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華 高源
摘要:隨著中國科學技術不斷的發(fā)展,水稻和玉米的栽培技術得到很大提升。業(yè)內人士都知道水稻和玉米根系分布特點不同,將會影響最終的栽培效果,為了提高水稻和玉米的產(chǎn)量,該文就對這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玉米;水稻;根系空間分布特性;栽培調控
根系是作物的生長發(fā)動機,可以從土壤中吸取養(yǎng)料,作物葉片生長情況直接和根系的空間分布情況有關。根系空間分布合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植物對養(yǎng)料的吸收,有助于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增產(chǎn)。下面以正大619和血絲玉米為例子,進行根箱實驗操作,分析其根系空間分布情況,以及不同品種之間的差別。
1 玉米根系的空間分布特性及栽培調控
1.1 玉米的栽培調控措施
1.1.1 試驗情況分析。2013年晚季到2014年早季在農(nóng)學院的農(nóng)場進行試驗分析,該地的平均海拔在86m左右,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年的平均降雨量達到1302.1mm,平均氣溫為21.7℃。試驗的品種主要有正大619以及血絲玉米,正大植株比較緊湊,血絲玉米株型比較松散。
1.1.2 玉米的施肥與管理分析。正大玉米品種和血絲玉米品種施肥量一樣,施加的氯化鉀為12.50g,過磷酸鈣為31.25g,尿素為24.46g。對根箱裝土之后就進行灌水操作,這樣底土會比較緊實,播種之前對土壤的含水量進行測量,然后進行灌水,讓土壤含水量達到最大,在第三天就可以播種,最后在五葉期間保留生長比較均勻、健壯的植株進行管理。
1.1.3 玉米根系的空間分布特點分析。玉米的根系是須根系,節(jié)根和胚根組成了玉米根系。初生根系由根毛和各級分枝構成,其根系不僅密集,而且數(shù)量多,在植物生長中作用持久。其根系一般在1-2mm,其中直徑在1mm范圍的小根系占根系總長度的80%,而直徑大于2mm的根系占到總長度的2%,而直徑在1-2mm范圍的占到9%-13%。對于玉米根系的體積而言,20%-22%都是直徑在1mm的根系,而40%的根系直徑會大于2mm,有30%-40%的根系直徑在1-2mm,其中最主要的根系就是直徑為2mm的根系。當玉米處于拔節(jié)時期,或者在灌漿期間,其根系開始迅速生長。如果對玉米進行盆栽,在灌漿期和拔節(jié)期,其根系會深入地下55cm-75cm,在橫向范圍可以達到41cm-62cm,隨著其入土深度的增加,玉米根系的總長度也在不斷增加。
2 水稻根系的空間分布特性及栽培調控
2.1 水稻栽培調控的實驗情況分析
對于水稻也采用了根箱方法進行試驗,水稻品種選擇了三系扇型雜交水稻金優(yōu)253,根箱使用不銹鋼絲網(wǎng)構成,外圍套上了尼龍纖維網(wǎng),這樣水、肥料都可以自由通過,而根系卻不能自由穿過,確保根系的完整性。
2.2 建立根系縱向分布的模型
主要方法是利用VC+6.0和OpenGL結合[1],利用GLUT圖形庫自動繪制三維根系的模型。在利用數(shù)學模型計算時,需要計算試驗田中根系在10、20、30cm的累計根長度,然后分別和10、20、30cm根的長度進行對比[2]。計算根系角度時,一般都是以根軸為原點,然后末端和原點之間的連線、與地平面之間的角度就是根系分布的角度。
2.3 水稻根系的空間分布特點分析
水稻屬于須根系,主要是由不定根和種子根組成,其種子根是由胚根直接長成的,很多人都知道在基部莖節(jié)位置的是不定根,也是水稻根系的主體。通過上述模型的分析發(fā)現(xiàn),水稻在成熟期距離地面比較近的位置,其根系都是水平生長的,而中間的根系則是豎直方向生長,在平面上呈現(xiàn)扇形分布。一般根系不同,其在長度方面有很大差異,通常斜向下或豎直向下生長的根系較長。水稻根系在土壤中橫向上分布,都是均勻的向四面生長的,但是不同根系其長度有所不同,其在橫向上分布的范圍也有很大差異。在模擬分析中發(fā)現(xiàn),根系距離土層15cm的位置,水稻根系呈現(xiàn)直線增長,這段時間的增長速度最快。在土層的15cm-25cm位置,其根系增長的速度明顯減慢。當根系總長度超過25cm以后,基本不會有明顯的增加。
2.4 水分管理對水稻根系的影響分析
水分對水稻根系有一定影響,在模擬試驗中發(fā)現(xiàn)水分對根系橫向生長的影響并不大,90%的橫向根系都在22cm-22.5cm范圍。但是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水分管理對根系縱向生長有很大影響[3],例如在水層灌溉水稻時,成熟期的根系分布就淺2.5cm-3.0cm。在根系角度分布方面,水層灌溉要比間隙灌溉根系分布淺,在成熟期水層灌溉的根系要比成熟期灌溉的根系淺5.29cm-5.63cm。
3 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得知,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玉米和水稻的根系分布情況,為了調高玉米和水稻的產(chǎn)量,必須繼續(xù)對這些問題進行實驗,分析和討論,從根本上了解玉米和水稻根系生長的特點,然后總結出有利于其收成的方法,在當?shù)鼗蚴侨珖M行普及,提高我國玉米水稻的栽培水平,也促進我國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 玉. 玉米和水稻根系的空間分布特性及栽培調控研究[D]. 廣西大學,2013.
[2] 王新兵. 深松耕作對土壤理化特征及玉米根系空間分布的調控效應[D].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4.
[3] 張 玉,秦華東,黃 敏,等. 水稻根系空間分布特性的數(shù)學模擬及應用[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3,34(3):30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