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丹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今年,學校安排我?guī)Ф昙壵Z文,面對著一張張渴求知識的臉,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個問號:怎樣使這些學生不害怕寫日記,不害怕寫作文;甚至愛上寫日記,寫作文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展開了如下的教學。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習作雖然在三年級才開始,但是我卻以為習作指導應從低年級抓起,教師應想辦法讓學生很自然的走進作文?!墩Z文課程標準》所體現出來的新精神、新理念,對新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起步階段的小學低段習作,《語文課程標準》稱之為“寫話”,這個定位為小學語文低段的習作教學明確了目標。剛入學的孩子,長期的拼音、識字教學,使他們在入學前就已發(fā)展的語言表達能力陷于停頓狀態(tài)。為了不錯過學生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我們提倡“識字、閱讀、習作”三線同時發(fā)展。寫話,即意味著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低年級從寫話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自信和興趣。
1.我們應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讓學生寫一篇《秋游》的日記,那天,我?guī)ьI學生來到學校附近的小山頂上的涼亭中。對現在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們走了20來分鐘的山路個個累得不成樣子??吹缴巾斏系臎鐾?,他們迫不及待地涌向涼亭。到了涼亭里我趕緊說:“今天的游玩要有所收獲,首先按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如果回答得具體,就讓你們玩?zhèn)€痛快,不然……”學生們靜下來了,明亮的眼神投向了遠處。這時我問:在你們肉眼能看到的最遠處的地方有什么?“連綿的群山”“一排排漂亮的房子”我又接著問:“再近一點有什么?”“我們的學?!薄拔疫€看到了操場上有像螞蟻一樣大的人在上體育課”我又問:“那近處有什么?”“有美麗的野花”“有郁郁蔥蔥的野草”我又問:“在我們附近有什么?”學生們一個個把小手舉得高高得,“有涼亭”“有好吃的野果”他們回答玩了我的問題之后我讓他們玩?zhèn)€痛快。他們有的捉蟲子,有的摘野菊花等等。笑聲蕩漾在山谷中?;氐秸n堂上,我又有重點的引導學生把山中所見所感有條理地進行了回憶,經過學生們的敘述表達,已經能夠寫成較完整的日記了。
2.由易入難,適時鼓勵,激發(fā)學生信心
在開學初的第二個禮拜,我就讓學生動手寫日記了。起先我只教會學生寫日記的格式,就讓他們回家寫自己喜歡的事。第二個星期交上來一看大部分學生只寫了一、二句話。當時我賓并不生氣,因為他們才剛開始??!于是我選出了幾本寫得比較通順的本子,利用自修課的時間在全班讀了這幾本日記,而且當著全班的面表揚了他們。被讀到的學生嘗到成功的滋味,相信他們第二次寫更有自信。那些沒有被讀到的學生聽了范文,也很有信心:他們相信我也能寫出和他們一樣好的日記,下依次能被老師表揚。接下來的幾天里經常有學生問我:“老師,什么時候再寫日記?”“老師,早點寫不要等到周末才寫”我只一笑答之,心里暗暗自喜。等到周末第二次的日記布置下來了學生非常高興。日記交上來了,他們日記的字數由一、二句變成了三、四句有的甚至更多一些。接下來,我不僅僅只讀他們的日記,還把寫的好的日記貼到班刊上讓全班的學生來讀。)
二、引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
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激發(fā)想象的情境,引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習作七用玩具編寫童話,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很多可愛的玩具和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學生小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玩具確立關系,編對話、編故事,……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使想象更加充實,更加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的機會,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想象思維得到引發(fā)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
三、鼓勵學生自主積累語言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二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精髓,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因此從二年級開始每個星期我在黑板上寫一首古詩,每首詩我都讓學生抄過去,而且在每堂課前都讓學生背五分鐘。除了背誦唐詩外,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也是寫作的好幫手,于是在課堂上我都大膽地鼓勵學生用上文中剛剛學過的詞語來寫日記。
總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