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興 周海濤 屈成杰
摘 要:水下混凝土灌注是樁基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門,其灌注質量直接關系著鉆孔灌注樁施工的總體質量。本文就澆筑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簡要分析,以維護建筑工程施工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澆筑;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對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技能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并且對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操作的規(guī)范性要求較高,在此種情況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對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是當前建筑施工人員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1 工程概況
本文以某市橋梁工程為例,對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研究。該橋梁結構總體長度為120米,共分三幅,橋梁寬度為60米,在橋梁樁基共128根,樁直徑為1.6米,樁長度為24米。在該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嵌巖樁開展施工操作,并且嵌巖深度在兩倍樁徑以上,并在6米以內,從而為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可靠的基礎。在橋區(qū)范圍內,覆蓋適量的軟塑土,并對下臥層沙質泥巖的層級特點和強度進行明確,以保證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在對工程工期、地質條件以及文明施工等多元化因素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之后,采用專業(yè)的旋挖鉆機成孔施工樁基來開展施工。在樁基混凝土灌注過程中,主要采用水下關注混凝土方式,并對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進行合理把握,嚴格監(jiān)督和控制混凝土材料運輸?shù)陌踩院涂煽啃裕悦庥捎谶\輸方式不當對混凝土性能造成影響。待混凝土材料運送至施工現(xiàn)場并檢查合格后,直接將其卸料于混凝土灌注漏斗內,以促進灌注施工的順利進行。
2 澆筑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待鉆孔操作結束后,相關施工人員對成孔后的護筒頂高程進行精準的檢測,并結合設計孔底高程和樁頂高程等多元化數(shù)據(jù)信息來對鋼筋籠頂高程和混凝土澆筑頂高程進行準確的計算,從而對控制面進行確定,以促進澆筑施工的順利進行。在實際探測過程中,通常采取自護筒頂面向下反算的方式,并對澆筑施工所要求的米數(shù)進行反測,從而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滿足橋梁工程的實際要求。針對孔內有水龍頭或淤泥的施工實際情況,可以以鋼筋或垂球來對數(shù)據(jù)進行探測,以保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檢查泥漿相對密度是否符合清孔的指標并檢查下沉鋼筋籠的孔底沉淀層厚度不能超過5cm。對孔底沉淀層厚度不能滿足要求的鉆孔需要重新清孔,直到滿足要求為止。開灌前,應從孔底吊出一桶泥漿,檢測其含砂率及泥漿相對密度。核定拌合及運輸設備的性能及數(shù)量。必須準備備用設備及備用發(fā)電設備并組織足夠的勞動力,以保證混凝土連續(xù)不間斷灌注。在拌合站的上料斗上應放置5cm×5cm的控制篩,以防極少量的超粒徑顆粒進入導管而引發(fā)堵管現(xiàn)象。在孔內第一次混凝土澆筑時,導管下口與鉆孔孔底的間距以0.4m左右為宜。
3 澆筑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
3.1 首批混凝土的數(shù)量控制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應當對鉆孔樁實際所需的首批混凝土的數(shù)量進行明確,確保其與導管初期埋置深度保持高度一致,混凝土參考數(shù)量可以按照標準公式來對首批混凝土所需體積進行準確的計算。通過精確計算可知,孔徑具有明顯的不均勻性,在對首批混凝土數(shù)量進行明確后,應當結合澆筑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的實際情況來對混凝土量進行調整,并以精準的測試方式來對現(xiàn)場實測埋深進行明確,以確保首批混凝土的數(shù)量與工程規(guī)范保持高度一致。
3.2 對漏斗高度進行控制
在澆筑施工過程中,在鉆孔樁樁頂?shù)陀跇犊字袝娴那闆r下,相關施工人員應當對漏斗底口高出水面的距離進行合理化控制,若實際計算值較大,應當對計算值進行合理的選取,以確保漏斗實際高度滿足工程施工的實際要求,以促進施工的順利進行,并為澆筑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點奠定堅實的基礎。
3.3 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合理化控制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以標號為C30的水下混凝土作為主要施工材料,并對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進行合理控制,確保水泥等級強度在42.5MPa以內。相關施工人員應當注意的是,一旦使用礦渣水泥進行施工操作,則應當及時采取防離析措施,以保證施工質量,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橋梁工程的施工隱患。在外加劑的摻加過程中,應當對外加劑的量進行合理的控制,并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從而促進混凝土和易性的改善,以便對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
3.4 其他質量控制措施
當混凝土拌合物運至灌注地點時,首先檢查其均勻度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應進行第二次拌合,二次拌合后仍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
首批混凝土拌合物下落后,混凝土應連續(xù)灌注。在灌注過程中,特別是潮汐地區(qū)和有承壓力地下水地區(qū),應注意保持孔內水頭。在灌注過程中,將導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時,應徐徐灌注,禁止在導管內形成高壓氣囊,否則容易造成導管爆管。在灌注過程中,應經(jīng)常探測井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拆除要迅速。所灌注的樁頂高程應比設計高程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不小于0.5m,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多余部分接樁或承臺施土前必須鑿除,殘余樁頭應無松散層。在灌注接近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入數(shù)量,以確定所測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確。
使用全護筒灌注水下混凝土時,當混凝土面進入護筒后,護筒底部始終應在混凝土面以下,隨導管的提升逐步上拔護筒。護筒內的混凝土灌注高度不僅要考慮導管及護筒將提升的高度,還要考慮因上拔護筒引起的混凝土面的降低,以保證導管的埋置深度和護筒底面低十混凝土面。邊灌注、邊排水,以保持護筒內水位的穩(wěn)定,不至于其過高而造成反穿孔。
結束語
就該工程施工的總體情況來看,鉆孔灌注樁是一項隱蔽性工程,在實際澆筑施工過程中,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質量問題,那么這就要求相關施工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和管理,規(guī)范施工操作,完善施工工藝,從而對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韓志霄.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6(3).
[2]王凱樂.論橋梁樁基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J].信息化建設,2015(12).
[3]姚濤,王增勝,頡金成,金英姬.強滲漏與堅硬巖層組合條件下旋挖鉆機施工工法研究[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