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欣
多了浪費和累贅,少了又急切尋求,大部分時候,再富足,再貧瘠,不如剛好。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如今的存在形式是否剛剛好?用周國平的話來解釋:“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一個位置對于他是否合宜,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感到快樂?!?005年劉艷第一次走進特殊教育這一領域,與一群患有孤獨癥、唐氏綜合征、腦癱的孩子相處后,毅然留下成為一名普通特教。老家的人說她在西安的村里帶了一群“傻子”,她懷孕三次流產(chǎn),每晚都做噩夢……盡管如此艱難,她還是克服一切困難,讓20多名特殊孩子回到正常學校。照片中她的臉上是和藹且溫柔的笑容,尋尋覓覓,一路坎坷,這是屬于她的位置,因為她的靈魂在歷經(jīng)磨難之后,依然幸福而安寧,沒有退卻和向前的理由,留在原地就剛好。
剛剛好還需要機遇。上世紀90年代中期韓國經(jīng)濟衰退,民眾認為政府軟弱無力,在此背景下進行的“韓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總統(tǒng)”民意調(diào)查,樸正熙的得票率高達70%,一直隱而未現(xiàn)的樸槿惠順勢而出,競選國會議員獲勝。此后一路過關斬將,成為韓國第18任總統(tǒng),也是韓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tǒng)。事實證明,她在那個位置上當之無愧,有充足的準備才能一舉拿下機會,才讓一切都顯得那么剛剛好。
合宜的位置上,必須有合宜的作為,一味避讓沒有承擔起應負的責任,或過于張揚則不長久。換句話說,便是要知止。朱熹有言:“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睒汩然萦诳箲?zhàn)勝利日率156人代表團毅然堅持來華參加閱兵儀式,她的支持率也由此升至54%。即便反對的聲音很多,她的做法確乎是剛好的。站在習主席和普京總統(tǒng)的旁邊,面帶儒雅的微笑,言語不多,語速不快,不顯熱情,也絕不冷淡,將她奉行的中庸之道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推崇馮友蘭儒道兼修的觀點,又信奉老莊的無為而治,遵循規(guī)矩來辦事,就是剛剛好。
剛好的人生,沒有浪費的愧疚感,也沒有求而不得的無奈,但我們必須記得,有過拼命的追求,有過揮霍的時光,才會找到能夠與人生重量對等的砝碼。
點評:
剛好便是不多也不少,人生剛剛好,作者分三個方面來論述:剛好的位置,剛好的機遇,剛好的作為。劉艷找到了剛好的位置,而樸槿惠則是將三者一并融為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缺少讓我們渴望,多余又讓我們學會揮霍,剛好也就是知足。但我們必須在過多過少的交替中,明白剛好之所在。作者在結(jié)尾點明這一觀點,意味深長。
(指導老師:張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