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文豪巴爾扎克考大學時,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由于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名律師,他便順從地報了某大學的法律系。
四年的大學生活使巴爾扎克迅速成長起來,他的思想也相應地有了很大的改變。畢業(yè)之后,他毅然放棄了本專業(yè),改為向自己喜愛的文壇進軍。巴爾扎克的這一舉動惹火了滿心希望他成為著名律師的父親,父親不但怒不可遏地訓斥他不務正業(yè),還聲稱如果他再不知悔改,就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費用。
面對“斷炊”的危險,巴爾扎克平靜地笑了笑,接著埋頭寫他的東西。也許上天真的是要懲罰一下這個“不孝”的孩子,所以讓他一度撞得頭破血流。接二連三的退稿使巴爾扎克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開始負債累累。據(jù)說,最艱難的時候,他只能以白開水和干面包充饑。好在樂觀的他并沒有被打倒,他常常在就餐時擺上幾個寫有“香腸”“牛排”等的空盤子,在想象的美味中狼吞虎咽。
數(shù)年之后,嚴冬熬過去了,巴爾扎克終于迎來了他文學生命的春天。如果你問是什么支撐他一路走過艱辛的話,那就看看他在最苦的日子里刻在手杖上的字吧:我將粉碎一切障礙。
【大道理】
如果你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并且表現(xiàn)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斗志,那么世界除了給你讓路之外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