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 picture
木頭像是一個“暖男”,讓人覺得溫厚、親切、有安全感。從森林到室內(nèi),不管以何種形態(tài),它都能輕易喚起人的歸屬感,讓人感受到一種屬于自然的呼吸。當越來越多新奇的材質(zhì)誕生,渴望抓住人們的眼球時,木頭以一種沉靜的力量讓人為之著迷。那些鐘情于木的設計師,正用一顆匠人之心,讓人們看到木頭的魅力,看到中國設計的力量。
烏金木老友記
——對話著名設計師小杰
在家具設計界,小杰以懂木、善木而聞名。他將自己定位為手藝人,獨創(chuàng)性地將“烏金木”用于家具設計,用現(xiàn)代手法將傳統(tǒng)、自然與日常生活緊緊相連。2009年初,他帶著自己的設計參加了德國科隆國際家具展,讓世界開始認識“當下的又是400年前的中國家具”,并為之贊嘆不已。明式家具的簡潔雅致、自然的原生魅力以及道家思想的平和順應,都在他的設計中結合得渾然天成。
1、鳥籠吊燈
把自然與家具設計完美結合,讓家里多了一份自然和童趣,木頭和燈光相互襯托更加溫暖。
2、錢椅
“取象于錢,外圓內(nèi)方?!边@是一種做人處世的藝術。這種藝術,就是把高尚的品格用很婉轉的方式來表達,這把錢椅的外型表達了這樣的一個哲學思想。以中國傳統(tǒng)家具為原點,用寥寥幾筆將明式圈椅的精神勾勒出來。纖細的實木扶手與坐面在閃閃發(fā)亮的金屬材料襯托下,如同穩(wěn)穩(wěn)站在那里仙峰道骨的道者。
3、麻雀名片夾
將木質(zhì)的麻雀切成兩半,再配個木底座,一次可以夾十幾張名片,用時抽出來即可。
4、大象酒開
被山中鄉(xiāng)民樸實悠閑的生活感染,用零料制成“吃飽了撐著”、“吃飽了樂著”、“吃飽了閑著”、“吃飽了困著”酒開,在實用的基礎上多了樸實的藝術和趣味性。
5、卵石茶幾
用普通溪河里的卵石做茶幾的腳,所有的材料都是自然的,加工手段極其簡單,自然之美和家居藝術的完美結合。
6、睡美人
中國傳統(tǒng)藝術講究線的運用,書法如此,國畫亦是,明式家具也有這樣的特點。運用邊材的肌理營造水墨山水的效果,烏金木深咖啡的紋理在米黃色木質(zhì)的襯托下,宛如一卷國畫。
7、伴侶幾
把原木整片切下來,成為臺面,很完整地展示了其最原始、最自然的狀態(tài)。由年份久遠自然斷裂的木材引發(fā)“半圓陰陽”的靈感,根據(jù)其斷裂形狀,一高一低錯開,陽在上,陰在下,取名“伴侶幾”。
朱小杰:
手藝人、策展人、澳珀家具藝術總監(jiān)、溫州家具學院院長,中央美院客座教授。米蘭設計周“坐下來”系列策展人,上海國際家具博覽會(:意思:)設計沙龍策展人,意大利著名品牌CASANOVA設計師。
CHIC:為什么會對木頭如此鐘愛?
小杰:生活很難離開樹木,沒有樹木就沒有人類。為什么我喜歡用木匠來稱呼自己,就是這種情結,很難將木頭分為物理的與情感的。我喜歡木頭,不僅為她動人的肌理,當你深入下去會覺得可以跟她交流。每一個品種都有其獨特的故事,關鍵是你得花時間與其交流,那時你會發(fā)現(xiàn)每種木料都很可愛。除了木頭之外,我還會了解很多的材料,因為這是設計師必備的基礎知識,只是我對木頭比較鐘情而已。
CHIC:你曾說“東方文化是木的文化”,具體如何理解?
小杰:回頭看歷史,中國是一部木頭的歷史,建筑、室內(nèi)、家具無不與木有關。轉頭看左右,如果地球沒有了樹木,那便是末日的來臨。低頭看日常,木地板、木家具,讓人感到溫柔與親切,沒有一種物質(zhì)像木一樣與人類如此地親近與無私的奉獻。樹木蔥蔥,不僅是視覺上的美麗,而清新的空氣來自樹木的呼吸,當她倒下去時又用另一種姿態(tài)伴隨我們的生活。
CHIC:為什么選擇以明式家具為主要風格?
小杰:我很喜歡中國明式家具,他對我的影響很深,可能是民族遺傳基因的關系,作品中會有比較多的東方味道。很難想象一件沒有根的設計作品。我常常因生為中國人而自豪。明式家具讓中華子孫驕傲到現(xiàn)在,因此中國人身上就有著做家具的天賦與基因。
CHIC:烏金木在中國傳統(tǒng)家具設計中的運用是非常少的,選擇這種材質(zhì)的原因是什么?
小杰:與烏金木的相遇也是緣分。一位木材供應商積壓一批原木,拿來樣子給我看,希望我能用它。望著烏金木我被驚呆了,漂亮得讓人無法抵擋,簡直不相信它是真的木頭。就這樣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來,一頭鉆進烏金木?!耙灰婄娗椤笔俏覍踅鹉镜那楦?,所以很投入,在行業(yè)中烏金木幾乎與我連在一起了。
CHIC:在您看來,什么樣的設計才能稱得上好的設計,其中絕對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小杰:好的設計必須要以功能性為主,在這個前提下,還要具備三個要點:藝術結合科技、藝術服從功能、藝術遵循自然。也可以這樣去界定:它具有實用性,同時造型、色彩、材質(zhì)、結構、工藝、功能等具備整體的可讀性,有民族的特點,又能被國際接納。產(chǎn)品有感染力,在視覺上讓人愉悅,并且與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這里的環(huán)境是指使用的環(huán)境與使用者的身份,在制造與使用過程中,應使能源和自然資源的消耗達到最小化,在制造過程應注意污染的嚴重性,產(chǎn)品在回收時能重復利用。
CHIC:你在很多采訪及文章中說過“設計師千萬別關注市場”,但也說過中國目前“缺少設計師與市場的溝通”,這兩句話是否矛盾?該如何理解?
小杰:設計沒有市場,那就不叫設計。我并不否定設計市場化,我本身就是市場的一分子。設計師很強調(diào)感覺,如果沒有興奮點很難去動手。但是把市場放在首位,去關注什么東西好賣,不好賣,很容易把自己給丟了。你說把自己都丟了還能做設計嗎?因此我比較強調(diào)遠離市場,是指設計師自身,并不指設計的作品。中國目前缺少的是將設計師的作品變?yōu)樯唐返氖袌霾僮?,這點是我們的缺陷。在西方一個好的設計迅速會被推上市場,而在中國就很難,這樣做設計就會有很多風險。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設計不被市場認可,還要被拷貝,所以很多設計師不愿意冒這個險。
“設計上?!庇小澳尽惫捕?/p>
在今年的“設計上?!闭褂[中,我們見到了很多優(yōu)秀的家具設計作品,其中不乏鐘情于木的國內(nèi)設計師,他們的設計集創(chuàng)意與實用性于一體,讓木質(zhì)家具煥發(fā)出更加靈動的魅力。
1、疊疊案
以胡桃木制成的食案,案面由120對可自由翻轉的木塊組成,能夠變化出不同的起伏布局,可以是對于不同餐具和食物的擺放限定,又可以是手邊把玩的“咫尺山林”,靈動而富有畫意。
設計師:張斌+周蔚
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
2、邊鋒椅
將建筑幾何的定義向人體尺度進行拓展,座椅的支撐、坐墊、扶手和靠背都整合在連續(xù)的光滑曲面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現(xiàn)了木材的“柔軟”特性,實現(xiàn)了人體觸感與木材表面的完美貼合,讓木頭更有溫度和情感。
設計師:袁烽
同濟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建筑系副教授。
3、聚落
聚而落座。這組坐具及茶幾的靈感來源于內(nèi)蒙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一群小房子,把它們轉化為高低錯落、具有空間感的椅子群??梢曰蚓o湊或散漫地聚合布置,也可以或三兩或一二地獨立存在。椅子的木框架朝外露空,而朝內(nèi)的靠背扶手座面鋪為實體,不同角度虛實互映。配有木質(zhì)臺燈,制造氛圍及方便閱讀。椅子大小、高地、單雙、深淺不一,造成坐者的多樣坐姿,人和椅一起形成別樣的圖景。
設計師:李興鋼
中國建筑設計院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