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 紀琛 蔣盛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當中,對于能源的消耗量大幅增加,人們正面臨著日益緊張的能源問題。工程機械是一個重要耗能部分,因此對于工程機械節(jié)約能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混合動力叉車門架是一個較為常用的高耗能機械設備,對于其能源的節(jié)約,主要可通過動力學性能與勢能的回收來進行解決?;诖耍疚膶旌蟿恿Σ孳囬T架的動力學性能和勢能的回收關系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實現(xiàn)良好的節(jié)能效果。
【關鍵詞】混合動力叉車門架 動力學性能 勢能 回收關系
混合動力技術是當前一項較為先進的技術,隨著該項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在眾多工業(yè)企業(yè)和科研機構中,對于混合動力工程機械的研究正日漸深入。常用的混合動力工程機械設備主要包括推土機、叉車、輪式裝載機、液壓挖掘機等。其中,混合動力叉車門架作為一個重要的混合動力工程機械,在實際應用中發(fā)揮出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能耗問題一直是阻礙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嚴重的能源消耗問題,在該領域當中,對于其動力學性能和勢能的回收也逐漸受到人們更高的重視。
1混合動力叉車動力學性能與勢能回收系統(tǒng)數(shù)學模型
在混合動力叉車的動力學性能與勢能回收系統(tǒng)當中,叉車門架下降過程的動力學方程為Mg-Fc-Ff=0.5δMa,其中,M=m0+0.5m1+m2+0.5m3。負載質量為m0,內門架質量為m1,貨叉架和貨叉質量為m2,升降油缸運動部件質量為m3,門架運動摩擦阻力為Ff,升降油缸活塞桿受力為Fc,重力加速度為g,貨叉下降加速度為a,門架旋轉質量轉換系數(shù)為δ。
升降油缸力平衡方程為Fc-p1A1=m3ac+bcvc+Ffc。其中,升降油缸活塞桿受力為Fc,升降油缸活塞運動摩擦阻力為Ffc,升降油缸活塞面積為A1,升降油缸無桿腔壓力為p1,升降油缸運動部件和負載粘性阻尼為bc,升降油缸活塞加速度為ac,升降油缸活塞運動速度為vc。
液壓馬達力矩平衡方程為Dmp2=Jmdω/dt+bmω+Tf+Tg。其中,液壓馬達和發(fā)電機轉動慣量為Jm,液壓馬達摩擦轉矩為Tf,液壓馬達入口壓力為P2,液壓馬達弧度排量為Dm,液壓馬達角速度為ω,發(fā)電機再生制動轉矩為Tg,液壓馬達回轉粘性阻尼為bm。
在混合動力叉車動力學性能與勢能回收當中,電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對于門架勢能回收來說,將電機當作發(fā)電機使用,其制動轉矩越大,就能夠回收越多的制動能量[1]。在一些常用的電機當中,對于其轉矩來說,往往具有低速恒轉矩,中、高速恒功率等方面的特點。也就是說當n 對于勢能回收效率來說,可以通過方程ηt=Esc/Ep=Egηsc/Ep來進行計算。其中,勢能回收效率為ηt,發(fā)電機對超級電容器充電能量為Esc,電機發(fā)電能量為Eg,負載勢能為Ep,發(fā)電機到超級電容器能量轉換效率為ηsc。負載勢能公式為Eg=(m0+m2)gh+1/2(m1+m3)gh。其中,負載質量為m0,內門架質量為m1,升降油缸運動部件質量為m3,門架起升高度為g,重力加速度為g。 2門架動力學性能與勢能回收關系 對于門架勢能回收效率來說,對其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包括門架運動摩擦阻力、液壓馬達摩擦轉矩、發(fā)電機到超級電容器能量轉換效率、換向閥液壓管路壓力損失、升降油缸活塞運動摩擦阻力等[2]。在混合動力叉車門架當中,其液壓馬達轉動慣量、升降油缸運動部件質量、發(fā)電機效率、液壓馬達效率、升降油缸活塞面積、液壓馬達排量等勢能回收系統(tǒng)零部件參數(shù);貨叉下降加速度、貨叉下降速度、門架負載等動力學性能參數(shù);以及勢能回收效率之間,存在著以下關系: 隨著門架負載的增加,勢能回收效率也會增加,在額定負載下,能夠達到最高的勢能回收效率[3]。隨著貨叉下降加速度的降低,勢能回收效率會增加。在門架下降的過程中,貨叉擁有越平穩(wěn)的速度,就能夠達到越高的勢能回收效率。同時,在馬達高效率運轉和發(fā)電機高效率運轉的轉速范圍之內,貨叉如果越慢下降,就能夠達到越高的勢能回收效率。隨著液壓馬達轉動慣量的下降,勢能回收效率將會增加。隨著液壓馬達排量的增加,勢能回收效率也會增加。隨著升降油缸活塞面積的下降,勢能回收效率將會增加[4]。隨著升降油缸運動部件質量的下降,勢能回收效率會增加。 3結語 作為當前一種主要的能耗組成部分,混合動力叉車門架對于混合動力工程機械的節(jié)能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在實際應用中,通過其動力學性能與勢能中各個方面的數(shù)學模型與公式,能夠推導和計算出二者之間的關系,從而為混合動力叉車門架的節(jié)能提供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龔俊,何清華,張大慶,張云龍,劉昌盛,唐中勇.混合動力叉車節(jié)能效果評價及能量回收系統(tǒng)試驗[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4,01:29-34. [2]劉昌盛,何清華,張大慶,李鐵輝,龔俊,趙喻明.混合動力挖掘機勢能回收系統(tǒng)參數(shù)優(yōu)化與試驗[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4,02:379-386. [3]孫駿,胡悅,徐回,李衛(wèi)民.混合動力叉車動力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研究[J].集成技術,2013,06:11-17. [4]強維博,趙宏強,龔俊,張龍凱.叉車混合動力驅動和能量回收系統(tǒng)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5:1059-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