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宛央
1
認識一個“95后”的妹子,是一個《歡樂頌》里曲筱綃一樣的人精。在大學(xué)的寢室中,她是一貼行走的黏合劑。有她在,同寢室的人關(guān)系就僵不到哪里去。她看得懂眉眼高低,猜得透別人隱藏起來的小情緒。
有時候我笑她說:“你這么小,不該體會這種人情冷暖,放膽去愛,放膽去錯,這才不枉少年風(fēng)流啊?!?/p>
她突然就不再嘻嘻哈哈了,很憂傷地說:“姐,你有過被人排擠的感覺嗎?”然后我才知道,她在高中三年里,是怎樣被迫“特立獨行”著。一開始,她總是說話很直接,動不動就發(fā)脾氣,雖然她認為自己是“娃娃臉”,哭了之后就是晴天,可是同宿舍的人不買賬。哪怕她后來笑得滿臉討好去道歉,同宿舍的姑娘們也始終心存芥蒂。和宿舍人關(guān)系也逐漸冷淡,她后來在班級中也變得高冷起來。她把別人最懷念的高中期,稱為煉獄。逃離煉獄之后,浴火重生,她就成了現(xiàn)在的小妖精。
她說:“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我很自私,這么多年來,我積攢的壞脾氣都留給了他們。唯有家,才是我肆無忌憚的噴火試驗場,因為我知道,它是安全的,不管我怎么試錯,都有轉(zhuǎn)圜的余地。”
是的,對于很多人而言,親近的人才是安全的,哪怕千錯萬錯,在家里,你獲得原諒的成本永遠最小。對家人發(fā)脾氣,然后得到諒解,是一種情感的釋放和修復(fù)。
我們都是弱者,自私地把最壞的一面丟給家人,讓他們承受無奈。
2
閨蜜甜甜在同事和朋友眼里是一個脾氣相當(dāng)好的人。有時候,身邊發(fā)生一些很惱火的事情,大家都義憤填膺,唯獨她看不出一點慍色。有一次,老板讓她和另一個同事共同負責(zé)一個案子,后來案子出了點小意外,她的同事遷怒于她,在辦公室里對她大發(fā)雷霆,她也淡然自若。其他同事說她真能忍,她說不是忍,而是心里壓根就沒怎么生氣。
她常說:“我對不熟悉的人向來不計較,因為對他們沒期望,也相對沒那么在乎。不期望他們理解我,所以要求也很少。我在家里脾氣就相對很急,被爸媽罵的時候會反駁,因為我更在乎他們的意見。我媽老說我對他們沒耐心,可我知道,我對陌生人看似有耐心,其實壓根就不用心?!?/p>
因為用了心,所以才會傷心。會較真、會爭論,因為比起外人,我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更長,對家人的要求也更高。
“最壞的脾氣,全留給了家里人?!遍|蜜甜甜說。
3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一個作女;從某種境遇來說,我又算是一個相當(dāng)知心識趣的人。在家中作天作地,作如妖孽。在外面感天動地,立志成為一朵大寫的白蓮。
最狠的話,最傷人的事,都甩給了我的家人。一件事情,自己做得欠妥,別人說我?guī)拙?,我點頭如搗蒜,不迭聲地說:“是,是,是,下回注意?!笨杉胰苏f了我兩句,我立馬掉眼淚、發(fā)脾氣、撒潑打滾,裝無辜。
有一陣子,因為工作上的業(yè)務(wù),同事說了我?guī)拙?,我認真地聽完,覺得對的記在了心里,不對的也不計較。后來我把這事說給某人聽,他聽完,說了句:“你也有不對的地方。你不應(yīng)該……”本來笑嘻嘻的我,突然就生氣了。
“別人不理解我就算了,你為什么也不體諒我?!?/p>
“我不需要你去分析什么對錯,我只希望你義無反顧地站在我這邊?!?/p>
這是我當(dāng)時說的話。很作,我知道。
可有時候啊,我就是想知道他會不會在我生氣的時候,寵溺地順著我。我想知道在兩個人的江湖里,他會讓我?guī)渍校帜転槲彝顺龆嗌倏臻g。
我承認作,作的背后,隱藏起來的小心試探,我也認。胡鬧是一種依賴。有時候,我們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不過是因為,你把他看作心底最信賴的人。
唯有最親的人能看到完整的自己,哪怕很糟糕。我慶幸,你看過最好的我,愛過最壞的我。
周國平先生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yǎng),我們要警惕本能,培養(yǎng)教養(yǎng)?!?/p>
我愿意并正在努力變成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