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然
一名“游牧檢察官”的成長史
從小在牧區(qū)長大的全國模范檢察官潘志榮,在達茂旗當了整整三十年的檢察官,他的人生一刻未離草原,他說:“法律有時是冰冷的,但如果一個檢察官的心是熱的,就可以用法律的睿智照亮草原人民的世界?!?/p>
達茂旗,地處我國北疆,草原廣袤。烏蘭夫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的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在這里打響第一槍。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的故事,從這里傳遍大江南北。潘志榮說:“我小時候家里窮,是我家周圍的牧民們一分兩分、一毛兩毛地湊齊了我的學費。破舊袍子的蒙古族阿爸摸著我的頭,笑瞇瞇地說‘米尼乎,賽索日嘎來(我的孩子,要好好學習)。中專畢業(yè)時我毅然放棄更好地工作條件,選擇回牧區(qū)工作。”
潘志榮對蒙語并不陌生。但到檢察院工作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那點蒙語日常用語根本派不上用場,和牧民溝通法律程序、講解法律知識就得連比劃帶猜,牧民一臉茫然,他急得滿頭大汗。多次碰壁后潘志榮發(fā)現(xiàn)蒙語像一把鑰匙,只有掌握它才能順利地和牧民們打成一片。
在那之后的整整十年里,每天天剛蒙蒙亮,小鎮(zhèn)的人們還在夢鄉(xiāng),他就起床騎上自行車去院里學習了,記詞根、練口語,等到同事們來上班時,已經學習了三個多小時了。下班后,他還在院里背誦蒙語詞義。白天,一有時間向身邊的蒙古族同事虛心請教當?shù)孛烧Z發(fā)音,一有下牧區(qū)的機會,他總是爭著去,因為去了牧民家中的他就有機會練習口語了。翻爛了厚厚的一本《蒙漢詞典》,自學了大量的蒙文、漢文法律書籍,達茂旗檢察院多了一位蒙漢雙語檢察官。
一年之中,他有200多天在基層農牧區(qū)奔波,他用雙腳丈量達茂草原1.8萬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走遍了全旗全部77個嘎查和行政村,巡訪過980多個牧場牧點與3400多戶農牧民,這些情況匯集成了密密麻麻8萬多字的潘志榮《民情日記》。自創(chuàng)“游牧檢察官”辦公模式,在牧區(qū)發(fā)放了5000多張“檢民聯(lián)系卡”,辦理各類案件610多件。
2014年6月,潘志榮在對牧點的走訪中,烏克忽洞鎮(zhèn)的牧民告訴潘志榮,自己沒有投保險,但在保險領取單上卻有自己的名字。得到這一線索后,院領導要求潘志榮協(xié)助反貪部門進行初查。經查,烏克忽洞鎮(zhèn)司法所所長王某,在擔任烏克忽洞鎮(zhèn)二里半村委會、大毛忽洞村委包片領導期間,利用職務便利伙同二里半村委會副主任兼會計張某,采取冒用村民的戶名投保內蒙古政策性種植業(yè)保險,騙取了政策性種植業(yè)保險理賠款1.4萬余元。隨后王某等人被立案偵查并依法提起公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為啥牧民啥都愿意和您說?”檢察室的年輕干警曾向潘志榮提出了疑問?!安荒茏谵k公室里等著人家來找你。只有你走進牧民的生活里,和他們一樣粘上草原的露水和泥土,他們才愿意把你當做一家人,愿意和你說真話?!迸酥緲s說。潘志榮總結出了在基層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工作要“會、懂、信、實”四字要令,會是會蒙語、懂是懂民俗、信是守誠信、實是干實事。牧民們因為他而覺得檢察官很親切,他們叫潘志榮“游牧檢察官”,稱他24小時開機的電話是“貼心一叫通”。
他是牧民們的好“安達”
“他對草原和農牧民有感情,對檢察事業(yè)有感情,帶著感情去樂此不疲地工作,這是一種境界?!边_茂旗檢察院原檢察長朝格蘇力德曾這樣評價潘志榮。
在牧區(qū)工作多年,潘志榮為牧民們解決難題無數(shù),換來了牧民群眾的信任,他們都把潘志榮當成自家人看待?!袄吓嗽谀羺^(qū)可受歡迎了,和好多牧民結成了‘安達。不佩服都不行!”同事們都這樣評價他。
一年冬天,達茂旗下起了大雪,圖不沁的孩子在家過完周末,要回旗里上學,可沒過膝蓋的大雪阻擋了返校的路。圖不沁試著騎摩托車送孩子,可剛走不到五十米就被積雪困住,沒有辦法只好試著給潘志榮打電話。老潘立即從朋友那借來車趕往圖不沁家??吹津屲?20多公里專門趕來的“雪人”老潘,五尺高的蒙古族漢子落淚了。
說起和潘志榮的交情,平時說話粗獷的圖不沁,話語里卻呈現(xiàn)出一份細膩,好像他們之間的事情是昨天剛剛發(fā)生的。1996年,26歲的圖不沁與額爾登酒后發(fā)生沖突,致額輕傷。公安機關立案后,要求圖不沁道歉,并賠償醫(yī)藥費??蓤D不沁拒不承認打傷額爾登,以家庭困難為由,不愿賠償。案件移送檢察院后,潘志榮審查了案件情況,對他進行釋法析理,講明利害。潘志榮耐心教育他:“你們是好朋友,不能因一時沖動傷了和氣,你畢竟傷了人,要承擔起應負的法律責任。”在潘志榮的耐心勸導下,圖不沁最終同意道歉并支付了賠償金,被從輕處罰。
2003年,圖不沁孩子的學費不夠,因有困難一時間湊不上,實在沒有別的辦法,試著撥通了潘志榮的電話,老潘立即從家里拿了3000塊錢送到了圖不沁手里,讓孩子順利讀了書。從此,圖不沁認定潘志榮是他一輩子的朋友。
2006年,巴音花鎮(zhèn)遭受了罕見的旱災,圖不沁家的草場無法滿足羊群吃草的需求,只能靠買草料來喂羊群??墒琴I草料的錢沒有著落,圖不沁犯愁了。聽說此事,潘志榮讓他帶上相關證件去銀行申請貸款,自己給圖不沁當起了擔保人,通過貸款解決了圖不沁的燃眉之急。就這樣,他為圖不沁連續(xù)擔保了6年。每年春季圖不沁家都要買草料,因離著鎮(zhèn)里遠,草料車根本不給送,每次都是潘志榮給圖不沁和他附近的幾家牧民聯(lián)系車,裝好草料再給送來。
20年過去了,在潘志榮的幫助下,圖不沁從家徒四壁,到牛羊滿圈,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在圖不沁家采訪時,他告訴記者,當年老潘辦了他的案子后對他說“有困難找我”?!笆畮啄炅?,我也記不清麻煩過潘哥多少次,但他一句怨言都沒有。他是牧民的活雷鋒,是我們的好安達。”
而他自己,一件羽絨服穿了8年,袖子上破了個洞往出鉆毛絮,他就用透明膠帶貼住接著穿;給兒子買運動鞋,為了能讓他多穿兩年,專門買大一兩個號的,讓他墊了3層鞋墊穿。
在我們達茂草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哪里有困難、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潘志榮?!蹦撩駛兲崞鹋酥緲s,都驕傲地豎起大拇指“馬奈潘達日嘎依科賽”——我們的潘檢察官是好樣的!他的家是牧民們的“招待所”,他的工資是大伙的“救急款”。
讓草原多一抹綠色
在潘志榮看來,草場就是達茂旗的“顏面”,任何破壞行為都絕不允許。為了保護草原生態(tài),2008年以來,達茂旗實施圍封禁牧,每年為牧民發(fā)放的禁牧補貼高達上億元。為了保障該項資金足額及時發(fā)放到牧民手中,受院黨組指派,潘志榮帶領干警走羊盤、進蒙古包,對禁牧補貼發(fā)放情況進行拉網式調查。他經常自帶干糧,餓了就隨便吃上幾口。對牧民的各種訴求,他均詳細作了筆錄,足足記了3厚本,共保障了近10億禁牧資金的安全運行。
2014年,巴音花鎮(zhèn)巴彥敖包隊105號的王某兄弟二人,未辦理任何審批手續(xù),擅自將自家承包的近150畝草場開墾成耕地。潘志榮了解此事后,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看到大面積草場被破壞,一向堅強的潘志榮卻落了淚,在他看來,這就是草原母親的傷口。心疼之余,潘志榮想加強群眾的草場保護意識,于是他萌生了一個在案發(fā)地開庭,邀請當?shù)剞r牧民參加的想法。
后經院領導協(xié)調,旗法院首次在案發(fā)地對非法占用草場案件進行了庭審。庭審完畢,潘志榮又與旁聽庭審的巴音花鎮(zhèn)人大代表、牧民代表在案發(fā)地進行了座談, “草場就是我們的命根子,作為草原的兒女,我們應該心生感恩,懂得愛護,怎么能為了一己私利就去破壞呢?”入情入理的話語,為當?shù)啬撩袢罕娚狭松鷦拥囊徽n。
2015年8月,潘志榮在巡訪中,接到那仁寶力格嘎查牧民們的實名舉報,反映嘎查書記朝某擅自將集體草場轉移到自己兒子名下,套取國家禁牧補貼款,還把草場用圍欄圍了起來,牲畜飲水的唯一水源也被圍在里面,生產生活都受到極大的影響。周邊的牧民多次找到朝某,希望能留一個豁口飲牲畜,卻遭到了拒絕。牧民們也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都沒有得到解決。
潘志榮在五天里,走訪了20多戶牧民調查取證。經過艱難的取證,事情漸漸明朗清晰。嘎查書記朝某以第二輪草場承包時不慎遺漏部分牧民為由,偽造了機動草場遺漏問題處理意見和牧民代表大會會議紀要,將1800多畝機動草場轉移登記在自己兒子名下,套取國家禁牧補貼款4萬多元。 證據確鑿,朝某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2015年9月,檢察院依法對朝某立案偵查,并對其刑事拘留。
消息傳來,那仁寶力格嘎查的牧民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有位牧民緊緊握著老潘的手,眼睛里閃著淚,說:“你們就是我們老百姓的主心骨,我相信法律、我相信法律還是很公正的!”
老潘說過:“在牧區(qū),草場就是牧民的命根子,守護好草原,就贏得牧民的心。依法處理好他們反映的問題,我們檢察機關才能有公信力,牧區(qū)的和諧穩(wěn)定才有保障?!庇捎诔D晗锣l(xiāng),潘志榮腸胃和心臟不好,還有風濕,一疼起來半夜睡不著覺。2013年,由于追查案件連軸轉,潘志榮疲勞過度突發(fā)心臟病,幸虧搶救及時才脫離了危險。第二天同事們來醫(yī)院看他。妻子含著淚說:“早跟他說不能這么拼命了,他嘴上答應,可根本不聽?!迸酥緲s卻以笑回之,幾天后,他又一如既往的下鄉(xiāng)、整理案件忙了起來。
三十年來,他從知識青年成長為檢察業(yè)務專家、黨的基層干部,但是扎根邊疆、立足本職為老百姓辦事的赤子情懷,始終沒有改變。達茂旗氣候條件較為惡劣,工作環(huán)境艱苦,很多人到那里工作一段時間,便想找各種途徑調離。潘志榮也曾有調到包頭市工作的機會,但他以“更習慣牧區(qū)生活”為由選擇了堅守。潘志榮最愛聽的一首歌是《我的根在草原》,只有草原的孩子才能體會到這根是什么,是給予我們生命的源泉。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