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茹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蓖ㄟ^朗讀可領會文章的主旨、神韻與風格。朗讀有助于語言的積累,能鍛煉學生用語言描繪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能提高聽、說和寫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互相促進,這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語文教學本身的要求。為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結合實踐,本人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
縱觀如今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他們無不是熱愛閱讀、熱愛學習的。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豐富他們的閱讀知識,培養(yǎng)他們終身學習的意識就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建立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有一定的作用。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可以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的圖書室,鼓勵學生把家里的藏書都拿到學校來和其他同學分享,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意識,不僅實現了圖書室自給自足,而且也實現了資源共享。我們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墻壁展出名人名言和古詩詞,用文化的氛圍來熏陶學生,用飄溢著的哲理來浸潤學生閱讀的心田。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把每周固定的時間作為閱讀課程,讓閱讀形成一種固定的課程,深入學生們的內心。
二、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愛好讀書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閱讀的巨大動力。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有了興趣才會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求,特別對那些初讀的學生,更應大力激發(fā)其閱讀動機,讓閱讀與樂趣相連。
首先,教師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讀物的主要內容,以此激發(fā)興趣,也可就故事中緊張、精彩、感人的情節(jié)創(chuàng)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比如,上期末,我向學生推薦《小王子》,當時我讀了幾個片段。讀完最后一段時,教室里一片寂靜——不少孩子眼里一片朦朧。我想,那個傷情的時刻深深印在孩子們的心中。
其次,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途徑,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對所學課文產生了濃厚興趣,教師就應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比如,在學完了《爭吵》,我就向學生推薦《愛的教育》。學了《草船借箭》一課,向學生推薦少年版的《三國演義》,學了《最后一頭長相》,推薦了《狼王夢》……這樣,不僅僅激發(fā)了學生閱讀興趣,而且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了主要內容,擴大了其視野,增長了其見識。
三、適時進行方法指導,使自主閱讀事半功倍
(1)摘抄畫句法:向學生提出摘錄和畫旬的要求,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畫、一邊摘,或妙詞佳句,或名言警句,或知識哲理,或問題答案,分門別類地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摘畢,要寫清什么時候、摘于什么刊物、作者是誰。
(2)批注“挑剔”法: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解放思想,不迷信作者,發(fā)現疑難之處或有不同看法等,就在課文的書頁空白處進行批注,發(fā)表個人評論意見,對錯誤、消極的敢于“挑剔”。
(3)反復閱讀法:要求學生對一些重點文章或重點章節(jié)段落,要反復閱讀,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養(yǎng)“真讀書”的本領。
(4)質疑問難法:能提出問題,是讀書中思考的收獲。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書時學會處處設疑,于探究中釋疑、解疑?!耙环X悟,一番長進”。
(5)讀寫結合法:這里所說的讀寫結合,主要指兩種形式:①寫提要,對讀物的內容、要點、基本情節(jié)等進行歸納縮寫。②寫心得,寫出自己的感想、收獲和評價。
四、豐富閱讀活動,深化閱讀理解
在學生讀書的同時,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相應的活動,為他們讀好課外書推波助瀾。讀書報告會、讀書知識競賽、辯論會、作品欣賞會、課外閱讀指導課等,都可以把學生的讀書活動引向深入。無論開展哪種活動,應該力求形式多樣,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熱情,為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讀書報告會,可以讓學生匯報自己的得意之作,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交流他們在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這些問題同學之間解決不了,由老師幫助共同解決。這樣,可以把作品的精華之處說出來讓大家共同欣賞,也可以把質疑的問題拿出來討論交流;既可以就作品本身進行交流,也可以對閱讀方法進行交流;既可以就作品的整體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只對作品中的熱點人物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增強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感知、理解、欣賞、鑒別作品的能力,掃清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障礙,為學生下一步的閱讀注入了活力。各類讀書活動的開展,會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引導學生在讀書中追求一種較高的境界,讓書成為他們生活當中的良師益友?!皶矶嗲樗乒嗜耍炕钁n樂每相親?!睍?,如果能讀到這個分兒上,才算真的讀進去了。
總之,隨著閱讀量的提高,學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慢慢地自己就會找書讀,學會讀書,使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得到增強,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