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慎
在中國,凡是長了耳朵的人都知道“西楚霸王”項羽的大名。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反抗暴秦。天下大亂,烽煙四起,反秦勢力風(fēng)起云涌。
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也算是高干子弟。不過,自從項燕戰(zhàn)死沙場,楚國為秦所滅后,項羽就開始隨著叔父走上流亡之路,貴族錦衣玉食的生活根本沒享受到,心中自是恨透了大秦。
見有人挑頭造反,項梁叔侄倆甭提多興奮了,立刻在吳中(今江蘇蘇州)刺殺太守殷通,舉兵響應(yīng)陳勝起義。
項羽家族世代為楚國將領(lǐng),領(lǐng)兵打仗可是老本行。項羽力能拔山扛鼎,武藝出眾,而且心氣也高。當年秦始皇南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fēng)凜凜,感慨萬千地對項梁說:“我可以取代他坐天下?!眹樀庙椓耗樕缤?,連忙去捂侄子的嘴。
陳勝、吳廣失敗后,各路起義兵馬就擁戴楚國王室后人熊心為楚懷王。楚懷王傳令,誰先殺進關(guān)西占領(lǐng)秦都咸陽,誰就當關(guān)中王。
另一個造反派頭頭劉邦趁著秦軍主力與項羽死纏爛打之際,搶先跑到關(guān)內(nèi),“解放”了咸陽城。
項羽壓根兒沒把劉邦放在眼里,他自作主張,冊封十八路諸侯,自稱“西楚霸王”,意思就是以霸道取天下,以王道治天下。
漢王劉邦是個不甘人下的主,他躍進中原,要與項羽逐鹿天下分個高低。
公元前203年,楚漢兩軍在廣武(今河南滎陽東北)對峙日久,楚軍糧草告罄,軍心渙散。項羽只好與劉邦講和,自己率十萬楚軍向楚地撤軍。
不料劉邦采用謀士張良、陳平的建議,撕毀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發(fā)起偷襲。這時漢將韓信、彭越、英布也各率大軍趕來,并完成了對項羽的最后合圍。英雄唱起末路的悲愴,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之戰(zhàn)戰(zhàn)鼓擂響。
項羽縱然神勇無敵,可擋不住潮水般無休止沖殺上來的七十萬漢軍。漢軍前委總書記韓信玩起人海戰(zhàn)術(shù),在付出傷亡十幾萬人的代價后,成功地將楚軍死死圍困在大營中。
而項羽的身邊只剩下兩萬人,并且全都是剛剛掛彩的傷兵。天空陰云怒卷,朔風(fēng)如刀??吹綄訉盈B疊、一望無際的漢軍,楚軍徹底絕望了。夜里,楚營外四面響起楚歌,饑寒交迫的士兵們淚流滿面,心都被這歌聲震碎了。
一曲悲愴的《垓下歌》余音未散,項羽鐘愛的美人虞姬橫劍自刎。當夜,含淚的項羽橫戟上馬,率領(lǐng)江東子弟兵沖出大營。漢軍騎兵隨后緊追不舍,一路惡戰(zhàn)不斷。
項羽逃到烏江(今安徽和縣)邊上,只剩下他孤身一人,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血色殘陽之下,項羽揮劍自殺而亡。
雖然項羽可稱得上是一代雄杰,當?shù)闷疖娛聭?zhàn)術(shù)家之譽,但他并無政治大戰(zhàn)略眼光,尤其不會用人。像陳平、韓信、英布這些了不起的人才原本都是項羽的部下,身邊好歹有個能出大主意的謀臣范增最后也被項羽給打發(fā)走了,最后焉有不敗之理?
項羽勇若天神下凡,所向無敵,且對愛情專一,一生只愛虞姬一人,故后世擁有無數(shù)狂熱的粉絲。
而與項羽挨邊的兩道菜肴也被人們津津樂道。其中一個是“燒雜燴”,另一個叫“霸王別姬”。
項羽是個直腸子,性子急。他吃飯從來就只吃一道菜,沒耐心再吃第二道。項羽力大無窮,干的又是上陣殺敵的力氣活,必須要保證既吃得有營養(yǎng)又吃得飽。
于是御廚房的“科研小組”經(jīng)過研究實驗后,隆重推出“燒雜燴”。當即吃得楚霸王胃口大開,一大鍋雜燴頃刻間吃了個精光。項羽吃完一抹嘴,告訴御廚值班主任:“以后,菜就這么燒!”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肴?!盁s燴”其實就是將雞肉、魚肉、豬肉及各種時令的新鮮菜蔬等放入一鍋燴燉。
現(xiàn)在在蘇北一帶,無論是尋常人家的紅白喜事,還是高級酒樓的筵席飲宴,第一道端上酒桌的菜就是這個“燒雜燴”。這道菜葷素搭配,動、植物水陸俱陳,多種原料一同烹調(diào),再調(diào)以各種佐料,可謂是一菜多樣,琳瑯滿目,質(zhì)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堪稱別具風(fēng)味。
“燒雜燴”在蘇北流行于官場與民間,“霸王別姬”也是人們喜愛的蘇菜中的一道美饌佳肴。
相傳當年項羽被困垓下,陷入四面楚歌之時,虞姬為消解霸王之憂,能飽餐上陣,就用甲魚和雛雞烹制了一道菜。此菜當初并無名字,因始創(chuàng)于霸王別姬之時,后人故名“霸王別姬”。
甲魚又稱鱉、團魚、腳魚、水魚,在南方一些地方也叫潭魚、嘉魚。
甲魚是變溫動物,為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其頭像龜,但背甲沒有海龜玳瑁那般華麗的條紋,邊緣呈柔軟狀裙邊,背殼也要比烏龜?shù)能?。外形呈橢圓形,比烏龜更扁平,它的背腹甲上著生柔軟的外膜,周圍是細膩的裙邊,頭頸和四肢可以伸縮,爬行敏捷。
霸王別姬
主輔料:活甲魚1只(750克),凈仔母雞1只,雞脯肉餡150克,熟火腿片150克,水發(fā)冬菇片25克,熟冬筍片25克,蔥1顆,姜2片,料酒50克,鮮湯適量,干淀粉、精鹽酌量。
制法:1.將甲魚宰殺放凈血,揭開殼取出內(nèi)臟洗凈,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水去血污,撈出洗凈拭干,撒上干淀粉,釀入雞肉餡,放上甲魚蛋,蓋上外殼。
2.凈仔母雞放入搪瓷鍋中,加鮮湯、料酒、精鹽、蔥、姜、火腿片、冬菇片、冬筍片,加蓋入籠蒸制,待湯濃雞肉半爛時再下甲魚去燉,這樣鱉裙的膠質(zhì)才不會燉化,至少不會失去那種美好的口感。甲魚熟后,揀出蔥、姜,加入味精調(diào)勻即成。
特點:形態(tài)完整,意喻深刻,湯汁清醇,肉爛味鮮。
注意事項:1.甲魚宰殺時要放凈血,甲殼四周要去凈黑邊;
2.甲魚要蒸至湯濃肉爛時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