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謝群
摘 要:??绿岢龅臋嗔碚搹年P系論、網絡論及無主體論這三個方面摒棄了傳統(tǒng)權力理論研究的歷史連續(xù)性及同一性,這一后現代主義思潮中的代表人物所構建的權力大廈,無疑將為兩性權力理論的研究另辟蹊徑,本文以兩性權力理論為研究主體,以跨文化的理論研究為導向,深入闡述兩性權力研究的歷史性、文化局限性及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嘗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索權力研究的新領域。
關鍵詞:權力論;兩性權力;文化差異性
1 引言
對于權力理論的研究一直是學界熱議的話題,馬克思主義的權力觀強調政治威望、經濟力量并且以意識形態(tài)為依托,該理論認為權力是一種統(tǒng)治工具,是對被統(tǒng)治群體支配、控制、指揮、管理及約束的一種手段。馬克思主義的這種權力觀在權力的宏觀研究層面確實起到了指導作用,但是如果將該理論應用到男女兩性的權力研究上時,這種看得見、摸得到的“硬權力”明顯的不合時宜。而??聦τ跈嗔Φ恼摂嗲∏∧苡衔覀儗τ趦尚詸嗔Φ难芯啃枨?,更加適合這種微觀的、潛移默化的“軟權力”。
2 話語權力論的再思考
福柯(Michel Foucaul)在《知識分子與權力》中曾說:“畢竟,直到19世紀,人們才認清剝削。但人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權力是什么,可能馬克思和弗洛伊德還不足以幫幫助我們認識這個神秘的、被稱作權力的、被到處授予人的東西。它既是有形的,又是無形的;既是顯現的,又是隱蔽的?!保ǘ判≌?,2003:96)??略谂c德勒茲的對話中,賦予了“權力”更加神秘的色彩,也為日后的各個領域中對于權力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滤P注的權力不再單純的是一種統(tǒng)治工具或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是一種特殊的“關系”,是一種各種勢力關系的復合體。各種勢力關系在不斷地斗爭中增強、減弱或是顛覆著這種無形的東西,沒有任何人是權力的擁有者,因為權力是一種動態(tài)的、流動著的東西。福柯通過關系論、網絡論和無主體論三個方面闡述了他的權力觀;之后,??绿岢觥霸捳Z即權力”的論斷,人類的話語恰好符合關系、網絡及無主體的特征,由此受到了權力研究者的肯定及推崇,也使權力研究這種抽象性的研究落實到了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層面上來,權力不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概念,而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一種隨時隨地充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東西;權力不再是統(tǒng)治者的專利,也不再是國家層面上的論調,而是為全人類所共有的一種特征。
比起馬克思主義的權力論,福柯的權力論無疑更加適合用來研究兩性之間的權力問題。對于女性權力的探討從19世紀起從未停止過,女權主義者在政治、經濟、歷史及社會輿論等方方面面倡導女性應得到與男性相同的權力,從而改變長久以來由于長期的男權社會所帶來的女性一直處于社會、家庭、婚姻的劣勢地位。我們主張女性應當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家庭中獲得與男性相同的權力,并負擔同等的義務:如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同工同酬、法定繼承等,但是這種高調的對于女性權力的主張,在長期的斗爭中真的獲得了徹徹底底的勝利了么?這種社會輿論甚至是法律上的約束是否終結了男權社會的存在呢?我們如何考證兩性權力的多寡是當前研究所面臨的一個瓶頸問題,在此形式之下,米歇爾??碌摹霸捳Z即權力”的論文恰恰符合我們對于兩性權力的研究的需求,借助于兩性之間的“會話”,我們可以衡量男女兩性之間的話語權的多寡,繼而研究兩性權力的分布及一系列的系列問題。
3 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對于男女兩性的權力的研究,大多數學者都將研究對象一分為二:男性權力與女性權力。其實,這樣的劃分極為寬泛。根據??聦τ跈嗔Φ恼撌觯瑱嗔κ且环N在固定社會背景下的雙方或是多方的一種流動著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社會表征。也就是說,我們所討論的權力是一種在固定社會模式下的流動著的東西,那么單純的討論男性權力與女性權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跨文化的背景下進行兩性權力研究是目前的一種趨勢,也是對于學術嚴謹性的一種保障。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也是最具特色的亞洲文化之一;美國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資本主義文化之一,這個熔爐式的文化集散地也是權力斗爭最為顯著的陣地。將兩性權力的研究放在中美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具有歷史性、時代性、先進性及代表性,也使空洞的權力研究變得形象、趣味并貼近生活。以兩種不同的文化作為研究背景,權力的附著便具有了社會表征,權力的網絡連接將更加緊湊,借助“話語權力”的指示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將更具代表性及準確性,也符合??聦τ跈嗔λ赜械亩x。
4 中美兩性權力的文化特殊性
從歷史的進程中看,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是以男權社會為主要依托的。男性是歷史長河中的太陽,而女性只不過是太陽反射下的余光。中國文化在制度層面和價值層面都體現了男尊女卑的觀念。如男對公,女對私;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承擔農桑事業(yè),女性承擔蠶織中饋;男婚女嫁的從父婚外制;父業(yè)子承的繼承制度;男性本位的親屬制度;男性中心的喪祭制度等。在價值層面,中國女性在道德層面上要恪守男尊女卑,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宗教信仰上將就戒色制欲,采陰補陽;中國哲學體系也是建立在陰陽乾坤說的理論之上,推崇陰陽互補,陰陽和合;即使是在漢語的語意體系內也賦予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意義與價值。
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研究男女兩性的權力問題不可避免的具有中國的文化特色。在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轉變過程中,中國女性在長期的斗爭中所擁有的權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大渡口文化中晚期,盛行的單人為主的一次葬開始,標志著中國社會男權社會的確立,女性才開始一步一步地在權力的斗爭中淪陷。但是,中國父權社會的確立與表現是異于西方社會的,母系社會的殘余習俗長期存在,所以直到兩漢,中國才消除了各種各樣的古老習俗,形成了男權話語的經典化、系統(tǒng)化與制度化。所以對于中國文化背景化男女兩性的研究具有與西方不同的時間性和地域性,如果進行跨文化的對比研究必須選擇具有可比性的兩個時期,并考慮社會發(fā)展及表征等相關因素的干擾。
西方母權制向父權制的轉換要相對自然一些,因為在“物”的生產上,男性取代女性成為財富的占有者,也由此展開了對女性的權力征服的戰(zhàn)爭。所以西方的兩性權力的爭奪是以財富的占有為前提的,這也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社會行為所產生的基礎。
盡管中美兩國在地域、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不同社會表征,通過對比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中美兩性的權力爭斗還是具有一定的共性的?!爸忻纼尚詸嗔Ψ植嫉墓餐攸c是男性仍處于權力金字塔的頂端,女性則處于塔的底部。雖然美國女權運動歷史頗深,而中國也一再倡導男女平等,男性優(yōu)于女性的歷史并沒有得到改寫?!保ㄋ纹G玲,2016:81)
5 借助權力中的話語研究話語中的權力
以往學者對于權力的研究都是在普遍適用的假設下對權力進行純粹的理論描述,缺乏事實依據,在理論與實際的整合性研究的潮流下,兩性的話語權力研究也必須順勢而下。既然“話語即權力”,那么會話中說話人對于話語權的爭奪就是權力分布在說話人當中的體現(劉輝,2010:25)兩性權力的失衡也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兩性權力的跨文化研究無疑具有時代性、進步性及代表性,也符合了??鹿P下的“軟權力”的特征。
參考文獻
[1]Coats, J. Women in Their Speech Communities: New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Sex[M]. London: Longman, 1988.
[2]Foucault, M.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3]劉輝.本體論視域中的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觀[J].外語學刊,2010(6).
[4]宋艷玲.兩性權力對比視域內的會話打斷研究[J].外語學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