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婷
摘要:著名英國語言學家Wilkins曾說“沒有語法可以說部分語言,而沒有詞匯不能說任何語言?!庇纱俗阋哉J識到詞匯學習的重要性。陸儉明先生也指出:“對外漢語教材應采用使用頻率高、具有普遍功能,有學習者母語特色的詞語。詞語的選擇應始終圍繞學習者的需求來進行?!盵1]對詞匯教學的研究有很多,而語言是現(xiàn)實的反映,在跨文化的非目的語環(huán)境下,選取與當?shù)厣詈臀幕o密相關的詞匯更利于學生識記和應用。
關鍵詞:泰國文化;漢語詞匯;選取標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3-0078-01
前言 自2004年以來泰國的“漢語學習熱”持續(xù)升溫,但其也存在很多問題。學科定位不明確、缺乏統(tǒng)一教材、沒有明確教學大綱、學生學習內(nèi)在動力不足、漢語水平停滯于初級階段等。泰國學生與中國學生不同,他們思維開闊、擅于表現(xiàn)、喜動厭靜。本文針對以上漢語教學問題和泰國學生特點,基于泰國文化特點,以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選取標準做一論述,也可稱為泰國漢語老師自編教材初任漢語教育的參考。
一、泰國文化特點
1、集體主義。集體主義指人們從出生開始就與強大而具有凝聚力的內(nèi)部集團結(jié)合在一起。這種內(nèi)部集團又為這些忠誠的成員提供終生的保護。[2]雖然亞洲國家絕大部分都遵從集體主義價值觀,但各個國家就集體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和程度而言有很大差異。泰國較中國而言,有更強的集體主義觀念。從生活方面來看,泰國人很少單獨行動,吃飯、旅行、工作等都以集體活動為主。在課堂上,學生喜歡集體回答問題,團隊完成任務、不擅長單位發(fā)表意見等,這些都是集體主義的體現(xiàn)。
2、多時制時間觀念。亞洲國家多是圓形時間意識,認為時間可以循環(huán),可以重復[3]。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冬去春來,時間周而復始,沒有盡頭。圓形時間意識下的民族存在,時間觀念不強,計劃性差,不重視長遠規(guī)劃。這些特點在泰國人身上表現(xiàn)猶為明顯。根據(jù)美國人類學家霍爾區(qū)分的時間觀念,認為亞洲屬于“多向計時制”,強調(diào)時間使用的靈活性和人情味。[4]即同一時間可以處理多項事務,時間是用來使用完成事情的,日程安排并不重要。此特點在泰國也尤其明顯。因為處于熱帶的泰國一年四季外界景致和人體感受相同,外界時間參照物不明顯,這導致泰國人形成時間觀念差、做事散懶、沒有規(guī)劃等特點。
3、顏色標記性。泰國是顏色標記性極強的國家。一切事物都以顏色為標志來區(qū)分。每天對衣服顏色都有不同要求,列如不同節(jié)日要穿不同顏色來慶祝,公交顏色不同代表不同路線,醫(yī)院內(nèi)顏色掛號代表不同的科室等。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泰國人的集體意識。顏色一致是集體一致性的外在表現(xiàn),不遵守規(guī)定的顏色暗示自身不屬于與集體的一分鐘,就會被孤立。其二在用明顯的顏色標記不明顯的時間。泰國每日每年景致相同,需要用外顯的顏色來區(qū)分隱性的時間;其三在于泰國本身是個愛美的民族,五顏六色的衣服配合著泰國的美景易吸引眼球,贏得他人贊美。
二、漢語詞匯教學選取標準
1、團結(jié)、分享類詞語。泰國人喜歡熱愛團結(jié)。圍在一起分享食物、一起做飯、一起出游、等都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場景。因此像“一起吃吧”“一起去”“一起玩”“一起來”這樣的短語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率高,應該優(yōu)先學習。除了相關詞匯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巧妙利用學生喜歡團結(jié)合作這一特點,多組織一些小組活動,如小組對話、小組內(nèi)互助學習、小組表演等。
2、與生活節(jié)奏相關類詞語。泰國人總認為時間是充裕的,因此養(yǎng)成了不緊不慢,悠閑悠哉做事的習慣。所以像“不著急”“慢慢來”“等一等”經(jīng)常掛在嘴邊。正因為節(jié)奏慢,現(xiàn)實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催促的話語如“快來!”“快走”“不用等了”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詞匯優(yōu)先學習。在漢語教學中,教師教學也應該符合泰國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不緊不慢,松弛有度,爭取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熟練掌握。
3、顏色詞。在泰國,顏色詞的使用頻率極高,不懂得顏色的使用規(guī)則在泰國可謂是舉步維艱。顏色在泰國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該把顏色詞的學習放在重要地位。這樣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機會很多,教師通過教授漢語顏色詞學會泰語顏色詞,也便于在泰國開展工作和生活。在教學教具的設計上,也要以色彩艷麗的教具為主,這樣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4、贊美類詞語。泰國人無論男女都喜歡漂亮。出門前?;瘖y,經(jīng)常舉行各種形式的選美活動。泰國人還非常喜歡被人夸獎外表。像贊美長相和著裝的“漂亮”“可愛”“非常好”,贊美食物的“好吃”還有相關提問會經(jīng)常掛在嘴邊。這些詞的使用頻率相當高?!懊馈痹谔﹪搜壑惺窃u價一個人的重要指標。所以和贊美相關的詞匯應該首先學習,這樣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可以用目的語夸獎和鼓勵學生。同時也提醒教師在課上要多以夸獎鼓勵式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啟動內(nèi)在努力機制。教師得體的著裝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樣會給學生傳遞一個積極信號。
5、活動類詞語。泰國人能歌善舞,熱愛運動。下午四點之后幾乎都是運動娛樂的時間。所以詢問愛好和討論愛好是泰國人經(jīng)常談論的話題。所以像“跳舞”“唱歌”“跑步”“踢足球”等詞匯短語也是學習的重點。在教學中適時穿插一些活動類比賽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動起來,能激發(fā)其積極性,使教學內(nèi)容印象深刻。
因此基于泰國人集體主義、圓形時間觀念和顏色標志性的文化價值取向,筆者提出以團結(jié)、分享類詞語,與生活節(jié)奏相關的詞,顏色詞和活動體育類詞為教學重點,以期為初任泰國漢語教師提供教學方向。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陸儉明.關于開展對外漢語教學基礎研究之管見[J].語言文字應用,1999(4).
[2]G.Hofstede&G.J.Hofstede.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07.
[3]黎琤.從跨文化交際看中泰民族時間觀念的異同[J].法制與經(jīng)濟:2012,(305).
[4]劉喜芳.從跨文化交際看中西方時間觀差異[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