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富建
摘 要: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認知程度出發(fā),教師要學會運用探索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使其教學理念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關鍵詞:物理;實驗;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實驗教學又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認知程度出發(fā),教師要學會運用探索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使其教學理念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一、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學習物理就要從對物理現象的觀察入手。因此,觀察力是物理學習必備的能力,巴甫洛夫寫在實驗室墻壁上的座右銘就是:“觀察,觀察,再觀察?!痹诔踔形锢斫虒W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對開發(fā)智力,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觀察力的動力,教師應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接觸各種物理現象,也就是課堂教學加強實驗。教師通過精彩的實驗現象,配合生動的語言描述,讓學生精神集中,喚起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如演示“開水游魚”,“紙鍋燒水”,“筷子提米”,“布條摩擦塑料吸管,兩管互相排斥”等有趣的實驗。也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回顧物理現象。當學生不知道物理現象的本質或不知如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就會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始注意觀察教師的演示,思考日常生活中有關的現象,自然就會在實驗時由“看熱鬧”上升為“解決為什么”的階段。
明確目的,制定計劃,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觀察。觀察的目的越明確,觀察效果越好,初中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活動往往沒有明確目的性,所以要對學生加以引導。例如:“研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當壓強計的金屬盒放人水中時,便引導學生觀察壓強計U型管中液面出現的高度差;盒子所處的深度變化時,再引導學生觀察液面高度差發(fā)生的變化;當盒子所處的深度不變,只是盒子轉向改變,觀察到U型管液面高度差幾乎不變,從而得出結論。在進行觀察時,關鍵是對學生觀察的順序加以點撥,使之條理化,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學生便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敏銳的觀察是獲得知識的鑰匙,也是發(fā)現新問題,認知世界的途徑。蘋果下落是普遍現象,但牛頓從中看到了它不普遍的方面,從而提出“萬有引力”的概念;意大利物理學家伽俐略因注意到教堂懸掛的吊燈的擺動,從而發(fā)現了擺的等時性;阿基米德在洗澡時能敏銳地觀察從浴缸中溢出的水,注意到人受到向上的托力,使他連日苦思冥想的皇冠之謎迎刃而解等等。許多科學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與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平時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在實驗中引導培養(yǎng)思維能力
物理思維能力是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和延續(xù),是指導學生在觀察基礎上將所學知識與觀察到的現象相結合,通過大腦的抽象活動,認識問題的本質,并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探索教學中,我常常設疑,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例如:一張紙蓋住玻璃杯口,手按紙杯口朝下,松手紙片落下,當杯子裝滿水再蓋上紙片,倒置時紙片不下落,為什么呢?又例如,粉筆壓在紙條上,當紙條迅速抽出時粉筆不倒;塑料細繩為什么越捋越彼此張開等問題。針對實驗現象中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問題,提出研究問題的方法,要比直接給出結果更重要。
在實驗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一個問題多種方法的訓練,既可使學生掌握一個實驗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法,以便選擇“最佳”方案,又有益于學生思維廣闊性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機智能力。
三、在實驗中培養(yǎng)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基本儀器的使用和數據的讀出,儀器、設備的組裝或連接,故障的排除等方面。初中涉及的基本測量儀器有:刻度尺、天平、停表、彈簧秤、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等,按新課程標準要求安排的學生分組實驗,我們都一一分組。為了做好每一個實驗,我把一個班分成十個小組進行,實驗課時要求人人必須動手操作,記錄實驗數據,當堂完成實驗報告的填寫。在做初三第一個電學實驗“研究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時,有些學生連接電路速度很慢,并聯(lián)電路接成短路,燈不亮時不知如何排除故障,導致實驗報告不能當堂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都能正確地連接電路,例如:知道電流表和電壓表應分別串聯(lián)、并聯(lián)在電路中,并注意正負接線柱的連接;滑動變阻器在實驗前置于最大阻值處;連接并聯(lián)電路時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按支路到干路,最后接電源的負極的順序;開關閉合前能做到先檢查電路等。學生經過多次的實驗也學會了規(guī)范的操作。如“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的實驗,學生能按步驟進行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按“左物右碼”放人物體和砝碼,用鑷子而不是用手加減砝碼,最后準確稱出物體的質量。又例如“測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學生能在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連接電流表和電壓表都注意正、負接線柱接法正確,滑動變阻器在實驗前都置于最大值的位置??傊囵B(yǎng)實驗操作能力,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它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探索問題,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在物理教學中強化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物理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技能,提高其在生活中的實踐能力,通過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合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