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佳
摘 要 小學體育教育是整個體育教育的基礎,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又是我國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薄弱領域,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開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體育教學的中堅力量,農村小學體育工作必須依靠體育教師去開展。
關鍵詞 農村 小學 體育教師 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農村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是我國現今整個體育工作的戰(zhàn)略重點,小學階段的孩子身體正處于一個生長力旺盛的階段,這一階段孩子有很強的學習模仿能力,是有效的培養(yǎng)體育鍛煉興趣,養(yǎng)成鍛煉習慣的最佳時期。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中國知網、河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體育學院資料室查詢下載相關優(yōu)秀研究成果,收集與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有關的資料面對其重要內容和觀點進行整理和綜合分析。
2.問卷調查法
通過發(fā)放問卷對農村小學生家長,教師及教育工作組織者的想法及看法做出統(tǒng)計。
3.訪談法
對體育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通過實地與電話訪談的辦法了解校內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的狀況和影響因素。
4.觀察法
深入校園內部觀察校園內外體育鍛煉情況,從小學體育教師的視度去看待影響問題,去發(fā)現他們需要的是什么。
二、結果與分析
(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影響因素
1.社會地位
教師社會地位是指社會給予教師的政治經濟待遇以及社會對教師工作的認可程度。
調查發(fā)現社會地位是影響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最根本因素。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農村受條件限制,各種政策信息不能很好的傳達到農村家庭。家長們還普遍認為語文、數學、外語是所謂的“主科”。而體育、音樂、美術在教學過程中則是不值一提的“副科”。
2.教師工資福利
教師福利是學校教職工總的勞動報酬的一部分,它在教職工的薪酬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4]。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離不開教師福利的改革與發(fā)展。
3.體育教學輔助器材和設施的投入
體育教學器材是教學效果落實的載體,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根本需要。只有設施配備完善、器材充足的學校,才能保證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較好地完成。
4.體育教學評價標準
教育組織者如果沒有將小學體育發(fā)展工作作為評定學校教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標,沒有建立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體育教師的學校和社會地位得不到重視,體育教學工作困難重重,體育教師的教學成果得不到合理的評價。
(二)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的對策
1.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社會地位
學校要培養(yǎng)家長對體育運動的正確認識,讓家長了解到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應該積極主動地對家長詳細闡述體育運動對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重要影響。
2.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工資福利
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工資,可以保障教師繼續(xù)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費用,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教學工作中去,而不用為了生活所需,一心兩用,將用于體育教學工作的精力用于其它副業(yè)。
3.加大體育器材設施投入,改善體育教學環(huán)境
加大農村小學體育器材設施的投入可以激發(fā)體育教師教學興趣,體育教師在引導農村小學生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可以用足夠的器材來吸引學生并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快樂,體育教學環(huán)境和設施可以幫助體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4.建立合理健全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
根據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目標來制訂相應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建立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模式,對體育教師的勞動果實進行合理的評價,可以保障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對教師的體育教學起到一定監(jiān)督作用。
三、結論與建議
(一)社會地位方面
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社會地位偏低是教學積極性持續(xù)下降的根本原因,從家庭、學校及教育部門做起,加大體育運動重要性宣傳,重視體育工作,重視體育學科,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社會地位。
(二)教師工資福利
工資福利低是農村體育教師教學積極性的經濟硬傷,加大農村體育教師工資福利的投入力度,可以采用物質和精神兩種激勵手段讓體育教師全身心投入到農村體育教學工作中,吸引大量人才,增強體育教師工作干勁。
(三)體育教學輔助器材和設施
農村小學體育器材短缺,體育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加大體育器材設施投入,健全體育器材。
(四)體育教學評價標準
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對體育教師教學成果進行檢驗,不僅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更是對體育教師教學成果的肯定,有利于提高教學積極性。
(五)進修培訓方面
洛陽市給予農村小學體育教師進修培訓的機會,增強自我優(yōu)越感,提高本省素質和修養(yǎng),對提高教學積極性和農村體育工作進步都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鐘瑞武.關于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發(fā)展變化問題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 閻厚文.關于農村體育教師主體性的思考[J].內江科技.2012,6:168.
[3] 陳友慶.農村小學生課程興趣的調查及課程改革政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4:25-27.
[4] 范先佐,付衛(wèi)東.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改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