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恐龍,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美國,誰讓《侏羅紀公園》那么有名呢?其實,中國才是世界上發(fā)現恐龍化石種類最多的國家。截至2014年,中國出土的恐龍品種有170余種,排名世界第一!
下面這些博物館里,收藏了很多珍貴的恐龍化石。其中,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館藏可不少。
永川龍
它是中國名氣最響的肉食恐龍,體長約10米,有很強的奔跑和跳躍能力,加上巨大的體型,絕對是侏羅紀晚期的頂級殺手。
祿(lù)豐龍
中國人在1941年發(fā)現的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就屬于祿豐龍,由“中國恐龍研究之父”楊鐘健主持挖掘。祿豐龍是侏羅紀早期的植食恐龍,體重約2噸,身長約7米。
華陽龍
華陽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身長約4米,體重約1.4噸,是最古老的劍龍類恐龍。它的眼睛和下顎間有個小孔,這是它和其他劍龍不同的地方。
蜀(shǔ)龍
在四川發(fā)現的蜀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之一。蜀龍的尾巴上長了四個硬硬的棍棒狀突起物。當受到肉食恐龍襲擊時,它們就會甩動尾巴,像揮舞狼牙棒一樣,使得肉食恐龍不敢靠近。
峨嵋龍
峨眉龍也叫“自貢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體長16~21米,體重約30噸,有著長長的脖子、龐大的身軀。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華龍鳥
中華龍鳥發(fā)現于我國遼西,雖然名字像鳥類,實際上,它們是生活于白堊紀的肉食恐龍。中華龍鳥的骨架長約1米,前肢粗短,爪鉤銳利,后腿較長,適宜奔跑,全身還長著絨毛。
北京自然博物館
伶盜龍
伶盜龍是侏羅紀時期的小型肉食恐龍,其另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字是“迅猛龍”。沒錯,它們就是《侏羅紀世界》里那些會群體合作的恐龍的原型。
雙脊龍
雙脊龍高約2.4米,前肢短小,善于奔跑,是侏羅紀早期的肉食恐龍。在《侏羅紀世界》里,它們就是那種會噴毒的恐龍,是不是很可怕?!
鐮刀龍
它們的前肢很長,長有鋒利的爪子;下肢粗壯,寬大的腳趾上也長著爪子。這讓鐮刀龍看起來像可怕的死神,但其實它們只是溫和的植食恐龍。
上海自然博物館
馬門溪龍
它可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鎮(zhèn)館恐龍。馬門溪龍的脖子幾乎占到身長的一半,大部分時間只能依靠水的浮力,在水邊生活。
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
華麗羽王龍
這是最新發(fā)現的白堊紀的暴龍類恐龍,體長約8米,體重約1.4噸,全身披著羽毛。
山西地質博物館
特暴龍
特暴龍屬于暴龍超科。它的體型雖比霸王龍小一點,但已經是白堊紀時期亞洲最大的肉食恐龍,體長在10米左右,重約3噸,是真正的陸地頂級捕獵者。
山東省博物館
山東龍
山東龍是白堊紀的植食恐龍,體重約7噸,身長約16米。山東龍的嘴巴有些像鴨子的嘴,長長的尾巴十分厚重、結實。它是鴨嘴龍類恐龍當中體型最為巨大的一種。
青島奧帆中心博物館
棘(jí)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龍是在青島發(fā)現的白堊紀的植食恐龍,體重約1噸,身長約8米,頭部有一個末端分叉的長長突起,有些像外星人的信號接收天線,看起來十分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