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聰+童漢芳
陽光明媚的早晨,家住后湖香利國庭的明淑玲又推著92歲的婆婆易彬彬外出遛彎。“媽媽剛做完手術(shù),多曬太陽有利于骨骼恢復(fù)?!?/p>
夜里,易婆婆每兩小時要上一次廁所,明淑玲就睡在婆婆枕邊,丈夫章曉弟打地鋪,兩口子一個照顧易婆婆上半夜,一個照顧下半夜。而自易婆婆的老伴1995年去世后,婆媳已近20年同睡一張床。
婆媳倆相見恨晚
明淑玲說,自己的孝順源于婆婆的慈祥和大度。“第一次見到我,媽媽就像相見恨晚,對我特別親熱。我坐月子期間,她白天上班晚上還照顧寶寶,一個月沒讓我沾過水。”1986年起,做模具鉗工的章曉弟便為了生活到深圳打工,婆婆將家中料理得井井有條,還將孫子照顧得特別好。明淑玲下崗后,沒有經(jīng)濟來源,易婆婆不僅不埋怨,還每月從工資中拿出200元給媳婦零花。“那時候,丈夫在深圳打工,我有時候想他想得睡不著覺,便會喊媽媽過來陪我睡?!?/p>
1993年,公公章仁凱因工作操勞,一病不起,還患上抑郁癥。婆媳倆每天在家熬好雞湯,明淑玲騎上三輪帶上婆婆,從漢口臺北一路騎過長江大橋,到磨山東湖醫(yī)院看望公公,一騎便是兩個小時?!澳嵌稳兆幼铍y熬,也讓我和媽媽感情更深了?!?/p>
公公去世后,一家人曾7次搬家。“記得有一個夏天夜里,我們熱得睡天臺,半夜起來看到婆婆正在給我們搖扇驅(qū)蚊子,還說不安全,要給我們放哨?!泵魇缌嵴f。
婆媳同睡一張床
1995年,公公因肺氣腫離世。由于公婆感情特別深,明淑玲害怕婆婆思念傷心成疾,擔心婆婆也受到情緒病的困擾,于是主動提出要與婆婆同睡?!坝袀€人在身邊,可以陪她說說話,她情緒穩(wěn)定些,睡得也安神些。加上很多老人中風住院都是夜里上廁所時摔倒造成的,我在旁邊也可以照應(yīng)她上廁所。”平日里,兩人也偶爾爭吵,但彼此都不放在心上。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發(fā)生分歧時,明淑玲就盡量避開婆婆的視線教育孩子。
此前,易婆婆生活可以自理,直到86歲患上甲狀腺疾病后才開始需要人照顧?!八灰悬c病痛,我們就帶她上協(xié)和,用藥都用最好的。她86歲時白內(nèi)障手術(shù),我們?yōu)樗惭b進口晶體,兩只眼睛1萬6,全部自費?!闭聲缘苷f。老人輕度中風,聽說打麻將能緩解中風,在世紀花園幼兒園做保育老師的明淑玲便每周六帶上婆婆打的到武昌三層樓娘家打麻將。
之后,易婆婆摔倒后,又經(jīng)歷了一次手術(shù)。手術(shù)前晚,明淑玲整夜睡不著??粗牌疟煌七M手術(shù)室,她放聲大哭。幸而婆婆手術(shù)非常成功,很快便能下床艱難行走。“現(xiàn)在,每天給媽媽梳頭、洗腳、洗澡的事兒,我就全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