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
摘 要:現(xiàn)代社會由于生活的多樣化、知識信息的廣泛化,審美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美育也成為時代的客觀要求。何謂美育,它是通過現(xiàn)實美和藝術美打動學生感情,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關鍵詞:美育;表現(xiàn)美;體驗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滲透美育,促使兒童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興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讓兒童受到美的熏陶,同時也把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而有實效。
一、挖掘教材潛在美,讓學生感悟美
走進英語教材,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但這美麗,遠遠抵擋不住教材靈魂的魅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本身就具有語言美。在字里行間,英語語言本身音調(diào)的升降,讀法的爆破、連讀,猶如一首和諧婉轉(zhuǎn)的詩歌,散發(fā)著無盡的美。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自己用標準、優(yōu)美的語音朗讀課文,用親切、溫柔的語調(diào)和學生交流,充分利用語言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知道了深受歐美人喜愛的hot dog, hamburger,salad,學會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禮貌地說“May I have…?”在得到幫助時不忘說聲“Thank you!”給人造成麻煩時道聲“Excuse me.”別人有困難時,主動詢問“Can I help you?”別人誠心道歉時也不忘道聲:“Thats OK.”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靈,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嗎?
二、展示教學環(huán)節(jié)形象美,讓學生體驗美
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難道仍以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張嘴巴來完成一次又一次單調(diào)乏味的英語教學嗎?我們能否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來代替我們的辛勞,用多種美育形式打開兒童的心扉呢?多媒體教學就能幫上忙。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頗具吸收力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集圖像、聲音、文學、動畫于一體,能起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聞其聲的效果。比如在教學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hear?句型時,我用形象的動畫、悅耳的音響,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聲有色的世界中,獲得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輕松,陶冶了美的情操。
英語教學中還常常借助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的魅力實施教學。如在學習“The seasons”時,讓孩子們畫畫四季的美景:大自然的山川湖泊,鳥語花香,都走進了孩子們的畫幅中,接著再進入Let‘s talk about the season you like best.版塊,在畫畫、說說中,孩子們身心獲得的巨大快樂是無可比擬的。音樂、舞蹈本身具有美的感染力。把英語句子融于歌曲之中,學生在手舞足蹈中,可以把枯燥、機械的反復操練變得有聲有色。課前的熱身,課堂的調(diào)節(jié),課后的鞏固都可以由此來完成。如當響起“Are you happy?Do you know? Clap your hands…”的歌曲時,孩子們一邊唱一邊跳,優(yōu)美的旋律、優(yōu)雅的舞姿,讓孩子們沉浸在藝術的海洋里,其樂融融。這些“美”的教學手段,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了極大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美的鑒賞能力。
三、注重教學語言藝術美,讓學生鑒賞美
教學語言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物質(zhì)外殼,是教師傳情達意的符號系統(tǒng)。它的好壞直接制約著教學活動。枯燥無味的語言缺乏生機,使人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情緒,抑揚頓挫的語言充滿活力,能吸引學生,激活思維,使課堂生機盎然,優(yōu)質(zhì)高效。因此,英語教學的語言不僅要具有與其他學科一樣的形象性與確鑿性,還應追求語言的音律性,幽默感。
小孩子喜歡朗誦詩歌,充分說明了富有音樂性的語言對人的作用。抑揚頓挫、韻律和諧、節(jié)奏明快的語言,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如教學2B Unit 8中的Get up.Have breakfast.等句子時,就教孩子們邊唱邊學:One two three,get up,please.Four five six,wash your face.Seven eight,have breakfast.Nine ten,say it again.明快的節(jié)奏,瑯瑯上口,孩子們在賞析中記下了所學內(nèi)容。
教學語言的幽默感也是課堂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斯維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鼻擅畹卦谟⒄Z教學中運用幽默語言,可使教師的授課變得風趣詼諧,幽默睿智,可使教學頓時生輝。有一次在講到西方文化禮儀時,我便成功地運用了一則幽默:一位外國友人去中國朋友家做客,進門時看見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就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中國朋友聽了,謙虛地說:“哪里,哪里。”翻譯直譯:“Where,where!”外國友人一聽,回答說:“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the all is very beautiful.”孩子們一聽,都樂開了花。同時也懂得了在西方國家,有人夸你時,應落落大方地回答“Thank you.”在學習句型“How old are you?”時我還通過笑話告訴學生,國外女士不喜歡別人問她的年齡,所以這句話也不能隨便問。通過老師的介紹,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各國風俗的了解,同時也提高他們認識美、辨別美的能力。
美是創(chuàng)新意識不竭的源泉,美無處不在。我們英語教師只要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具備了濃厚的美育意識,創(chuàng)設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得心應手,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語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陽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滲透到學生心里。讓孩子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美、賞析美、體驗美。同時,也讓美激發(fā)孩子們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得以有效地促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