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謙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4-0398-01
群文閱讀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群文的宏觀意義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等多種媒介以提取有效信息的閱讀方式。但在狹義上理解的群文閱讀主要是指,老師綜合多種教學素材進行歸納整合以幫助學生閱讀的教學活動。有專家明確指出群文閱讀所開拓的不僅僅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而是突破單篇教學的傳統(tǒng)教學體系下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理念。
1.群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價值
群文閱讀雖在教學宗旨,教學原則上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并無二致,但群文閱讀教學依據(jù)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在中學語文群文閱讀高效課堂的建設過程中,群文閱讀教學具有以下幾個不可取代的教學優(yōu)勢。
1.1幫助學生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石。
1.2群文閱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量。
1.3群文閱讀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果。
1.4群文閱讀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閱讀習慣。
2.良好的穩(wěn)固持續(xù)的能力
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難以提高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反復訓練以達到形成良好的穩(wěn)固持續(xù)的能力是語文閱讀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方法本身無可厚非,是有用的而且必要的。 而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往往不自覺地將學生視為等待填食的鴨子,不管它的肚子是否已飽滿,總是一次性的"塞填"進去盡可能多的知識,在課堂上總是盡可能地把課文分析講解得足夠細致、足夠透徹,唯恐有絲毫的遺漏。雖然有時也從教學方法上盡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但那也是以教師為中心來組織的。
3.實施分層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有效參與度
在閱讀教學中要實施素質(zhì)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是改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要邁好這一步,首先就應該承認學生的差異,為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采用"區(qū)別對待,分層施教"的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從而逐漸縮小學生之間在認知領域方面的過大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自己的水平線上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3.1分層次訓練,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機會。基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智力因素的差異,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便有差別,如果對每個學生的訓練都同一標準,則勢必是強者智力過剩,弱者畏難掃興。在閱讀教學中,采取分層次訓練的方法,既有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基本要求的統(tǒng)一尺碼的訓練,又有因人而異訓練的兼顧,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訓練的機會,提高整體水平。
3.2采用多種方法,使課堂訓練落到實處。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學懂內(nèi)容,在課堂訓練中,應層層深入,在"聽、說、讀、寫"這四個字上下功夫,設計各種練習。其中寫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寫出來的文章漂亮與否,是很能說明一個人的語言水平怎樣的。所以教學生寫好作文這一工作,是需要長抓不懈的,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及時學習別人的優(yōu)秀寫作方法和語言,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文章的許多寫作技巧大家在學課文都已經(jīng)明確了,關鍵是如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這就要老師幫助他們做一些鋪墊。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與聯(lián)想展開寫作。通過這樣的練習,同學們就心中有數(shù)了,然后再說明一下自己所要說的道理或要贊揚的精神,選取有代表性事物,擬好提綱,搭好文章的框架,再寫完整,再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