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威廉姆·華茲華斯是英國著名的詩人,也是英國歷史上有名的最長壽的人之一。本文試圖通過對其作品《丁登寺》的研究來探析華茲華斯的養(yǎng)生之道。
關鍵詞:威廉姆·華茲華斯;《丁登寺》;養(yǎng)生之道
作者簡介:張潔(1989-),女,漢,河北邯鄲人,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4-0-02
一、引言
威廉姆·華茲華斯(1770-1850年),與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和羅伯特·騷塞并稱為“湖畔詩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最重要的詩人之一。他是英國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與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合作編寫的《抒情歌謠集》引領了英國文學浪漫主義時期的到來。然而,拋開他在文學史上的顯著成就,他還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最長壽的人之一—華茲華斯生于1770年,卒于1850年,共活了80歲。
眾所周知,大自然有益于人類的身體健康。威廉姆·華茲華斯是著名的“自然詩人”。他從小在英國的湖區(qū)長大,自1799年以后也定居在那兒。那里迷人的風景使他對大自然產生了深深的愛戀。在他的詩歌作品里,華茲華斯經常描寫大自然的美麗或闡述大自然教授的人生哲學,其杰作《丁登寺》便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那么,華茲華斯從大自然那里學到了什么人生哲學?大自然與華茲華斯的養(yǎng)生之道有什么關系?現(xiàn)在,讓我們通過其作品《丁登寺》來進行分析研究。
二、華茲華斯的養(yǎng)生之道在《丁登寺》中的體現(xiàn)
2.1《丁登寺》簡介
《丁登寺》由無韻體寫成,是華茲華斯最杰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許多學者認為,這首詩是華茲華斯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峰,是后來“華茲華斯體”詩歌的典范。在這首詩歌里,華茲華斯描寫了懷依河兩岸美麗的景色,闡發(fā)了由此而領悟到的人生哲學。
《丁登寺》一詩的創(chuàng)作與作者的生平經歷密切相關。《丁登寺》一詩的全稱是《丁登寺賦(記再游懷依河,1798年7月13日)》。1798年,在距離他第一次參觀丁登寺已有五年的時候,在妹妹多蘿西(詩人在詩中稱她為“我最親愛的朋友”)的陪伴下,詩人再游丁登寺,而此時丁登寺已遭廢棄。1793年8月,詩人獨游丁登寺,當時他23歲,但他的人生已經歷了一場重大的變故:由于種種原因,詩人不得不與他法國的情人分手,返回英國,并離開了他們的女兒。而當時,英法兩國的關系日益緊張,以至于將要發(fā)動戰(zhàn)爭。與至愛親人的離別之痛使得詩人開始逐漸變得成熟。雖然這首詩作于1798年,但詩歌的大部分內容記述了1793年詩人獨游丁登寺時的回憶。在詩中,詩人多次闡發(fā)了自己在這五年當中對丁登寺的想念,由詩句“五年過去了,五個夏天,還有 / 五個漫長的冬天!”“這些美好的事物 / 已經久違”“但我經常想念它們……滲入血液,滲入心臟,/ 甚至進入我最純凈的思想……還有 / 忘懷已久的愉悅的感覺”等等可見一斑,然而,詩人卻無法再見丁登寺了。
2.2華茲華斯的養(yǎng)生之道在《丁登寺》中的體現(xiàn)
在《丁登寺》一詩中,威廉姆·華茲華斯描寫了懷依河兩岸美麗的景色;然而,由于涉及到作者的人生經歷,這首詩歌更重要的部分則是作者由丁登寺而感悟和闡述的人生哲學。華茲華斯在《丁登寺》一詩中闡述了哪些人生哲學?這些人生哲學與作者的長壽有什么關系?現(xiàn)在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2.2.1保持生命活力
眾所周知,威廉姆·華茲華斯是著名的“自然詩人”。他從小在英國的湖區(qū)長大,自1799年以后也定居在那兒。那里迷人的風景使他對大自然產生了深深的愛戀。在他的整個人生里,華茲華斯與大自然始終維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他經常在大自然里漫步,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他的詩歌作品里,華茲華斯經常記述他在大自然里漫步時所觀賞到的美景,《丁登寺》一詩便是顯著的例子。
在《丁登寺》一詩里,詩歌的第一節(jié)向讀者們呈現(xiàn)了一種充滿活力的大自然景色:活水“從山泉中滾流出來”,果樹“結滿尚未成熟的果子”“披著一身蔥綠”,樹籬是“一行行頑皮的樹精在野跑”,田園農場“一直綠到家門”…… 在詩人所描述的景色里,所有事物都充滿了活力?!皾L流”“綠色”“頑皮”“野跑”等詞再現(xiàn)了大自然的活力。
充滿活力的景色可以使人心曠神怡。華茲華斯常在大自然里漫步,能夠經常欣賞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這無疑有助于詩人培養(yǎng)健康、活潑的精神狀態(tài),有益于身體健康。
常在大自然里漫步,能夠經常欣賞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而在大自然里漫步本身也是詩人維持生命活力和身體健康的有效方法。首先,漫步屬于一種體育鍛煉,而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則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早在2400年前,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指出陽光、空氣、水和體育鍛煉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沒有體育鍛煉,很難維持身體健康。經常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使人充滿活力、精力充沛。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消除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加快新陳代謝,有助于強健肌肉,有助于維持和增強身體各個器官的運轉和作用,同時也有助于人們緩解精神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由此可見,經常散步是華茲華斯養(yǎng)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次,經常與大自然親近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一方面,大自然可以給人們提供新鮮的空氣。上文已經提到,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指出空氣是維持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自然里生存著多種多樣的植物,而這些植物可以吸收空氣里的灰塵,凈化空氣,從而提供新鮮健康的空氣,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另一方面,在大自然里,動植物生機勃勃,景色健康怡人。大自然的美麗可以使詩人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也為詩人維持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綜上所述,經常在森林里漫步可以使詩人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減輕詩人的精神壓力、使詩人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使詩人維持和增強身體各器官的運轉和作用,總之,經常在森林里漫步對維持詩人的身體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經常在森林里漫步和欣賞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有助于詩人維持生命活力,這是華茲華斯養(yǎng)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
2.2.2保持寧靜平和
再次欣賞《丁登寺》第一節(jié)詩歌為我們描繪的美景,我們發(fā)現(xiàn),華茲華斯呈獻給我們的風景不僅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且有著寧靜平和的意境。在這幅風景美圖里,水流“柔聲低語”,山崖“俊俏巍峨”,天空“一片寧靜”,裊繞的炊煙“靜靜地”升起,隱士高人“獨坐”火旁 …… 某些詞匯如“輕柔”“巍峨”“寧靜”“孤獨”等呈現(xiàn)了寧靜平和的意境。大自然里的這種寧靜平和的景象是不同于“城市的喧囂”的:在大自然里,沒有“曾使我們屈服或損害我們歡樂”的“流言蜚語”,“輕率武斷”,“自私者的嘲諷”,“假意的寒暄”,和“日常生活里枯燥的交往”等諸多煩惱,“我們所見的一切都充滿幸?!薄T诖笞匀焕镄蕾p這種寧靜平和的景色,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純凈和真誠,是有助于養(yǎng)成寧靜平和的心態(tài)的。
欣賞大自然寧靜平和的景色,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可以幫助人們驅除煩惱、減輕精神壓力,是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的,這是華茲華斯養(yǎng)生之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然而,提到詩人寧靜平和心態(tài)的養(yǎng)成,這不僅與詩人常在大自然里欣賞寧靜的景色有關,也與詩人跌宕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華茲華斯8歲喪失母親,13歲喪失父親。之后,在兩個舅父的資助下,華茲華斯接受教育,并進入了劍橋大學。劍橋大學被認為是通往牧師或律師職業(yè)生涯的捷徑;但是,華茲華斯并不對這些職業(yè)感興趣,沒有努力學習的意愿。他的成績一直很普通,以至于畢業(yè)后一直找不到穩(wěn)定的工作。之后,抱著成為導游的想法,華茲華斯到法國學習法語。在法國,華茲華斯與一個法國女孩墜入愛河,并有了一個女兒;然而,因為貧窮,他不得不返回英國。之后的幾年,華茲華斯也生活得非常不愉快。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華茲華斯無法去往法國,深受與妻子、女兒異地分離的痛苦。同時,在政治上,他支持人民為自由而戰(zhàn),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認為自己應當忠于自己國家的統(tǒng)治,深受兩者的煎熬。幸運的是,之后,他接受了自己一位好朋友的遺贈,經濟狀況逐漸好轉,逐漸安定下來,并開始了自己輝煌的詩人生涯??v觀他的一生,華茲華斯體驗了豐富的人生經歷,嘗盡了世間的酸甜苦辣,從中洞察了人世百態(tài),領悟了人生真諦,從而養(yǎng)成了寧靜平和的良好心態(tài)。
綜上所述,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對大自然寧靜平和的欣賞使華茲華斯擁有了寧靜平和的良好心態(tài)。寧靜平和的良好心態(tài)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這是華茲華斯養(yǎng)生之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三、結語
通過上文對華茲華斯《丁登寺》一詩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其養(yǎng)生之道的兩個重要方面:一是保持生命活力,如詩人經常在大自然里漫步,欣賞大自然的勃勃生機;二是保持寧靜平和的良好心態(tài),如欣賞大自然風景的寧靜平和等。
參考文獻:
[1]楊德豫.華茲華斯詩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2]王佐良.英國文學名篇選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3]劉守蘭.英美名詩解讀.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4]臧維熙.中國山水的藝術精神[M]. 學林出版社, 1994.
[5]楊惠芳.華茲華斯的自然情緣及其文化意義[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3(4):665-669.
[6]劉麗.自然是人類心靈的護士、向導和監(jiān)護人——評華茲華斯的《丁登寺》[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12):82-86.
[7]周培蕊.激情與恬靜的和諧統(tǒng)一——從《丁登寺旁》解讀華茲華斯的自然觀[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6):89-91.
[8]黃明.華茲華斯的自然觀在《丁登寺》中的體現(xiàn)[J].南昌高專學報,2010(3):32-33.