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沅峰
我特別喜歡我家的小烏龜。
.
這只小烏龜是我和媽媽從花鳥市場上買回來的。我們給它準備了一個家——一只大魚缸。我每天都到魚缸邊觀察它,逗它玩兒,給它喂食,這成了我的一大樂趣。它很貪吃,每當我拿來龜糧,它就會浮出水面,伸長脖子,緊緊盯著我手里的龜糧袋。我的龜糧袋轉(zhuǎn)到哪里,它就游到哪里。我拿著龜糧袋轉(zhuǎn)過來又轉(zhuǎn)過去,小烏龜就貼著魚缸邊游過來又游過去。有時候,我抓著龜糧袋突然向后一晃,哈哈!可愛的小烏龜只有四腳朝天的分兒了!
可是有一天,它卻讓我驚出了一身冷汗!
那是一個雙休日的清晨,柔和的陽光照進房間,我站起身打開窗戶,微風拂面,鱗次櫛比的樓房和掩映其間的樹木映入眼簾,鳥鳴聲此起彼伏,悅耳動聽。
我的心情好極了,信步走進客廳,想逗逗我那心愛的小烏龜??墒切觚敽孟襁€藏在水草里睡懶覺,并沒有現(xiàn)身。我將龜糧袋輕輕地擱在魚缸邊,慢慢蹲下身去,心想:龜糧的香味那樣誘人,不愁你不出來!可過了好一會兒,魚缸里還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我覺得不對勁兒,趕緊站起身,撥開水草一看,不禁大驚失色一一小烏龜不見了!
我趕忙找來爸爸媽媽,全家人一起尋找心愛的小烏龜。客廳里,所有的燈都打開了。媽媽搬開靠墻角的物品,一處一處地仔細尋找;我提著龜糧袋,滿屋亂轉(zhuǎn),還輕輕呼喚著“小烏龜”,想引它出來:最辛苦的要數(shù)爸爸,他打開手電,伏在地板上,檢查家具下面,累得滿頭大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就是不見小烏龜?shù)嫩櫽?。突然,爸爸叫道:“快來看,它好像在那里!”我們順著手電筒的光望去,只見小烏龜正趴在沙發(fā)下面靠墻的角落里。我用掃帚慢慢將它撥出來,托在手里,責怪道:“小壞蛋,你害得我們好找哇!”
我就是想不通,小烏龜在大魚缸里有吃有喝的,還有我不時陪它玩兒,干嗎還想方設(shè)法逃跑?!爸爸告訴我:“不管是什么生命,自由都是最重要的。自由勝過一切?!?/p>
是啊,如果我們真的愛它,就不能再束縛它,應(yīng)該給它自由,讓它回歸大自然,讓它擁有廣闊的空間、豐富的食物和自己的朋友。我提出這個想法,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贊揚。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早晨一起來,我就來到小烏龜面前,給它喂早餐。我對它說:“親愛的小烏龜,你快快吃飽吧,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喂食了。我們馬上就要送你到一個好地方去,你就要獲得自由了。我真舍不得你走,可為了你我不得不這樣做。我會想你的,你會想我嗎?”說到這里,我再也說不下去了……
我一點兒食欲也沒有,不想吃早飯,催促父母趕緊駕車送我們走,否則,我可能會反悔的。
我們終于找到了一條小河,雖然并不寬闊,但兩邊都望不到盡頭,河水清清,水草依依,應(yīng)該是小烏龜?shù)睦硐霘w宿。我從大魚缸中捧出小烏龜,托在左掌心,用右手輕輕地撫摸著,小烏龜居然伸出頭來,吻吻我的手指,也不知是因為我的手指上還留著龜糧的余味,還是它對我這個曾經(jīng)的小主人、曾經(jīng)的小伙伴依依不舍。我來到水邊,將小烏龜?shù)念^對著河中央松開了手。水面泛起幾圈小小的漣漪,它揮動四爪,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我還在對著水面發(fā)呆,媽媽說:“你已經(jīng)給了小烏龜新生,它會幸福的。我們走吧。”
返回的路上,我們誰都沒有說話。
教師點評
文章內(nèi)容有厚度,字里行間洋溢著“我”對小烏龜?shù)膼?,這種愛又有兩個層面:一是因為這只小烏龜給“我”帶來了無窮樂趣;二是因為“我”給它送去了新生。如果說第一種愛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好奇心和占有欲,是自私的,那第二種愛就是完全為了小烏龜著想,是高尚的了。文章先竭力渲染前者愛之深切,其實是為了烘托后者愛之不易,這種烘托看似漫不經(jīng)心,不露聲色,實則用心良苦,水到渠成。這就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它啟發(fā)我們思考應(yīng)該怎樣愛像小烏龜這樣的小動物,乃至所有的小生靈。隨著情節(jié)逐漸展開,讀者的情感也會從忍俊不禁到陷入沉思,甚至拍手稱快,直至拍案叫絕。
(楊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