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娟
【摘要】目的:探究在腦積水患者護理工作中施行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行相應診治的73例腦部積水患者,以隨機分組方法將其分成對照組36例、實驗組37例,分別施行基礎性護理、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相應服務,對比兩種護理法的運用效果。結果:實驗組病例的住院平均時間、滿意程度情況等都優(yōu)越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腦部積水的護理中引入優(yōu)質護理模式,能獲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腦積水;優(yōu)質護理模式;有效性
臨床中的腦部積水病癥,屬于顱內組織出現(xiàn)病變,使腦脊液總含量異常增多[1]。之后,誘發(fā)腦室基礎性功能擴展,或累及蛛網膜下腔組織出現(xiàn)擴大問題[2]。本文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行相應診治的73例腦部積水患者,將其分成對照組36例、實驗組37例,分別施行基礎性護理、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相應服務,比較評估優(yōu)質護理的運用成效,報告如下:
1.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行相應診治的73例腦部積水患者,全部病例經常規(guī)化系統(tǒng)檢測后,由醫(yī)生遵循權威腦積水診治標準進行病癥鑒別,且得到確診。研究者以隨機分組方法,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36例:19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在24-69歲間,平均(41±8.29)歲,含有11例高處摔落致傷者、13例意外車禍致傷者、12例外物重撞致傷者。實驗組37例:21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在23-70歲間,平均(42±7.99)歲,含有13例高處摔落致傷者、14例意外車禍致傷者、10例外物重撞致傷者。上述病例各種基礎性資料比較,并沒有突出差異(P>0.05),可展開比較探討。
1.2方法
對照組向組內患者施行基礎性的相應護理操作,涉及到日常監(jiān)護、管道防護干預、膳食引導及不適反應處理等方面工作。
實驗組除了一般護理外,施予優(yōu)質化的相關護理服務,方法有:(1)心理層面的干預護理。護士以親切語言和患者交談,在了解患者想法的情況下,提供針對性的醫(yī)護服務。對于情緒急躁、緊張或過分擔憂的患者,護士即時疏導其情緒,幫助其構建康復自信心。(2)協(xié)助患者取適宜體位。實施手術之前,患者需取半坐體位(或坐式體位),用以減少頭部疼痛感,頭部向一側偏靠,防止誤吸現(xiàn)象出現(xiàn)。操作完后,患者平臥在病床上,并靜養(yǎng)休息。頭部稍微墊高約15°-30°,消除水腫、顱內高壓等問題的風險因素。(3)機體鍛煉方面的引導護理?;颊咴诳祻推趦刃栝_展適量鍛煉,使機體原有功能得以較快恢復。(4)預防并發(fā)性癥狀。按時調整、擠壓患者的引流導管,減少管道阻塞、折疊等現(xiàn)象;護士注重肌肉、皮下及外皮組織的防護操作,做好加壓包扎、預防皮下積液等方面處理工作。另外,堅持對引流器件的無菌化操作,替換引流袋的過程中,必須閉合管道,謹防出現(xiàn)顱腔內感染、逆流等問題。
1.3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全部數(shù)據均采用SPSS20.0版統(tǒng)計軟件予以處理,采用 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計量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P<0.05表明對比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護理后,實驗組37例住院平均時間是(20±2.8)天,對照組36例住院平均時間是(29±5.7)天。實驗組中有36例對此次護理表示滿意,占比97.30%(36/37);對照組中有24例對此次護理表示滿意,占比66.67%(24/36)。對比得知,實驗組病例的住院平均時間、滿意程度情況等都優(yōu)越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伴隨醫(yī)療改革的逐步深化,醫(yī)護服務操作更為注重“人性關懷”、“以人文本”等理念的借鑒運用[3]。本文實驗組在護理實踐中引入了優(yōu)質護理方面的操作內容,其護理服務遵循“以患者為本”的相關理念,將優(yōu)質化的護理流程落實到各個醫(yī)護環(huán)節(jié)當中[4]。對腦部積水病人施行手術后,術口疼痛的影響通常較小,僅在咀嚼食物時感受到一定疼痛[5]。但護士人員需從全方位強化腦積水護理的實踐工作,以提升預后護理的總體成效[6]。
此研究中,實驗組37例住院平均時間是(20±2.8)天,對照組36例住院平均時間是(29±5.7)天。實驗組中有36例對此次護理表示滿意,占比97.30%(36/37);對照組中有24例對此次護理表示滿意,占比66.67%(24/36)。對比得知,實驗組病例的住院平均時間、滿意程度情況等都優(yōu)越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這表示,比起基礎性護理的效果情況而言,在腦部積水的護理中引入優(yōu)質護理模式,能獲得更佳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喜萍,楊軍.老年高血壓病并發(fā)心腦血管事件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遵循指南降壓藥物治療現(xiàn)狀[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35(2):149-153.
[2]許翔,王娟,高瑋.上海地區(qū)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危險度與血脂、血糖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
639-1640.
[3]劉軍,王薇,劉靜,等.門診高血壓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血壓控制現(xiàn)況[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12):
1050-1054.
[4]趙文靜,張英慧,閆碩,等.心血管病??谱o士基礎生命支持培訓效果及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9):67-70.
[5]張俊,宣宏飛,謝仁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不同手術時機治療與術后發(fā)生再出血及近期療效的關系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4,12(4):551-553.
[6]張建榮,李燕,張金秀等.延續(xù)性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實施及對生活能力的影響[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5,42(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