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芳
【摘 要】
小學生描寫動物,要抓住動物的外形特點來寫,要抓住動物的活動特性來寫,要抓住動物的生活習性來寫,要抓住動物的品性來寫,才容易寫好。
【關鍵詞】
觀察 外形特點 活動特性 生活習性 品性
我們身邊有許多小動物,小學生都十分熟悉;動物活潑好玩,乖巧可愛,深得小學生喜歡。那么,小學生怎么才能寫好這些動物呢?還是要他們認真觀察,仔細借鑒,做一番功課的。泛泛寫來是不好的,我們必須找出它的“個性特征”。觀察一般從外形特征、活動特性、生活習性等幾個方面有序進行。在動筆之前,要讓學生把觀察的東西,按著順序梳理一下。
1.抓住動物的外形特點去寫
要抓住動物的外形特點來描寫,可以寫動物體形的大小、皮毛的顏色……尤其要抓住動物的關鍵部位或者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來寫,比如重點寫頭部,寫眼睛,而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寫得有條有理,屢序分明。
我們看看菁莽筆下的《翠鳥》是這樣的:“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雙又尖又長的嘴?!贝澍B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它的顏色:小爪子是紅色的,頭上是橄欖色的羽毛,還夾雜著翠綠色的花紋,背上淺綠色,腹部赤褐色,真的很鮮艷,很漂亮。翠鳥的個頭不大,但眼睛透亮靈活,嘴巴又尖又長。作者著重描寫了翠鳥的顏色,然后抓住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巴來寫,寫得栩栩如生。
鄭振鐸的《燕子》寫道:“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睂π⊙嘧油庑蔚拿鑼懞唵蚊髁?,但形象逼真:一身羽毛烏黑光亮,一對翅膀俊俏輕快,尾巴就像剪刀一樣。僅此三個短語,就收到了絕佳的藝術效果,真的概括準確,言簡義豐。
小學生的習作,抓住動物的外形來寫,做到描摹準確,重點突出,就能做到真實可感。觀察要細致,描寫要到位,就像寫翠鳥和燕子一樣,一個以綠色為主,一個以黑色為主。刻畫外形,一個是抓住了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巴,一個是抓住了羽毛、翅膀和尾巴,一個是工筆細描,一個是簡筆勾勒,但異曲同工,效果都很好。
2.抓住動物的活動特性來寫
每個小動物,活動的方式都不一樣,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跑,有的在水里游……可謂千姿百態(tài)。有的行動遲緩,腳步姍姍;有的行動迅速,靈活敏捷。我們要指導小學生體驗生活,獲取第一手資料。
豐子愷的《白鵝》這樣寫道:“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這段話著重寫了白鵝走路的樣子,鵝更傲慢,步子比鴨子更從容,大模大樣的,看見有人來了,非但不禮讓,還會伸出頸子咬人一口,霸道極了!這段話采用對比和比喻的手法,通過鵝的步態(tài),把白鵝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
再如,布封的《松鼠》寫道:“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jīng)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边@段話寫松鼠就與眾不同:它不是藏在地底下,卻能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在樹木間自由地奔跑,松鼠的矯捷,可見一斑;一會兒在這棵樹上摘果實,一會兒在那棵樹上喝露水,只有刮大風,才會落到地上,松鼠活動靈活,是穿蹦跳躍的高手,一般動物望塵莫及。
可見,抓住動物的活動特性,寫它們的步態(tài),走路的方式……就像抓住一個個活動鏡頭一樣,這是描寫動物的好辦法。
3.抓住動物的生活習性來寫
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咸的;有的喜歡喝蜜汁,有的喜歡吃干果;有的白天睡覺,晚上活動,有的晚上睡覺,白天活動。動物千千萬,習性各不同,寫好它們的生活習性,才能寫好小動物。
老舍的《貓》寫道:“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有時候的確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墒?,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這段話抓住了貓的生活習性,白天喜歡暖暖地睡大覺,睡得踏踏實實,對其他事毫不關心,乖乖的。要是貪玩了,還會一天一夜不回家,任憑主人千呼萬喚,就是不理不睬,貪玩極了!但要聽到老鼠的動靜,那怕是微乎其微,也要全神貫注,甚至等上幾個鐘頭,也要把老鼠等出來,好有耐心呀!老舍筆下的小貓,的確古怪,但這就是真實的小貓,而不是其它小動物。
《鯨》是這樣寫的:“鯨每天都要睡覺。睡覺的時候,總是幾頭聚在一起,它們通常會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頭朝里,尾巴向外,圍成一圈,靜靜地浮在海面上。如果聽到什么聲響,它們立即四散游開?!笨梢?,鯨是集體生活的,它們睡覺的時候,警惕性也很高,海洋里動物多種多樣,波浪起伏,險象環(huán)生,鯨為了生存,這種睡覺方式很有防范意義。
4.抓住動物的品性來寫
動物世界的動物千奇百怪,具有多樣性,為了生存,它們要適應大自然,它們要戰(zhàn)勝對手,磨練了它們的意志品質。林海音的《冬陽童年駱駝隊》寫道:“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此鼜牟恢?,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很難看。 ”從駱駝走路很慢,嚼東西很慢,可見駱駝是沉得住氣的動物。因為駱駝身體內(nèi)儲存的養(yǎng)分可以慢慢釋放出來,才可以走得很遠。駱駝的耐力,是一般動物達不到的,很值得我們學習。
描寫動物的品性,給我們以生活的思考,做人的啟迪,是寫好動物很重要的一部分。畫龍點睛,意義非凡。
刻畫動物,從外形特點、活動特性、生活習性以及品性方面寫來,就能有東西可寫,也能描寫得有模有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李虹霞.創(chuàng)造一間幸福教室.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6)
【2】鄭賡嫻,盧曉光.寫作訓練教程.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