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景怡
摘 要:戲劇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且符合新課標關于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的要求。而且,教師應用戲劇教學策略,可以增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與領悟。因此,教師應重視戲劇教學,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
關鍵詞:設置問題;把握情節(jié);解讀人物性格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6-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63
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課本編排了一個單元的戲劇。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把文學、表演、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正是由于戲劇有如此之多的體裁方面的特征,我們的語文教學者也必須從中學語文教學特點出發(fā),在戲劇教學過程當中圍繞這些特性來進行戲劇教學,使學生懂得戲劇這種文學樣式本身的藝術規(guī)律,為學生的后續(xù)性發(fā)展打下基礎。那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戲劇的魅力?如何理解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如何解讀人物的性格呢?對此,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感受談幾點認識和思考。
一、抓住戲劇文學的三個特點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
(一)特點一:劇本的結(jié)構(gòu)必須遵循空間和時間高度集中的原則
方法指導:理清人物關系。理清人物與時空的聯(lián)系是把握戲劇文學的基礎。這一環(huán)可以通過預習,課堂上由學生派代表收集資料自主講述,其他學生補充修正,最后以圖表形式歸納總結(jié)。抑或者可以由教師設計圖表,讓學生在查找資料基礎上完成圖表,再用多媒體或板書形式呈現(xiàn)。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主動性,又使學生獲得了直觀、明晰的感受。
(二)特點二:劇本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方法指導:提前布置學生收集劇情資料。課堂上,或由學生簡述戲劇情節(jié)梗概,或者播放學生自己收集影視資料,讓所有學生參與過程。這一步驟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信息提取的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學生能切實把握情節(jié)脈絡,且對整部戲劇的情節(jié)以及節(jié)選部分在全劇中的地位有個總體、系統(tǒng)的把握。
(三)特點三:劇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的性格
方法指導:劇作家創(chuàng)作劇本時,總是將深刻的思想通過人物形象來展示。對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借鑒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方法,利用劇本中的舞臺說明和人物臺詞,對人物進行個性化的品析。小組內(nèi)交流后將意見匯總,在課堂上呈現(xiàn)。
二、把握戲劇的情節(jié),引導學生探究情節(jié)中矛盾沖突的合理性,進而把握劇本突顯的主旨
戲劇是生活的鏡子,是濃縮的人生。它必須用更快的節(jié)奏,大開大合地敘述故事。為了增強戲劇效果,作者往往會用懸念、夸張、對比、突轉(zhuǎn)等手段來強化戲劇效果。
例如,在教授《威尼斯商人》的時候,我就嘗試讓學生抓住情節(jié)中的幾個懸念的設計來深入文本?!锻崴股倘恕分谐霈F(xiàn)的懸念有以下幾個:(1)夏洛克斷然拒絕了公爵的規(guī)勸,接著拒絕巴薩尼奧的請求。夏洛克決心不顧一切實施報復?!案钜话跞狻钡钠跫s糾紛,讓矛盾沖突尖銳。(2)鮑西亞先勸夏洛克“慈悲一點”;又拒絕巴薩尼奧“把法律稍微變通一下”的要求;設計讓夏洛克明確表示不答應三倍還款;還讓夏洛克請醫(yī)生為安東尼奧“堵住傷口”,“免得他流血而死”。契約精神與生死之間的矛盾沖突,似乎會讓安東尼奧失去一切。(3)鮑西亞提出可以割一磅肉,但“不準流一滴血”,不能“相差一絲一毫”,一下子就讓夏洛克陷入絕境。金錢與契約選擇哪個?學生在文本中找到了這三處懸念,也就對故事情節(ji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著,我引導學生理解這些懸念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就是說,戲劇中設置的懸念或矛盾沖突,是有著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的?!锻崴股倘恕匪鶖⒄f的那個時代,契約等同于法律仍然是一項普遍的原則。違約等于違法,違約不償就會遭到嚴厲處罰。于是,貪婪兇殘的夏洛克、慷慨仁愛的安東尼奧、聰明機敏的鮑西亞圍繞“割一磅肉”的契約,展開“法庭審判”。這充分展現(xiàn)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yè)資產(chǎn)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民族、宗教的矛盾。莎士比亞用自己的理想對中世紀的教義進行了解釋,賦予基督教以仁愛、寬恕的思想內(nèi)容,讓作品有更加深刻的內(nèi)涵。
三、抓住戲劇中的舞臺說明等,引導學生解讀特定場合、特定背景下的人物性格
初中學生較為熟悉的文學樣式是小說、散文和詩歌,對戲劇文學相對生疏。戲劇中的人物形象因為是在特殊的矛盾沖突中展現(xiàn)的,所以,學生要對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社會大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劇本中的舞臺說明、畫外音等能幫助學生了解故事背景的信息。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
如在教授《棗兒》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對劇本開始時的舞臺說明進行了充分解讀。通過舞臺說明能側(cè)面了解到老人是一位辛苦勞作、難離鄉(xiāng)土的長者,具有滿懷親情,富有愛心的性格。也正是這樣的性格才有下面老人與并未出場的“棗兒叔叔”之間產(chǎn)生戲劇沖突。在社會轉(zhuǎn)型期中,人們普遍面對的現(xiàn)實是: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想觀念、情感態(tài)度、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著嚴重的考驗。老人說:“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噢,慢慢吃才能夠吃出個甜味?!逼渲小奥圆拍軌虺猿鰝€甜味”一句,所要表達的并不僅僅只是吃棗,它隱含著對既往歲月、對傳統(tǒng)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深厚情感。男孩的一句“迷路了吧”也許就是喻指情感的流失、人生的迷失。在戲劇展開的情節(jié)當中的人物臺詞,配合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物豐富細膩的情感,從而理解本劇多元而深刻的主旨。
四、利用戲劇表演的形式,演繹劇中人物形象,讓學生感受人物在矛盾沖突中的性格表現(xiàn)
由于我們閱讀的是導演、演員用的“藍本”,所以,無法使學生感受那種綜合藝術帶來的震撼。因此,我們師生要完全依靠自我的領悟才能理解作品。但是,僅僅通過分析文本無法完全、充分地把握人物形象的。所以,教師應讓學生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矛盾沖突、最激烈的情節(jié)來表演。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學生對人物的臺詞展現(xiàn)方式、對微表情的控制模擬可以參考課本舞臺說明和人物臺詞。舞臺說明在戲劇發(fā)展過中能起到渲染氣氛、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補充人物對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的作用。人物臺詞又是戲劇沖突的外化,因此,人物表演應與把握戲劇沖突有機結(jié)合。
學生的“演”一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其他學生也應該參與點評。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抓住表演者是否符合劇本中的人物形象來點評,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劇本中的人物和主題。
而人物的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的情節(jié)來想象演示,或可形成書面的小習作,這樣也更有助于學生深度解讀人物。
對戲劇教學的探究,我覺得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拓展。我們要研究的東西還有很多的,如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學語文戲劇教學的運用,戲劇教學與其他文學體裁教學的融合,戲劇教學中的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等等。我謹以此文和大家就戲劇教學做初步的探討,以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訊.淺談初中語文戲劇教學的突破方法[J].江蘇科技信息:科技創(chuàng)業(yè),2010(12):69.
[2] 趙春紅.以《雷雨》為例淺談戲劇文學的教學[J].新課程:教師版,2011(4).
Abstract: Drama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cultivat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in Chines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um. Through learning drama, 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literature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rama teaching
Key words: setting the problem; grasping the plot;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
[ 責任編輯 張翼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