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本云
有效教學的開展,是學生緊緊圍繞教師所設(shè)置的問題,進行有效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教師所設(shè)置的問題必須科學、實用、合理、有效,具有可操作性。教師在學習活動中充當主持、組織、參與、協(xié)調(diào)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同喜共樂。如何在課堂中使用“問題”主導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打造高效課堂呢?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探索,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現(xiàn)把它拿出來與各位同行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算是對戰(zhàn)斗在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們的一點微薄心意吧。
一、積極營造和諧氛圍,使學生“敢問”
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迅速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融入課堂情境,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同時排除心理障礙及外界干擾,真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提高外語教學的互動效果。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在人格上給學生以平等地位,只有學生覺得彼此的距離近了,在心理上沒有什么壓力,接下來的學習活動才能順利、高效。應經(jīng)常使用“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研究好嗎?” “我相信你以后比老師想得更好”等語言,絕不能用“你怎么這么笨!”“這樣簡單的問題都不會!”“讀不了滾回去算了!”“笨豬”“呆頭”等對學生的挖苦諷刺性語言。
二、努力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1、在教學中,多設(shè)計一些能開拓學生思維的,能激發(fā)學生探究愿望的、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情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操練所學句型和復習舊課時,我們可創(chuàng)設(shè)這樣的問題情景,使學生想問。如教學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時,我問學生:Im a teacher.I like teaching.What could I help you?學生就會回答說:“You could help us learn English.”接著我又問他們:“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n your free time?”有個學生說:“Id like to work outside.”我就問他:“What could you help others?”這樣,通過具體而又有啟發(fā)性的提問,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思考他會做什么,他能幫助人們做什么的問題。
2、在學習了課文后,我試著讓學生問一些與閱讀課文有關(guān)的問題。例如,學習“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時,我先讓學生聽錄音,理解內(nèi)容,然后我讓學生設(shè)計一些問題,如:How many ways of dealing with problems are men-tioned here?Which way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Can you think of another way of dealing with problems?這樣,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討論,自己找答案,必要時精講點撥,既練習了學生的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探究、自學的能力。這樣使課本的內(nèi)容就問題化、趣味化和簡單化了。
三、合理運用媒體技術(shù),使學生“樂問”
以多媒體計算機及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等特點,有利于適時拓展教學內(nèi)容,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1、利用媒體技術(shù),激“活”教科書,讓學生更易理解接受。例如:在學習“Why do you like koalas?”時,我制作了一個“zoo”的課件,讓學生們走進其中,讓他們感覺到動物的可愛及寶貴,先教會他們學會新單詞,接著讓他們再問一些問題,如:
1.Which is the biggest animal on land?
2.Which animal live sin water?
3.What animalseatgrass?
4.What animals eat meat?……
這樣,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猶如進了一次動物園,既觀賞了各種動物,又學會了知識。同時,學生看到具體的動物,對它的習性、生活環(huán)境狀況等都想了解,有了好奇心,學生就會有了“問”的內(nèi)驅(qū)力。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問的動力。
2、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創(chuàng)設(shè)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學會英語思維,接受純英語的熏陶和感染,使其聽、說、讀、寫形成習慣。例如:在學習“When was it invented?”時,在屏幕上呈現(xiàn)本課所要學的實物圖,如:電視機、電話、計算器等,并配以動畫,把視、聽、說、想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學生看圖做對話,自由提問,操練密度大大提高了。有了這些語言訓練,學生思維和學習精力就會高度集中,再處理1b部分就非常容易了。像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又能激發(fā)學生從已知探索未知的濃厚興趣。
四、充分發(fā)揮合作優(yōu)勢,使學生“會問”
1、為學生的充分展示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是每節(jié)英語課的靈魂。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自主學習的條件:首先,幫助學生駕馭課文提供的材料。其次,要給學生提出應該完成的任務。如在學習“ I would like noodles.”時,可以事先布置學生收集有關(guān)食物的語言材料,提出自己最喜歡的水果、蔬菜、肉類,并要求學生用英語說出學校食堂里的每一樣菜式,然后寫一篇短文。課前每位同學都積極認真地問老師,查資料,分組討論。課堂上同學們踴躍匯報,爭先朗讀自己的“杰作”。這樣,要求學生認識的食物的生詞基本學完,還學會了課外的食物名稱和現(xiàn)實生活中菜譜的名稱。
2、為學生的質(zhì)疑開辟空間。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必有思,有思必有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思維和自我表現(xiàn)的空間,引導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應用多種渠道,采取各種方式,自己去嘗試、去探索,施展個性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