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摘要:現(xiàn)階段隨著對糖尿病發(fā)生機制及病理基礎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也越來越多,但至今仍無特效治療方案,血糖控制依舊是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對最近幾年有關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治療糖尿病的研究資料進行綜述,為臨床合理應用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治療糖尿病提供參考。
關鍵詞:胰島素;糖尿??;研究進展
Abstract:The present stage as in diabetes research of mechanism and pathological basis,metho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es is also more and more,but still no special treatment,blood glucose control is a major means of control of diabetes.Insulin and its analogues are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In this paper,the recent years on insulin and its analog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research materials were reviewed,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insulin and its analogs diabet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Insulin;Diabetes;Research progress
糖尿病是全球性疾病,當前胰島素療法成為公認的糖尿病核心療法[1],在延長壽命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意義重大。目前,國內實施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也十分普遍,但如何盡早、科學及合理應用胰島素則成為研究重點。
1胰島素分類及其應用
常見的胰島素主要有速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短效胰島素及混合型胰島素,現(xiàn)介紹如下。
1.1速效胰島素 速效胰島素分解與吸收速度很快,相比普通胰島素而言,達到峰值時間更快,而且起效也更快,為此其作用時間較短[2]。常見的有三種,即賴谷胰島素、賴脯胰島素及門冬胰島素,用藥方案為飯前10min皮注,餐后迅速達到峰值,使得血糖得到控制,但因作用時間短,故而下餐前發(fā)生低血糖的幾率極低。綜合各類學者的研究與結論,認為該類胰島素契合人體胰島素需求,治療后血糖變化譜基本和人體生理一致,而主要在餐后高血糖人群中效果最佳[3]。
1.2長效胰島素 長效胰島素因起效較慢,對于餐后高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為此主要用在基礎血糖控制中,而且一般在起床后或入睡前給藥,其中入睡前需預防夜間低血糖發(fā)生。該類胰島素屬于低精蛋白生物合成,用藥持續(xù)時間很長,峰值不明顯,一般作為血糖控制治療輔助或補充[4]。常見的三種長效胰島素為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及精蛋白鋅胰島素,均需長時間分解與吸收,作用發(fā)揮緩慢,難以觀察到藥物峰值。這類胰島素同人體基礎正常胰島素分泌需求藥物相近,有著平穩(wěn)作用的優(yōu)勢,為此一般用在長期外源性給藥。
1.3短效胰島素 該類胰島素為人工合成,相比速效胰島素而言,在見效時間和藥效持續(xù)時間上調整了平衡度[5],用于餐后血糖稍高患者,一般在餐前0.5h皮注,可促使血糖高峰時發(fā)揮藥效,從而防止餐后高血糖癥狀,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下餐前低血糖癥狀。
1.4混合胰島素 混合胰島素指的是速效與短效胰島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的中效胰島素,這類胰島素可確保其補充基礎性胰島素,同時還能控制餐后血糖,兼具速效與短效兩類胰島素的優(yōu)勢,并能達到持續(xù)控制血糖的效果[6]。但是,這種混合胰島素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其具體的比例并無確切統(tǒng)一定論,還需進一步研究與摸索。
2胰島素類似物分類及其應用
胰島素類似物應用逐漸廣泛起來,顯示有不錯的效果,本文重點對艾塞那肽與普蘭林肽兩種類似物進行詳細論述,如下:
2.1艾塞那肽 Exendin-4主要從毒蜥蜴唾液中分離獲得,包括氨基酸39個,其中50%左右順序和人體相似。艾塞那肽是其類似物,可與人體腦、胰腺等部位的GLP-1受體結合,而且和Exendin-4有著相似的調節(jié)葡萄糖的效果,使得葡萄糖依賴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增強,并可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肝臟輸出葡萄糖;同時,一些研究還顯示其還能減輕體質量、減少食物吸收及延緩胃排空等[7]。艾塞那肽主要采取皮注處理,皮注10~15 min后于人體血液中便可檢測到,2 h左右可達到峰值,盡管其藥效學作用時間6 h左右,但人體內注射后10 h依舊可檢測出。經艾塞那肽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紅蛋白均值可降低0.9%左右,并減少餐后血糖偏移,但其弱點在于對空腹血糖無明顯降低作用,為此臨床中可將其與其他降糖藥物聯(lián)用。在一些研究中針對艾塞那肽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結果顯示2次/d 10 μg,至少可維持2年半的時間體質量持續(xù)減輕;同時一些對比試驗中,未能接受飲食建議的糖尿病患者30w體質量降低僅有1~2kg[8]。此外,大量的研究針對艾塞那肽的安全性進行了探索,結果表明胃腸道反應屬于常見不良反應,其中嘔吐或腹瀉發(fā)生率約為10%;應用劑量為5μg時惡心率為40%,而應用10μg時惡心率可達到50%左右;胃腸道反應往往會隨著用藥時間增加而減輕,少部分患者可能會延遲,則需停藥處理后觀察一段時間再確定是否繼續(xù)及何時用藥。
2.2普蘭林肽 盡管普蘭林肽屬于人工合成的一類胰淀素,但當前將其視作胰島素處理,因為將胰淀素與胰島素均儲存在β細胞內,當刺激劑處理后其能與胰島素按照一定比例(1:100)協(xié)同分泌。從臨床研究來看,將其應用在餐后高血糖患者中,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使得吸收的食物減少,體質量則減輕,胃排空時間延長,從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速率可更好地滿足葡萄糖處置要求。該類似物皮注處理后生物利用度在30~40 %,20 min左右便可于人體中測量到,半衰期在45 min左右,持續(xù)時間可達到3~4 h。該藥物和白蛋白結合律不高,主要為腎臟代謝,代謝產物和母體有著相似的半衰期[9]。普蘭林肽單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若能和最佳胰島素聯(lián)合,則能明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研究還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120 μg該藥物后體質量可下降1.5 kg,作用機理在于降低食欲與減緩胃排空,使得飲食能量攝取降低[10]。從安全性來看,其主要不良反應依舊是胃腸道反應,10%有食欲缺乏或嘔吐,有20% 2型糖尿病和40% 1型糖尿病有惡心。當然,這些不良反應會隨著時間延長而減少,并不影響治療,患者可接受。
3結語
長期需要降糖藥物處理的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處理是比較適宜的,但為了提高胰島素合理應用,應遵循這樣的應用原則:餐前皮注速效胰島素,并重視血糖監(jiān)測,預防低血糖,并適量予以長效胰島素,配合合理的飲食管理與運動療法處理。此外,還需注意綜合療法與混合療法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加強不良反應尤其是低血糖與體重增加的預防與控制。
參考文獻:
[1]韓旭亮,石俊峰,龍麗輝,等.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治療糖尿病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2012,27(3):277-279.
[2]韋炳定.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治療糖尿病進展[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18(11):1439-1441.
[3]張廣山.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9(11):44-45.
[4]蘇欣,周智廣.GLP-1類似物在1型糖尿病和胰島移植中的研究進展[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0,26(7):增錄7a-1-增錄7a-4.
[5]戴永平.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治療糖尿病的進展[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10):1119-1120.
[6]謝曉華,張文艷.GLP-1類似物在2型糖尿病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39):33-33.
[7]李威,耿海明,楊波,等.胰高血糖素樣肽-1類似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yè),2012,21(4):84-85.
[8]皮艷(綜述),譚興容(審校).胰升血糖素樣肽-1類似物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5(6):830-832.
[9]周佳雁,沈捷,馬向華,等.胰島素及其類似物與腫瘤相關性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1,24(12):1336-1339.
[10]姜寧,呂曄,陳執(zhí)中,等.重組人胰島素類似物的研究應用進展[J].食品與藥品,2012,14(6):445-447.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