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緒堅
摘 要: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一向是學生難以攻克的難題。在高中英語閱讀中應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學習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主動性,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篩選關鍵信息,并使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及時做出調整和改正,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元認知學習策略 閱讀理解
關于元認知概念,最初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拉維爾(Flavell)在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這一策略主要與外語學習過程相關,主要包括:清楚目標制定學習目標、有效規(guī)劃學習進程、妥善安排學習時間、經(jīng)常檢查并反思具體策略、合理評估自身學習狀況、根據(jù)檢查和評估結果進行相應調整。國內外學者通過長期、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使用認知策略的約占53%,使用元認知策略的約占30%,而使用情感策略的約占17%。他們認為,在這三種策略中,元認知策略應略高于其他兩種策略,它屬于較高層次的行為,會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影響。這一觀點是目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一種有關元認知策略的觀點。
一、元認知學習策略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關系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元認知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起著重要作用。Paris(1983)以元認知理論為基礎,把閱讀策略規(guī)劃為三類,即在閱讀過程中,元認知對學習者閱讀理解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自我評價、自我計劃和自我調節(jié)這三種方式。根據(jù)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英語閱讀過程從本質上說,屬于一種較復雜的元認知過程。因為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學生要根據(jù)自己已學到的詞匯及語法知識對文章大意進行理解,然后再根據(jù)大意來判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并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學生要根據(jù)文章后的一系列問題對文章內容進行有效篩選及整合,篩選出關鍵信息,或證明問題選項的真?zhèn)蔚取W生若能把元認知策略有效地運用于文章閱讀過程中,對自己的閱讀活動進行適當?shù)谋O(jiān)控、調整、評價,那么,閱讀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和加強。
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元認知學習策略
元認知策略能控制學習者從文章中提取關鍵信息,監(jiān)控和指導學習者對文章做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那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該如何運用元認知學習策略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文章閱讀前的預備
教師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文章的興趣呢?這是實施元認知學習策略的前提。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提供與文章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以減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可指導學生先就文章題目展開討論,或根據(jù)文章后的問題及選項來推測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等,提前為接下來的閱讀做好鋪墊。例如,某節(jié)課中的Reading是介紹“廣告”主題的文章。講課之前,我首先從大家比較熟悉的電視廣告入手。通過一則廣告來介紹其定義、分類(商業(yè)廣告和公益廣告)以及做好一則廣告可應用的方法等。這樣,學生就能自然地聯(lián)想到接下來要閱讀的是與廣告有關的文章。而且,介紹廣告主題的文章通常都是說明文。根據(jù)該類體裁的特點,文章通常在開頭便會引入要介紹的東西,并給出定義及具體解釋(包括分類和用途等),每個段落的中心句通常位于該段落的開頭或者結尾。通過一系列的導入,學生的閱讀興趣便得到了激發(fā),為接下來的文章閱讀做好了準備。
2.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監(jiān)控與調整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具有對自我閱讀活動進行監(jiān)控的能力,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中的監(jiān)控和調整方法,有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監(jiān)控策略包括:(1)方向監(jiān)控。學生要根據(jù)閱讀目的來確定閱讀目標并制定相應的閱讀策略。如速讀、細讀、略讀等。例如,某道閱讀理解題只是對文章大意的考查,學生就不必去細讀全文,只要略讀即可。略讀是用以概括、歸納閱讀材料中心思想的一種方法。在略讀時,學生應順行向前迅速瀏覽閱讀材料,而絕不能因為個別陌生單詞而停頓或回讀。在閱讀過程中若遇到生僻單詞,學生要學會根據(jù)上下文義去猜測詞義,無關緊要的詞可以忽略不計,重點要從整體上把握整篇閱讀材料的大意。學生還要留意文章的主題句,通常主題句都位于文章第一段的前三句話內,或位于文章的最后一段,用以進行歸納和總結。(2)進程監(jiān)控。學生根據(jù)上下文來猜測詞義,或判斷作者態(tài)度等,要在閱讀過程中隨時概括并找出關鍵詞或中心詞,學生可以選擇細讀方式。在歷年江蘇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有相當一部分題目是在考查學生的推理及概括能力,學生應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督促和監(jiān)控,使學生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例如,對文章作者態(tài)度的判斷,學生可以關注文中出現(xiàn)的這些詞:imply,implication,suggest,suggestion,seem,appear,probably等。(3)策略監(jiān)控。學生要學會檢驗自身的閱讀策略是否有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意識地監(jiān)控自己使用了哪些閱讀策略、能否正確理解文章大意、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有沒有出現(xiàn)問題以及出現(xiàn)了什么類型的問題,等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檢驗自己是否找到了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以便正確地理解閱讀內容;檢驗自己是否運用了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是否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整了自己的閱讀速度。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將找到的信息結合原文及文后問題,運用對比、判斷等方法進一步處理,并根據(jù)閱讀文章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內容(有關文章介紹、中心思想、寫作意圖等)來正確理解文章主旨。
3.學生在閱讀后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指學習者對所閱讀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對自身的閱讀、邏輯能力所做出的分析、總結和歸納。學習者在閱讀后只有不斷地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元認知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學習者對自身閱讀活動的評價。評價可以分為兩個層次:(1)基于文章的自我評價。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采用提出問題并進行反思的方式來進行自我評價。比如,對哪類體裁的閱讀文章掌握得不好,是科技類還是新聞類?運用的閱讀方法是否恰當?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是否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回讀現(xiàn)象?在閱讀完文章后,有沒有得到什么收獲?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收獲?等等。這些方法和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教學完成后及時做出反饋并準確評價自我。(2)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的評價。教師可就教學閱讀材料進行一些拓展。比如,學校經(jīng)常舉辦跟學生英語閱讀有關的特色活動——漂流閱讀。學生每周日都會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并寫出閱讀筆記,對本次閱讀中自己所運用的閱讀策略進行反思和評價。教師通過及時評閱學生的閱讀筆記以及與學生面對面的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閱讀問題,促進學生及時糾錯并調整閱讀策略。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在閱讀過程中進行總結和反思,汲取經(jīng)驗、彌補不足。學生只有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在今后的閱讀中才會更加靈活地運用好閱讀策略,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學習策略進行英語閱讀,不僅可以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及不足,以便及時調整和改正。
參考文獻:
[1]張帆.元認知策略的英語聽力教學實證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5).
[2]楊莉.略論元認知策略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7).
[3]王建華.元認知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