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禮建
陰歷正月初六,早上起床,驚見外面雪花飄飄,遂奔到陽臺,透過寬大玻璃窗,盡情欣賞這漫天大雪。
初春的雪,輕盈、素雅,和風(fēng)拂拂中,飄飄灑灑,悠然如天女散花,纏綿如久別重逢的情侶。遠(yuǎn)處的千佛山、燕子山等群山,白雪皚皚,近處的銀杏、玉蘭等樹木,銀裝素裹。突然間,旋風(fēng)起,雪片化成風(fēng)的羽翼,沿著一個(gè)角度,向著一個(gè)方向萬箭齊射,遮云蔽天。此時(shí)此景,不由想起了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才真正體悟到了張岱《湖心亭看雪》“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意境。
臉貼近玻璃,瞪大眼睛,觀察雪花的形狀,紛紛擾擾擦窗而過,急急忙忙墜落塵埃,看得眼花繚亂,也未得其形。遂開窗,伸手接住裊裊下落的雪片,絲絲涼意中,看清雪花是不圓不方、棱角不明、薄如蟬翼的晶體,怎么也找不到西漢《韓詩外傳》“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獨(dú)六出”的六角形狀,更沒有李白《北風(fēng)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的夸張。
一只灰喜鵲從前面大樓的屋檐邊飛來,撲棱著翅膀,穩(wěn)穩(wěn)落在窗前粗大的法桐上,望著枝枝椏椏掛滿了成百上千只如湯圓般大小的“雪燈籠”,甚是好奇,嘰嘰喳喳叫個(gè)不停,似乎在詢問,是誰將這大樹染白?喜鵲的叫聲,引來五六只同伴,追逐嬉戲,根本不在乎這漫天的飄雪。
受喜鵲感染,我離開暖房,走到門外,蹲在草坪旁,測量雪的厚度,足足有三指高,估摸著這雪是上半夜開始下的,但還未埋沒草坪,枯黃的草葉露在外面,微風(fēng)吹過,左右搖擺,似乎示意人們走開,別遮擋了這上天送來的恩賜。
幼稚的童聲從前面廣場傳來,好似在玩打雪仗的游戲,我急忙起身,踏雪尋童,想找回40多年前的感覺。因起身沒掌握好平衡,雪又滑,摔了個(gè)“四腿朝天”,掙扎著爬起來,已成“雪人”,被打雪仗的孩童看見,逗得他們哈哈大笑,緊接著就是紛紛飛來的雪球。“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抓起雪,向孩子們?nèi)鋈?,因寡不敵眾,不一會兒就身中“?shù)彈”,無奈撤出陣地,落荒而逃,又引來一陣陣咯咯的童笑。
但愿這場雪下得再大一些,覆蓋所有農(nóng)作物,保護(hù)他們不被凍傷,為其生長提供充分的水分、肥料。但愿這場雪下得時(shí)間再長一些,凈化被霧霾的空氣,潔凈被污染的土地,讓藍(lán)天白云常在,青山綠水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