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2007年1月12日,《華盛頓郵報》邀請著名小提琴家約夏·貝爾在華盛頓特區(qū)的地鐵朗方廣場站入口,裝作街頭藝人連續(xù)演奏45分鐘。在這期間,約夏·貝爾表演了巴赫、舒伯特等人難度極大的曲目,他所用的小提琴亦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在1713年制造的當今世界上最名貴的提琴之一,價值高達350萬美元。
有趣的實驗開始了。為了扮演成一個普通的街頭藝人,約夏·貝爾面前的地上,放著一頂襯里朝上用來接受路人施舍的帽子。在他表演的45分鐘里,共有1000多個路人經(jīng)過,只有7個路人駐足觀看。此次,約夏·貝爾被27人共“施舍”了32美元,而他在波士頓歌劇院的演出門票每張高達300美元,而且一票難求。
《華盛頓郵報》的這個實驗,是關(guān)于感知、品位和人的優(yōu)先選擇的社會實驗的一部分。實驗結(jié)束后,《華盛頓郵報》提出了幾個問題:
一、在一個普通的環(huán)境下,在一個不適當?shù)臅r間內(nèi),我們能夠感知到美嗎?
二、如果能夠感知到的話,我們會停下來欣賞嗎?
三、我們會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認可天才嗎?
最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當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家,用世上最名貴的樂器來演奏世上最優(yōu)秀的音樂時,如果我們連停留一會兒傾聽都做不到的話,那么,在我們匆匆而過的人生中,我們又錯過了多少其他東西呢?
其實,世界的美好,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旁發(fā)生著。我們早晨走出家門晨練的時候,東方的天際一輪紅日正徐徐升起,我們是否駐足眺望那絢麗的朝霞?我們是否留意過藍天上正飛翔遠去的雁群?我們是否留意過寧靜安詳?shù)暮??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美好被我們忽略了?
在不斷的趕路、不斷的前行中,有時候我們也要停一停,留意沿途美麗的風景,讓我們的人生不至于錯過太多太多……
(呂麗妮薦自《幽默與笑話》2016年3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