式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主體性,形成問題意識。只要我們將學生質疑融入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和知識,對新生成的問題進行思考探尋,定能促成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和閱讀鑒賞能力提升。
徐艷,教師,現(xiàn)居江蘇高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