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程明 謝林中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當代教育名言?!跋M恳粋€學生都成為合格生”是每一個教師的共同愿望,本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確保教好每一個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原則,從學困生抓起,讓學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在學生中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提高學習成績,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究竟如何提升合格率,降低學困生率,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各位同仁交流。
一、轉變思想觀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币馑际钦f,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當今世界,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是學習型的社會,由于教師的知識有限、能力有限,所以,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尤其重要。
著名數(shù)學家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p>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體現(xiàn)了一個“教”字,那就是“教”什么?即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怎么“教”?即教師設計的教案和使用教案實施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到什么程度?即所謂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如果我們把“教”改為“學”,即“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一字之差,教師與學生的地位關系發(fā)生變化,更能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學習方式變了,由以教師“教”為中心變?yōu)橐詫W生“學”為主體,這是理念的轉變。
我從教30多年,對傳統(tǒng)的教學深有體會,每堂課都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得津津有味,手舞足蹈,生怕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對學生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任何事情總是親力親為,所以,教師真正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再看學生,面對教師精彩的講演,目光呆滯,神情木訥?;A好的學生不愿聽;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更不愿聽,剩下的是不是都在聽?那么,這堂課的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常言道:“懶娘帶勤快女”,也許有它更深的哲理吧。既然如此,何不變,變,變?。
二、大膽嘗試,開拓創(chuàng)新
面對傳統(tǒng)教育的尷尬,國家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新世紀之初,掀起了教育改革浪潮,許許多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看到他們取得可喜的成績,我猶豫了,也想去試試,在同事們的鼓勵下,我終于邁出了第一步。通過大膽嘗試,讓我驚訝不己。合格生多了,學困生少了,課堂氣氛活躍多了,課堂上睡覺的少了,愛學習的多了,不學的少了,學生參與的更多了……整個課堂充滿了民主、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師生的關系也更加融洽了。
三、提質措施
1.建立學習機構,落實幫扶計劃
為了有利于課堂教學,首先應建立學習小組,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4~6名學生組成,可以民主選舉1~2名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為組長,負責本組的學習和日常事務。在分組的時候,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行為習慣、學習方法,男女生搭配等多方面考慮,做到各組均衡、實力相當。這樣才有利于每個學習小組全面發(fā)展、優(yōu)勢互補,并且落實幫扶計劃,讓一個基礎好一點的學生,幫助一個學困生,師徒結對,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使其掌握學習的方法。一堂課,可以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1)要明確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知道本節(jié)課學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2)預習導航,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加強對前面知識的復習和鞏固,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3)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用不同的符號進行勾畫圈點,然后檢查自主學習情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引導學生觀察、探究、歸納,總結規(guī)律。
(5)小結和達標檢測。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3.注重基礎,實施分層教學
要想更多的學生成為合格生,教師就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實施分層教學,讓合格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好,一個優(yōu)生帶一個學困生,合作學習,共同提高。
總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別猶豫,別觀望,趕快行動吧!
參考文獻:
[1]黃敬棠.關愛與鼓勵是差生進步的動力[J].校長閱刊,2006(7).
[2]牛偉嶸.提升班級合格率需要關注“學困生”[J].寧夏教育科研,201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